最近家裏要組新電腦所以比較注意新資訊

剛剛看了一下INTEL的新CPU感覺怪怪的

INTEL不是一向都猛加L2來加強CPU效能嗎??

怎麼這次學AMD玩起L3了.....

而且這次他最重視的L2也縮減到剩下256K*4

是因為以後軟體的應用都偏向L3的使用嗎

那買AMD的肥龍會比較好嗎??(買不起新架構CPU)

本來打算組INTEL E7200看到這樣又開始猶豫了

有大大可以解答嗎??

甘溫
文章關鍵字
看你平常都用什麼軟體?有沒有玩遊戲?

我都還在用p4,有跑數位相機轉檔程式,都還夠用(雖然比較慢)......

所以新組的電腦,不管A or I,只要是雙核心以上對我來說都夠用(年底想組 肥龍x3 + 780g)
搜尋就有答案

一顆最低階CPU就要1萬
主機板起碼7000起跳
記憶體一定得用DDR3
要換散熱器目前還沒得換
你組的下去嗎?
我好窮
非常不建議使用E7200

用HD8450+ 780G晶片組 就夠你跑大部分的遊戲跟作業了
想必說的是現在剛出爐的"愛妻"(Core i7)

的確這次INTEL預定11月左右上菜的"愛妻".在某種程度上算是新的架構..
雖然有人說是學K8把記憶體控制元件(mc)移植到處理器內而已算是抄襲啥新意
但事實上.將MC放入處理器中,對於以往傳輸的匯流排架構就必需重新規劃
而新匯流排技術稱之為QPI,以序列傳輸的概念(類似pci-e)取代行之多年的FSB
提供更高速(延遲低)..更大頻寬的匯流排,能讓處理器能夠更有效率的運作

也是由於匯流排的新架構..以往INTEL以內建大L2記憶體來以取得更好的處理器效能的方式
在新的"愛妻"出現後,也將有所改變

在處理器核心內建置大容量的SRAM,還要維持良率,是相當不容易的,尤其當處理器裸晶表面積越來越小
製程上的要求也更形困難,而且SRAM的成本還很高.如果你是INTEL如果不是必然為之,誰會這樣虐待自己呢?INTEL及AMD處理器內的L2為何如此懸殊..這就要小談一下主記憶體.記憶體控制單元及CPU三者間的合作關係

當處理器面對大量需處理運算的資料或是某些有依續性的運算,無法同時處理時,這些等待處理的資料,可能隨時都會用到,所以勢必要有讓它暫存的地方以便處理器存取,處理器存取資料的方式,其實並不聰明,基本上就是透過一再存取直至命中為止(當然試錯過程不那麼簡單但大致做法就是如此,而一般處理器標示的時脈值,就是指處理器的存取速度)要達成有效率存取,當然就越近(快)越好,所以就在處理器內建置記憶體,讓處理器就近快速存取資料,也就是所謂的LEVEL CACHE(快取)

其中L1 Cache光聽名稱也知道是和CPU最接近的記憶體,其使用和CPU相同的半導體製程,更重要的是L1 Cache和CPU同步運行,等於無延遲,可以說是所有Cache當中速度最快的一類,其作用是儲存平日重複使用的資料.
至於L2,L3之功用相同,根據其核心管線距離遠近..其延遲率有所不同自然在快取速度上會有一定的差距
所以我們知,就運作效率的優異性比較:L1>L2>L3...(好像廢話)...所以L1直接做大點不就搞定了嗎.理論上是如此.事實上當然是做不到,要不然還要L2幹嘛.
由於L1制做不易而且在成本及良率等考量下退而求其次,一階不行換二階頂著,容許較高點延遲,但是的確有助於運效能,這也就是INTEL拼命把L2做大原因..
而L2大是否代表處理器的效能就高呢?也不完全對,..如果處理器聰明點,能將存取命中率提高,那麼過大容量的L2,不但沒作用還會製造廢熱,...那到底.多大的L2才算剛好.,針對不同的管線架構設計
處理器的運算過程也會有所不同..對L2的需求量自有不同..
所以,
在K8時代老是鳥鳥幾百K相對照p4動則2M,4M以上,P4也贏不了K8...是最明顯的例子

根據以上一大堆廢話..答案終於揭曉..主要原因就是上面所提的處理器架構不同了.

早先的K8將MC直接放到處理器內.處理器可以直接對MC溝通.在存取資料的過程來的較直接,自然失
誤率(MISS)應該較低..所以不需要過大的L2儲放待處理的資料
更何況製程能力一向就不是AMD強項..既然用不到那樣大的L2(也有可能是說做不出來)而產品效能又不致輸對手
那又何必吃力不討好呢.?.

INTEL的處理器架則是把MC是放在北橋上,尚需透過匯流排傳送資訊才能與處理器溝通
一來一往過於耗時,自然是需要較大的L2,才不會讓處理器效能因此低落

由於這次"愛妻"也將MC放在處理器內部,L2的功用明顯是對各核內的L1補其不足,
自然用不到那樣大的面積
至於L3做大則完全是架構成本以及效能表現的考量,跟應用軟體無關,真的別想太多了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
聽說"愛妻"的L3延遲率表現相當優異,並不輸L2多少(15 Cycle內)
果真如此的話,將再次驗證Intel優異的半導體產品量產能力 ,
光是這點即使AMD找上藍色巨人為他加持
都還是場硬仗.....光想到INTEL45NM製程已成熟量產..而據說AMD的第一顆45NM的產品要等到明年
下半年才 面世..等到可以量產..i可能已踏入32NM的試產了..這還真是一場殘忍的對決阿.靜觀其變吧
cupidchen wrote:
而據說AMD的第一顆45NM的產品要等到明年
下半年才 面世..等到可以量產..i可能已踏入32NM的試產了.....(恕刪)



amd就算效能領先製成先進都還是會賣輸intel的
用E7200就夠了
肥龍沒比較好
至於愛妻他是每個合新分配獨立L2之後共享L3
意義上有點不一樣
愛妻本來就鎖定高階用戶
現階段E7200已經足以應付種狀況了
g0918 wrote:
最近家裏要組新電腦所...(恕刪)


這回我真擔心amd了,因為新世代的cpu,intel已經先開跑了,amd還沒上起跑線....
cpu我看會一直貴下去........套用滄者c大的說法:這次的i7的效能就算不是絕後也算是空前了...
個人看法,i7這次公佈出的大概算中階版本吧?(我是看價錢來說的),否則intel有那麼佛心新東西賣10000?
也出顆qx9650價錢等級的cpu吧

775我看還會紅一陣子,等新架構穩定後會慢慢退出市場...可憐我手上兩張高階主機板..
兩張都1萬多阿..
時代的改變來的真快..

cbb轉來的圖


真是好消息阿
g0918 wrote:
最近家裏要組新電腦所...(恕刪)

以價錢
E7200 雙核
8650 三核 爽度大增,主板又便宜
衝E7200吧

L3增加只是因為架構的原因

Core i7 965 + GTX580 Core i5 2400+ 6970 2G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