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攤開銷售數據,現今每家車廠最暢銷車型不外乎都被休旅車所包辦,尤其中型休旅級距更是重中之重,對於賓士而言,GLC車系想當然就成為品牌倚重的金雞母,根據台灣賓士所公布的2023年全台掛牌數,休旅車型不僅就佔了整體數量的63%,當中GLC車系更佔了休旅車型的42%,這點從每月的銷售量也可看出端倪,GLC往往都能在進口車型分類中排進前五名,可見GLC的確相當受到國內消費者歡迎,也不負眾望擔綱起賓士銷售一哥的角色。

進入新世代的GLC車系(X254),海外最早是在2022年6月正式發表,接著於隔年3月推出Coupe車型(C254),至於隸屬M.AMG陣營的GLC 43、63 S E Performance性能版本,則是在去年7月登場,不同於過去分別使用3.0升V6與4.0升V8渦輪引擎,新一代均改為代號M139I的2.0升四缸渦輪引擎,雖然帳面看起來排氣量與缸數都不及前代,但43車型透過48V輕油電系統、F1電子渦輪等科技的助力,馬力輸出與百公里加速(4.8秒)都比過去還要進步,63車型更是運用了P3-Hybrid的油電動力架構,綜效馬力一口氣提升至680hp,最大扭力更是來到103.2kgm。
在如此強大動力的驅策下,一輛中型休旅能有3.5秒破百的加速表現真的很驚人。當然囉,加速固然飛快,但或許還是有部分車迷會懷念過去的V6、V8引擎,不過就日趨嚴格的排放法規與汽車工業走向電氣化的現實層面,透過縮減排量並改搭油電系統輔助,確實已成為現今車廠們提升性能的主流作法。

至於國內市場方面,AMG車型雖然晚了點但台灣賓士也終於在上個月正式推出,43/63車型到位後,GLC車系也算是全員到齊。AMG車型編成共具備三款,入門的43動力在標準SUV與Coupe車型都可做選擇,但旗艦的63動力就僅搭配於Coupe車型,標準SUV並無提供,售價部分GLC 43 4MATIC與GLC 43 4MATIC Coupe分別為396萬元與408萬元起,GLC 63 S E Performance Coupe則是來到618萬元起。

因應AMG車型的到來,台灣賓士也特地舉行一場公辦試駕讓我們可以好好體驗,路線規劃是從高鐵左營站直接拿車出發,一路前往國境之南的墾丁,試駕車款清一色都是43車型,更暴力的63車型原廠僅於晚間下榻處擺放一輛展示車,所以我們只能先靜態賞車,試駕就等之後再行安排。

這次被分配到的是眼前這輛藍色的GLC 43 4MATIC Coupe,這輛試駕車選配項目不多,僅有選配中控台金屬編織飾板(8千元)、21吋AMG Y幅式鋁圈(3.8萬元)與包含多光束智慧型頭燈、進階自動調適遠燈輔助、MBUX擴增實境導航、隔熱隔音玻璃的PDC專屬豪華配備套件(6.2萬元),選配完車輛總價為418.8萬元。

如果是一般如GLC 200、300車型搭配AMG Line外觀套件,大概也會與GLC 43有個八成像,但是43畢竟是多了近百萬的性能版本,外觀勢必還是要有些獨特之處,因此鍍鉻直瀑式水箱護罩就成了AMG車款車頭的一大特徵,而保桿除了兩側有著大面積的空力造型,車牌下方的霧銀飾條也是43車型才會具備,不過若是再選配AMG造型套件,保桿下方還會多出更張揚的前擾流板含前輪弧前方勾狀翼片,讓車頭更顯戰鬥感。


當然,引擎蓋的AMG蘋果樹廠徽與葉子板上的Turbo Electrified銘牌也是分辨43車型的好辦法。

43車型僅配備標準型LED頭燈,多光束智慧型頭燈要在63車型才會是標配,因此43車型若想要看起來比較有神且照明效果更好的多光束頭燈,就必須如試駕車另行選配代碼PDC的專屬豪華配備套件。


這代GLC車長比起前一代還要放大一些,Coupe車型的實際尺碼為長4792mm、寬1920mm、高1640mm,軸距2888mm,另外從側邊可以看到43車型的輪拱採用同色烤漆處理,質感上會比黑色塑料還要出色,全景天窗則是AMG車型的標準配備。



試駕車這組代碼RWM的21吋AMG Y幅式鋁圈其實是63車型的標配,43車型標配的是代碼RVM的20吋AMG十幅雙肋式鋁圈,而43/63全車系一共具備6種造型,這邊就直接截圖給各位參考,但要注意的是43無法選配後兩個21吋鍛造鋁圈,而63無法選配20吋鋁圈。
GLC 63 S E Performance Coupe


同場加映這次台灣賓士先展出讓大家欣賞的旗艦GLC 63 S E Performance車型,這輛63外觀選配了Manufaktur的野性紅特殊漆(3.5萬),其餘外觀部分也選了前段提過的AMG空力套件(8.8萬)、夜色套件(3.8萬)與21吋AMG交叉輪幅式鍛造鋁圈(7.1萬),因此前保桿下方多了亮黑色的前輪弧前方勾狀翼片,車尾則有63車型才會出現的梯形四出排氣尾管之外,也多了亮黑色擾流裙含擴散片與AMG後擾流尾翼,而夜色套件則是在後視鏡罩、窗框、側裙、後側窗等處做了黑色處理,讓整體外觀顯得更肅殺霸氣。
- 鋁圈
- 銘牌
- Turbo E Performance

GLC內裝架構與C-Class相同,都配備了12.3吋數位儀表與直立式11.9吋的車載觸控螢幕,近年的賓士車款也大多都採這樣的設計方式,搭配擅長的氣氛燈營造,夜晚還能有出色的氣氛效果。而43與一般車型差別則是用料與飾板的不同,包含熱血的紅色安全帶、紅色縫線、黑頂棚等等,試駕車則是將標配的霧面黑色椴木飾板與中控台亮黑色飾板,都改選成金屬編織飾板,這個乍看很像碳纖維材質的飾板的確也蠻符合43的運動化氛圍。

至於現場展示的這輛63則是選配了AMG Nappa真皮-黑(附黃色縫線)內裝,搭配標配的中控台亮黑色飾板與AMG碳纖維飾板,所以風格與我們試駕的43不太相同,當然選配這檔事就看準車主如何發揮,如何搭配出符合自身喜好的內裝也是樂趣之一。
- 方向盤-1
- 方向盤-2
- 方向盤-3
- 方向盤-4
回到43車型上,方向盤是熟悉的AMG平底跑車式樣,不過材質部分與市售車型略有不同,市售車標配的是Nappa真皮與Microcut材質混搭,除此之外,這組方向盤具備AMG專屬操控旋鈕,可快速切換行車模式、避震器軟硬、AMG Dynamics、怠速啟閉、循跡系統等功能,也可以客製化設定想要的功能,好玩又方便。
- 鞍座-1
- 鞍座-2
- 鞍座-3
將鞍座上蓋打開,內部空間規劃了兩個杯架、一個手機無線充電板與一個USB-C充電孔,後方扶手打開上方有一個小托盤,另外還有兩個USB-C充電孔。

11.9吋的直立式觸控螢幕使用起來相當就手,內建的是MBUX車載介面,順帶一提,現在訂車只要是24年式,系統字體與icon會比照新E-Class上面那套第三代MBUX的顯示模式,不過差異不到非常大,使用邏輯也幾乎相同。



進入主畫面選單,各種車輛設定、功能已分門別類的排列好,把玩一陣子就能輕鬆上手,點進Store,即可找到許多數位增訂配備,當中AMG Track Pace雖然在43車型必須額外購買,但這在63車型其實是標配,裡面內建了賽道單圈計時、百公里加速測時等許多功能,性能車嘛,若有機會下下賽道會是個實用的小配備。
- 輔助系統-1
- 輔助系統-2
GLC全車系都標配P20主動安全駕駛輔助系統,具備主動跟車、車道維持、閃避轉向輔助、主動防撞輔助含路口車流辨識、行人偵測及車道壅塞防撞輔助、主動盲點輔助含離車警示等完整輔助項目,功能之一的Distronic智能定速測距輔助有三種模式可供調整,車輛可以依照模式不同改變車輛加減速反應。

賓士不僅相當會利用炫麗的氣氛燈營造氣氛,車內的氣氛燈也能充當下車警示,來提醒乘客下車時有無車輛靠近。
- 越野
- 越野-2
雖然應該不會有多少人真的拿GLC 43去越野,但賓士休旅車都具備的越野功能,進入介面後能得到方位、高度、車輛水平等相當豐富的行車資訊,環景攝影機也能提供即時的路面狀況,避免死角撞擊到障礙物。
- 性能表現-1
- 性能表現-2
- 性能表現-3
- 性能表現-4
AMG車款獨有的性能表現,裡面可以觀看一些引擎的即時數據,還有油門煞車踩踏百分比、G值、胎溫胎壓等,此外43車型標配後軸轉向系統,低速時擁有最大2.5度的反向轉向角度可減少迴轉半徑,高速則有同向0.7度可以輔助過彎,提升操控性能。

360度環景攝影是43車型的標配,畫面具備多視角且畫質表現優異,對於新手是相當友善的實用配備。

類似魚骨頭的MBUX擴增實境導航,在43車型必須選配PDC專屬豪華選配套件才能獲得,設定好導航路線,系統即會在路口等處以實際影像與圖像方便駕駛判斷行徑路線。
- Burmester音響-1
- Burmester音響-2
標配的Burmester 3D環繞音響具備15具揚聲器,總輸出達到710瓦,使用個人音場設定可以調整至最符合自身需求的聆聽體驗,這套音響系統也支援音樂串流功能,使用內建的Apple Music即可支援Dolby Atoms杜比全景聲,享受高品質的音質表現。
- 數位儀表-1
- 數位儀表-2
12.3吋數位儀表擁有AMG、運動、經典、簡潔、導航等介面供選擇,這對於賓士車主來說應該都非常熟悉,比較可惜的是可在儀表進行設定的HUD抬頭顯示器,43車型仍需選配才能獲得。
- 前座
- 後座
座椅標配的是Artico/Microcut-黑的運動型座椅,椅面材質的止滑效果與兩側腰部支撐已經比一般座椅來的出色,但若要更戰鬥與包覆性更佳的AMG高性能賽車座椅必須另行選配;後座空間在前座調整成有為學長177公分的正常坐姿後,後座的膝部空間約略有一個半拳頭,頭部則因為Coupe車型下收的線條顯得較為侷促,椅背角度也略顯直挺,但椅面長度與角度倒是拿捏得不錯,不過就整體空間感來說,在意後座空間的買家建議還是選擇標準SUV車型會比較舒適。
- 後座出風口
- 後座扶手
43車型標配的是雙區恆溫空調,後座雖然有出風口但就少了第三區溫度控制,想要三區恆溫的話就必須選配專屬豪華Plus配備套件,套件內容就包含了豪華型多區恆溫空調,出風口下方的凹槽置物處就會變成控制面板。
- 後廂-1
- 後廂-2
- 後廂-3
- 後廂-4
雖然Coupe車型的行李箱空間不及標準SUV車型,但原廠公布標準五人座狀態下仍有545公升,透過兩側便利的按鍵傾倒椅背,就能進一步擴充至最高1490公升,對應日常使用也是綽綽有餘,且平整度沒話說,想要在車上躺平小憩也不是問題,底板掀開還有不小的零碎空間可以利用。

既然身為AMG車款,動力操控的升級無疑是全車最有價值之處,因應時代潮流,新一代GLC 43改用了2.0升四缸渦輪引擎搭配48V輕油電系統作為輸出來源,其他43家族成員也都是使用這套動力系統,雖然只是二當家但依舊有著One man.One engine的AMG基因,變速箱則是採用AMG SPEEDSHIFT MCT 9G自排變速箱,這具變速箱的主要特點即為內部的扭力轉換器已由濕式多片式離合器取代,動力傳輸會比使用傳統扭力轉換器來的更有效率並更節省體積。
代號M139I的這具縱置2.0升四缸渦輪引擎之所以能夠榨出超過400匹馬力,除了引擎本身經過大幅強化,周遭機件的升級同樣功不可沒,導入的F1電子廢氣渦輪技術在葉片軸心增加一個微型馬達,可快速提升進氣端的渦輪葉片轉速並減少渦輪遲滯,讓動力響應更為即時,增壓值則打到2.2bar,再搭配48V輕油電系統的輔助,造就出421+14hp/51+10.2kgm的最大動力輸出,百公里加速官方公布為4.8秒,極速限制在250km/h。

行車模式具備雪地、Individual、Comfort、Sport、Sport+五種,而43車型上的4MATIC四驅系統採用後輪驅動為主的設定,動力輸出的分配比例為前31%後69%,再結合AMG Ride Control可變阻尼懸吊系統,不同模式與路況下系統會適時調整四輪阻尼力道,達到最適切的懸吊反饋。

切到Sport+模式並關閉循跡系統實測百公里加速,以彈射起步方式起跑我們測出的實際成績為5.39秒,雖然與原廠公布的4.8秒有半秒左右的差距,但考量天氣與場地等變因還算可以接受,此外43車型其實另有AMG Dynamic Plus套件可選,猜想若是切換成更激進的Race模式或許會有更好發揮。
- 引擎
- 行車模式
雖然43車型已經夠猛爆,但這具引擎的潛力可不僅於此,若是之前有看過C63 S E Performance相關介紹的朋友心裡肯定就有個底,63車型搭載了P3-Hybrid混合動力架構,簡單來說,除了一樣具備F1電子渦輪且增壓值來到2.6bar,電子動力單元與HPB80高性能電池的加入更是讓動力有突破性增長的關鍵,電子動力單元整合了電子限滑差速器、雙速換檔機構與永磁同步馬達並安放後軸上,HPB80高性能電池具備500個電芯,採柱狀設計有助於散熱,並將電芯浸泡於冷卻油再透過水冷確保工作溫度。在引擎、馬達與電池的通力合作下,最大綜效輸出來到680hp/103.2kgm,百公里加速僅需3.5秒也實在驚人,即使要達到全輸出需要符合部分條件,但一套2.0升油電動力能有這樣的性能不得不佩服AMG原廠工程師的功力。
也因為加入油電系統,63擁有八種行車模式,除了與43相同的五種外,還多了Battery Hold、Electric與Race模式,其中Electric也就是純電模式具備最高13公里純電續航且最高時速可達125km/h,而從Race模式延伸的Boost Mode增壓管理模式則可確保長時間操駕時鋰電池能保有充足電量,讓車輛一直維持高性能表現。
很好奇這套動力單元的話可以參考這篇:Mercedes-AMG C 63 S E Performance大鵬灣賽道試駕|逝去的是情懷,得到的是欲罷不能的猛烈快感!

回到這次試駕的GLC 43 4MATIC Coupe,從帳面數據來看性能表現的確無庸置疑,但實際感受如何還是要開過才知道,雖然這套動力系統我之前已在C 43 4MATIC上面體驗過,但上路前還是很好奇換成重心更高與車重更重的GLC,能否還有一樣出色的運動性能?以往賓士針對底盤的調教在一般車型都是偏向舒適為主,需要買到AMG車型才會明顯感受到車輛的運動能力,這個特點在GLC 43同樣如此,切換至S+模式,可以感覺到整輛車已經進入戰鬥狀態,全油門隨之而來的衝勁符合我們對他的期待,中高速域的超車無論是直接大腳下去還是用撥片提前降檔都可輕鬆完成任務,不過這具變速箱的換檔速度如果能再快一些,相信激烈操駕會更得心應手。

轉向反應與重心轉移或許不及轎車底盤的C 43那樣犀利,但過彎給人的安定感仍然相當出色,不會因為有較高的重心而顯得綁手綁腳,加上試駕車搭配的是胎寬來到前265後295的21吋鋁圈與馬牌SC7性能胎,抓地力表現非常出色,當然新世代的43同時也注入了可變阻尼懸吊、前31%後69%的四驅系統、後軸轉向系統等有助於車輛動態的操控利器,這讓GLC 43幾乎沒甚麼古怪脾氣,熟悉動態反應後就可以將它開得又快又穩,在上面還有個63大哥的前提下,我認為43已將二當家這個角色演繹得淋漓盡致。

買AMG車款圖的當然是更好的運動性能,但若是日常使用將模式切回Comfort,底盤比起一般車型跳與顛雖然無可避免,不過值得讚賞的是這代的舒適度比起過去明顯有所提升,更適合作為一輛日常代步用車,此外試駕過程中短暫的換開了標準SUV的GLC 43,發現路感比起Coupe車型又來得更加舒適,底盤面對爛路的處理多了分柔韌度,或許該車維持標配的20吋胎框是原因之一,但無論如何43在不開快的情況下依然有著休旅車該有的舒適特質,算是在性能與舒適之間取得一個良好平衡。

作為一款大小適中,外觀內裝也符合大家期望,又有著三芒星品牌魅力的豪華中型SUV,GLC的熱銷一點都不讓人意外,AMG車型的加入,則是填補了想開休旅但又不想放棄性能的熱血族群,而新世代的GLC 43 4MATIC所呈現出的菜色也依舊不馬虎,新的M139I 2.0升引擎仍然可以帶來衝勁十足的加速快感,掛上AMG招牌操控性也絕不會讓人失望,真不滿足也還有各方面都強化得更極致的63 S E Performance動力可以攻頂,只不過要多掏出兩百萬也不是筆小數目,所以我想中庸的43車型會是一個在感性與理性之間,相對務實的選項。




▍Mercedes-AMG GLC 43 4MATIC Coupe 規格諸元表
引擎型式:直列四缸汽油渦輪+48V Mild Hybrid排氣量:1,991c.c.
最大馬力:421hp/6,750rpm(+14hp)
最大扭力:51kgm/5,000rpm
驅動方式:四輪驅動
變速箱型式:九速手自排
煞車結構:四輪碟煞
前懸吊結構:麥花臣
後懸吊結構:多連桿
輪胎規格:前265/45R20 後295/40R20
車身尺寸:4,792mm x 1,920mm x 1,640mm
軸距:2,888mm
國內售價:408萬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