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在一輛賓士車裡面可以七人都坐得舒舒服服,除了第一時間想到的V-Class,另一輛肯定就是GLS,從起初的GL-Class,延續而來的GLS車系扮演的是品牌中全尺吋SUV角色,不同於V-Class偏向商務使用,GLS從內到外就是一輛散發出豪華氣息的大型SUV,畢竟以賓士車款的命名邏輯,GLS可是代表著旗艦象徵,配備、用料自然必須是頂尖水準!

對比旗艦轎車S-Class那樣源遠流長的歷史,GLS車系發展至今也不過來到第三代,所以提到賓士的旗艦,通常下意識腦海浮現的會是S-Class,不過隨著市場對於SUV的接受度越來越高,包含另一家德國車廠BMW後來也決定推出同尺碼的X7來搶食市場。面對來勢洶洶的對手,本次試駕的GLS則是在2019年紐約車展首演,自這代開始也首度出現瞄準層峰買家的Maybach版本,進一步將GLS推向更高的層級與高度。

只能說時光飛逝,一轉眼在2023年迎來第一次小改款的GLS,至今又過了近兩年時間,此時大家開始紛紛關心下一代GLS何時會現身,不過綜合外媒報導與各方消息,賓士很有可能會為GLS推出二度小改款,在不進行大更動的前提下更新例如燈具、水箱護罩、保桿造型等部件,盡可能的為GLS帶來符合新世代賓士設計的樣貌。
國內市場在小改款過後僅保留兩種車型,分別是眼前這輛GLS 450 4MATIC以及分類在Mercedes-Maybach的GLS 600 4MATIC,這次試駕的25年式則是在車色部分新增兩款Manufaktur特殊漆(Mystic Blue神秘藍、Ireland mid green愛爾蘭綠),選配價為19.9萬元,但很可惜原廠交給我們的試駕車並未選配新色。建議售價方面,25年式的GLS 450 4MATIC為503萬元起,GLS 600 4MATIC則來到1147萬元起。

由於試駕車是一輛標配車,所以眼前看到的就是花了503萬元後該有的樣子,好在以GLS的定位即使不選配也不會看到太陽春的配置,車頭最搶眼的是小改款後換上的四柵式水箱護罩,搭配AMG Line套件形成俐落跑格,大燈則是直接標配照明效果非常出色的多光束智慧型LED頭燈組。

車尾同樣在AMG Line套件的加持下,擁有還不錯的運動化表現,鍍鉻飾條點綴得恰到好處,LED尾燈造型樸實,但內部幾個小方塊光源讓辨識度提高很多。

對應GLS碩大的車格,輪圈直接標配22吋AMG多幅式鋁圈,造型設計跟GLS的尊貴氣質搭配得頗為和諧,當然不滿足的話另外也還有幾款23吋的AMG造型鋁圈可做選配。

真要說GLS比較可惜的地方大概就是這個與GLE共用的內裝架構,畢竟GLE就可以摸到得內裝用在高一階的GLS就顯得有些不平衡。但話說回來質感用料仍有非常不錯的水準,標配的霧面棕色核桃木飾板並不會顯老氣,反而能襯托出GLS這類家庭用車較合適的溫潤質感。

中控台配備雙12.3吋數位螢幕,介面與功能比照多數賓士車款,儀表支援多種介面切換,流暢度與畫質都是水準之上的表現,讓人稍有微詞的是HUD抬頭顯示器仍需選配,以其身價與定位來說若能改成標配會更合適。


這套MBUX車載系統發展至今已相當成熟,系統內也有賓士休旅車款都出現的越野選單,可以顯示各種車輛數值與狀態,不過把玩一陣子後還是能感覺出來這套MBUX對比市面上玲瑯滿目的車載系統已開始顯現老態,希望之後改款能針對數位科技這方面再做出升級。


核桃木飾板延伸至四個門板,下緣還有氣氛燈點綴,當然畫龍點睛的絕對是Burmester環場音響系統,漂亮的音響飾蓋標配的是590瓦共13具揚聲器版本,想要更進階的聽覺體驗的話,也可以再加錢選配高階3D環場音響系統。
- 鞍座-1

- 鞍座-2

- 空調系統-1

- 空調系統-2


順帶一提,GLS後排乘客的出風口實在有夠多,除了中間傳統位置,包含B柱與頭頂也都有設計出風口,相信坐在後座的老婆小孩對於冷房效果肯定會非常滿意。
- 第二排

- 第三排


因為二、三排都採用電動調整,所以第三排扶手也貼心附上控制第二排座椅進出的按鍵,不需勞煩他人一鍵就能輕鬆進出。一旁則有USB-C充電孔與杯架,一些機能與功能性也有設想周到。

另一面同樣附上第三排座椅的控制鍵,可以從側邊將第三排椅背倒平。

第二排配有電動遮陽簾,調整方式整合在窗戶升降鍵中。此外,四個車門都具備動力輔助車門緊閉系統,也就是俗稱的電吸門,輕靠即可關上車門讓每次下車可以顯得更從從容容,游刃有餘。
- 後廂空間-1

- 後廂空間-2

- 後廂空間-3


多數人看到GLS的第一眼肯定是覺得這輛車份量十足,確實長寬高來到5215mm、2030mm、1823mm,市區行駛難免感到壓力,更何況如果要停車不少人可能會直接原地投降,所幸GLS也配有自動停車輔助系統,當系統偵測到停車格時,若當下周遭環境允許可以選擇要車頭或車尾進去,過程中油門、方向以及換檔車輛均會自己控制,駕駛只需隨時注意狀況即可。
- 氣壓懸吊-1

- 氣壓懸吊-2


GLS車系現在的動力劃分非常簡單,基本上就以直6(GLS 450 4MATIC)或V8(GLS 600 4MATIC)做區分,450 4MATIC搭載的是3.0升直6汽油渦輪搭配48V輕油電系統,變速箱由熟悉的九速手自排擔綱,最大馬力381匹加上20匹的輕油電輔助,扭力則有51kgm,別看它重達2.5噸,在四驅系統的驅使下百公里加速也只需6.1秒,極速則限制在250km/h。

雖然動力輸出有一定實力,但GLS並不是要讓你拿來逞兇鬥狠的車型,在舒適模式下變速箱調校得非常溫順,隨著車速提升很快地就升至高檔位,隨時給予車內乘員安穩平順的乘坐體感,甚至大腳油門下去也不會有立即的加速力道湧現,一切都是如此的從容,氣壓懸吊同時將路感消彌了大半,經過不平路面的衝擊也明顯被避震器給過濾掉,再搭配極為優異的車室隔音與抑制到幾乎無感的引擎震動,完全展現出GLS該有的行路品質與風範。

但因為休旅車的高重心與舒適的底盤設定,對比兩年前的試駕車選配了E-ACTIVE BODY CONTROL進階主動車身控制系統,可以有效減少側傾並增強支撐力道,這次少了這項操控利器,轉向時難免會出現較明顯的晃動感與側傾,駕駛對於速度與方向盤的掌握就必須更加細膩。雖然舒適模式可以展現GLS的本色,但一人駕駛時總覺得設定太過溫和,此時切換至運動模式,第一時間會立即察覺油門響應來的即時多了,加速不需再等一拍,就能給你預期中的動力輸出,只不過要注意的是懸吊反應仍舊是以舒適為主,快起來之後對於轉向的掌握需要更加精準,否則多餘的擺盪晃動會稍微不利於操駕並帶來一些不安定的感受。

誠如文章開頭所說,GLS就是一款可以滿載帶著全家大小上山下海,過程中任何一位乘客都不會有怨言的移動堡壘,高水準的車室隔音、舒適的乘坐品質,一切都給你滿滿的尊榮感,雖然說新年式並沒有太多進化,但來到產品末代成熟穩定就是它最大優勢,如果你預算許可,正在找一輛多人座豪華休旅,那GLS絕對有資格先納入你的口袋名單!
▍Mercedes-Benz GLS 450 4MATIC 規格諸元表
引擎型式:直列六缸DOHC 24V汽油渦輪+48V輕油電系統排氣量:2,999c.c.
最大馬力:381hp/5,800~6,100rpm(+20hp輕油電輔助)
最大扭力:51kgm/1,800~5,000rpm
驅動方式:四輪驅動
變速箱型式:九速手自排
煞車結構:四輪碟煞
前懸吊結構:麥花臣
後懸吊結構:多連桿
輪胎規格:前285/45R22、後325/40R22
車身尺寸:5,215mm x 2,030mm x 1,823mm
軸距:3,135mm
車重:2,535公斤
國內售價:503萬元



感謝分享&介紹,空間很棒很舒服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