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有看了一本工具書, 書名就叫 一生的自行車計畫
覺得不錯, 所以把書摘copy給大家參考, 我買的是37x元
如果能逐日分享一下每一章的心得, 也讓大家發表一下自己的想法與經驗, 但可能得花很多時間, 最後還是希望大家能自己去看, 終究自己的筆記還是自己的比較能夠懂
只可惜這本書沒有很多插圖, 只靠文字有時很難理解與表達運動上的某些動作與意思
說不定我們可以用別的網路上的資料來加以補足說明
==============================================
內容簡介
本書是寫給已騎了一段時間的自行車,並希望日後能一直騎下去的人。
運動的重要性無庸贅言,但若我們要挑選一項終身的運動項目,帶領我們走向一百歲,畫出健康的生命藍圖,自行車無疑是最佳選擇。
自行車可以讓我們運動健身,也可以作為旅行、代步工具;一個人騎自在,團體騎能互相激勵;可以只是在河濱、鄉間放鬆,也可以在各種長程、短程、下坡賽、場地賽中追求自我極限,不斷磨練騎車技藝。
為了讓我們騎更長久的自行車,本書探討騎車的幾個重要面向──
.騎車技巧:由變行變內行,由騎士變成真正的高手
.自行車調整:以最自然的姿勢,發揮最大踩踏效率
.騎車飲食法:運動時該吃什麼、怎麼吃
.飛輪課:善用室內飛輪課程,成為更優秀的戶外騎士
.訓練法:最新訓練法讓你達到最佳體能
.重量訓練:減緩肌肉質量流失、抗老化、鍛練肌力
.生存指南:如何在都巿中騎車、遇到雷雨怎麼辦......
以及──
.膝蓋及背部傷害、性功能障礙、骨質疏鬆症等自行車騎士不能不預防的問題......
.百哩賽、旅行、爬坡挑戰、24小時賽、長程騎行......多采多姿的自行車活動
此外還有自行車界12位傳奇人物的專題,洞燭自行車業機先的產業龍頭、摔斷全身骨頭也要騎車的下坡賽女神、改變美國自行車界的工作狂教練......
前言
第1章 訓練 透過設定目標、周期訓練法、重量訓練及瑜伽,讓身體更強健
第2章 技巧 騎得更快、更安全、更漂亮的技巧
第3章 室內騎乘 善用室內飛輪課程,以成為更優秀的戶外騎士
第4章 騎車的飲食法 高能量飲食的策略及科學
第5章 抗老作戰 想在40歲、60歲、80歲都還維持年輕健康嗎?祕訣:光靠騎車是不夠的!
第6章 自行車與親密關係 騎車與性功能障礙:簡單解決硬(不)起來的問題
第7章 自行車調整:騎車的根本 適當調整,以舒適騎乘、增加動力、預防傷害
第8章 預建 騎車兩大傷害的預防與治療:騎士膝及騎士背
第9章 自行車騎乘與骨質疏鬆症 如何預防骨質流失
第10章 動機與精神鍛練 如何用正面思考、想像、呼吸控制、訓練日誌、創意騎乘及時間管理致勝
第11章 騎車與精神狀態 騎車可以趕走──或帶來負面情緒,運動員如何平衡運動時的心情起伏
第12章 踩動家庭關係 如何兼顧騎車與家人
第13章 生存技巧 碰上搶匪、暴風雨、粗心駕駛、瘋狗及其他突如其來的危險時,該如何自保
第14章 旅程 百哩賽、旅行、爬坡挑戰、24小時賽、長程騎行......多采多姿的自行車活動激勵我們
目前只看一些 其中技巧篇內下坡的部分令我印象最為深刻
一般大家討論很少提及這方面 卻是讓大家可以執行一生的自行車計畫最重要一環
內容當然不是上坡快 下坡慢這麼簡單的說法而已 詳細有請版大概述
小樊 我是勇哥阿 上周武嶺回來之後送保養昨天才剛從數字公園取回及換黃金鍊條
今天還請休了年假無奈天氣溼冷阿 希望趕快轉...地不溼就好 不溼就好啦

[分享]下坡技巧
就借用你的成果, 我們繼續討論一下 "如何轉彎”
2. 內側踏板在上。如果是右轉彎,把右邊踏板提到12點鐘位置,左腿打直,踏板踩在6點鐘位, 轉彎時右膝往右邊傾,身體重心放低,增加穩定度。高速過彎時右肩甚至頭部都要稍微往右傾。
=> 有一次我大兒子, 從汐萬涼亭往下到老爺山莊門前高速轉彎, 忽然不明就理的瞬間摔倒, 原因就是踏板擺錯上下, 撞到地面
4.從外側進入彎道再切進。在彎道前3公尺就調整成你有把握掌控的速度,過彎前先騎到直線車道的外側,然後以弧線切近彎道頂點(若是從內側車道過彎,最後可能會撞上外側護欄吧!)整個過程應該是:外側 內側 外側。不是沿著彎道轉,而是讓車子創造轉彎弧度,然後調整身體重心,讓膝蓋微微傾向轉彎的方向。
=> 這個說明, 文字不太容意明瞭, 有沒有人幫忙畫個圖, 或進一步說明...
5.用力壓住外側踏板。彎道外側踏板壓得越緊,摩擦力越大。將身體重量壓在外側踏板,根據豪爾的說法:用力踩緊!你的車子會像上了膠一樣,牢牢抓住路面。
=> 這很有效, 特別是在之字型下坡道上, 速度愈快, 更要用力往下踩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