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高不夠
體重太重
唯一的破解方法

減肥
你需要的應該是4~5小時左右的長途耐力訓練
原因很簡單
1.藉著長途耐力達到減肥~
2.藉著長途耐力練迴轉
3.武嶺所需時間大概就是4~6小時,就是你需要練的時間範圍

建議你每次都計時,一次最好比一次快,一星期至少一次,沿途要補給但盡量不要停下來~

一星期中間穿插幾次爬坡訓練
我也沒有比你厲害多少 但是一點自己的心得你參考看看

接觸單車剛開始都會想攻山頭 沒有甚麼概念就是一股腦的蝦往山跑
可是一段時間下來 大約半年多 我覺得也沒有甚麼顯著的成效 當時感覺很挫折

後來有次看到單車雜誌森大師說
"平路無法辦到30-35km/hr巡弋速度 連續至少4-5小時不間斷的體能 不要想練好爬坡"
乍看覺得很胡扯 平路跟爬坡怎麼會有關係 可是慢慢的去訓練發覺關係非常大

平路要能夠穩定的速度巡弋 講究的是踩踏 迴轉 基礎體能

畫圓要標準 姿勢要正確 踩踏的上下死點的注意 等等細節都是要慢慢培養的
很多人可以很標準 但是時間拉長呢?20公里很標準 50公里呢?100公里呢??
或是高強度或是間歇呢?還是可以維持嗎?

以花東賽這種長距離來說 150k騎到最後整個姿勢開掉 手撐著把手的人一堆(包括我......)
我自己感覺這是很重要的基本工 而且沒有速成法 你要讓自己的身體去記憶 去習慣便成自然
剛練車之前我外八有點嚴重 腳跟也常會掉 都要自己去注意 慢慢糾正一年多現在這些都變成習慣
現在反而外八不會騎感覺很卡 有時候沒穿卡鞋腳跟也不會掉了 都是慢慢養成的

而這些觀念跟姿勢對爬坡更是重要
以我自己來說 我爬坡是偏好踩迴轉型的 我沒有強大的輸出可用重齒比踩 而是穩定的速度去拉
這種前提下要是踩踏 畫圓都不正確那踩起來會很痛苦 感覺很累但是力量出不來 而且很傷膝蓋
而這些東西不應該是用山路去練 那太恐怖了

至於基礎體能 不用多說 是一切的基礎
像我自己常會發生腳還可以繼續但是心肺已經爆炸的經驗 這是因為我基礎體能還不夠好
我幾個一起練的車友也有這種問題 爬坡都還不錯 北部冷水坑平等里 助航站等等

但是常常一跑北海岸120k上下 一次就爆 而且折返點剛過就爆了
後半段折返回來 過三芝時速可能30都拉不到 一路用龜的回去 這也是因為基礎體能都還沒練起來
大家平常能練的山路長度有限 頂多十幾k就很嚇人 每次都練這種基礎能突破的有限

我去年底為了備戰今年花東 每個禮拜都跑長距離 六日固定都跑100k-150k
山路沒甚麼在爬 但是花東賽完 去爬一些之前練的山路成績卻進步不少 自己感觸滿多的
"早知道一開始就應該勤練基本功把平路練好 姿勢練正確" 是我這兩三年騎車的心得

雜七雜八一點心得提供 希望有可以讓你參考的


歡迎到我的網站看看!!https://www.flickr.com/photos/gemini_wu/
geminirie wrote:
我也沒有比你厲害多少...(恕刪)


推~這篇~
我也是過來人~ 由於平時下班時間不夠,所以都去爬爬小山,目標從爬一趟便成爬兩~三趟
或者齒比調重練肌耐力

自己以為很累就應該有練到

也許在山路上可以比別人還快一點,但是遇到爬大山,或者長距離平路,就很慘

現在也是從基本功重練~
樓主這種身高配合這種體重.簡單講要有所突破就是"減肥".你真的太重了.

爬坡想要有更多贏面.維持體重在60~63差不多.
ShaoKang wrote:
推薦你L大的部落格h...(恕刪)


才在想最近問要怎麼變強的人變多了,然而多半對訓練一知半解,趁空檔把這篇寫下:

http://blog.yam.com/lanxlot/article/38351720


大家先建立基礎觀念,才會知道自己在練什麼,練的強不強在其次,知道自己在幹嘛總是好的。

體重能的話就減減,改變飲食內容(不要減量)就會差很多了,真的有心的話,克服飲食習慣應該不難。
www.cycliving.com

kagemusha wrote:
樓主這種身高配合這種...(恕刪)

====================
原來罩門應該是我的體重
而重量訓練跟飛輪訓練應該是其次

回家好好減肥一下
減重可能會不可避免的遇到掉POWER的問題,可能在減下來後要輔以重量訓練
Lanxlot5475大大提供的文章很值得參考(他的成績很棒的)
不要想說做了什麼可以立刻改善,那些都不是鍛鍊
大部分的人還是都勸您做好基礎
只要有練到位,減重是必然的結果,當然表現就會更好了
不要選擇性地接受簡單的選項,這是心理上的大忌喔
http://caf677.pixnet.net/blog
爬坡要多練習= =
坡爬久囉...就會習慣爬坡技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