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的狠 wrote:我對進化無內胎系統比...(恕刪) 有框溝的框,跑0 2WF, Shimano 9270配Maxxis High Road沒加補胎液放著也沒漏氣, 但有的框沒加補胎液沒多久胎就不硬了
瘦的狠 wrote:我對進化無內胎系統比較有興趣,我比較好奇無內胎怎不做成管胎的樣式,當作是有框溝不用黏的管胎,這樣補胎液都省 對丫,但我記得好像TOFU 是有做這樣子的外胎也是不錯的做法HOOKLESS 會脫框這個也是非常嚴重的問題
sn245763 wrote:廠商要推什麼產品,都...(恕刪) 不可能 都騎電輔然後大家一起限速25或30嗎?不限速的話,先別管uci了.你覺得各國交通部會接受時速輕鬆60 70的電輔車不掛牌在路上跑嗎?廠商做得出來 選手能騎 結果法規限制一般消費者買不到 那是要撈什麼錢單車競賽 車再怎麼進步,純人力驅動這點不會變,想看電車競速去看MotoE或Formula E就好啦
瘦的狠 wrote:我對進化無內胎系統比...(恕刪) 都已經快忘記這骨董了.當時因為缺點也不小而沒流行起來這種東西本來是給OPEN框體驗管胎用的.是胎去迎合框的需求.而不是框配合胎的性能.所以框本身並沒有優化...而拿到現在HOOKLESS 使用可能會有優勢OPEN管胎沒有無內胎的漏氣跟翻胎問題跟OPEN框邊承壓問題以及管胎風阻缺點1.不需要框勾.框邊也不需要補強 .也不需要胎墊.重量可以減輕2.因為胎壓都由胎本身承擔....框本身可以做得更輕3.舒適度高.路感好......這應該不用解釋了4.換胎時框不會有乳汁....OPEN管胎在當時少了 .無勾減重跟免襯帶.而且當時流行高壓導致框都偏重....拿到無內胎使用.或許可以讓最高7XPSI的輪組打到100PSI卻有保有舒適...因為胎壓由管胎結構本身承擔(框就比較不會有限壓問題)...................不過缺點貴...雖然胎脣變成沒精度要求拉低製造門檻...但是縫胎還是費工阿.....
主推碟煞車款僅限於高價車多數人一個月薪水買的起的車款,都還不是配碟煞,學生車就更不用說車行真正銷量及保養量大的是那些平價車款,去補習班前面晃一圈,全都是C夾跟V夾,恐怖的純鋼索碟偶爾會有幾台話說車友時常會有以為自己是多數的錯覺,但我們這些穿車褲騎車的熱衷份子,還佔不到車行客人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