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mz wrote:
個人蠻欣賞近年來重量比較重的碳車。
1.碳車重,碳纖維包覆的比較多層,或是比較厚。
2.可能是用T800以下的碳纖維,但是厚一點,韌性也比較夠,比較耐撞擊,耐震動。
3.重一點,平路速度30蠻穩的。
4.個人體感7公斤的車掛上水壺包包和9公斤的車掛上水壺包包,沒差。
5.如果發生碰撞,別人先斷的機會比交高



雖然車架對鄉民組影響不大不過還是有幾點要說

1.碳車重不見得是比較多層.比較強壯.部分是跟工藝有關.例如殘膠..或者開孔補強...有些則是內埋鋁件
又或者幾何(壓縮車架能比水平車架更輕).過去大陸白牌重的要命的仿架.不也抽兩下就斷了...

2.T800以下?? 你太小看T800了..我能說絕大部分的2級車都是T700等級,甚至以下..包含那幾家世界等級的大廠也是一樣.
號稱T1000 T1100的可能就佔1%

3.車架重一點可以比較穩?你的車架是30KG嗎?差幾百克能比較穩...你可以考慮把水壺裝滿.這樣騎車就很穩.車子穩定度打從出廠就設計好了跟重量無關

4.那要看重量輕在哪個部位

5.那要看撞的部位
june-sue
精闢
攝影愛好者 wrote:
換車不會變快但是


我知道換ubike會變慢
預算擺放那,哪個順眼就買哪個好了,買了不順眼根本不會想騎,

反正大品牌普通人實力用不會差距多到哪去,最重要是順眼令你想騎,多騎就會去到一定實力了
june-sue
我都看喜不喜歡再調整預算
比較重的碳車重一點當然比較穩,難道你的很輕的碳車是3公斤嗎?

拿30公斤比較別人的碳車?那你的碳車一定只有3公斤!讚!!

自行車和各種運動一樣,休閒玩家喜歡談配備、談品牌,反正就是一種炫耀的手法(你可以炫耀體力、車子、配件),其實在實際上就是拿『要賣東西的廠商說的那一套』拿來當成聊天的素材!

很多人看不起HASA這種非主流品牌,但我個人是蠻喜歡的!

對很多休閒玩家設備組,品牌=信仰。

我個人覺得要練身體的話,品牌不太重要
stone668
的確是 我現在也是騎HASA 有跟騎新cervelo s5三冠王的車友一起騎車 他平路全開 我照樣咬得住 (我們車價差了7-8倍[XD])
june-sue
我下班騎機車也把法拉利超車欸
jsmz wrote:
我個人覺得要練身體的話,品牌不太重要


的確,要練身體有公園也夠了
ANDRESONY wrote:
各位先進好目前騎的是2021...(恕刪)


龍頭不穩的話,應該先牽去給車行檢查,看是頭碗有問題,還是輪圈偏擺之類的

RS2不差,已是台稱職的公路車,把零件都升級成碳纖維,就會是完全體了


如果是手頭有錢,想換一台更喜歡的車,也不是不行啦

但這樣的換車動機,通常成績都不會有什麼進步就是了

還是要回歸到你是否有在督促自己的肉體進步
june-sue
還是要騎ubike才會進步?
MING賢
june-sue 車不好騎就不會想騎.然後就退步了
jsmz wrote:
個人蠻欣賞近年來重量...(恕刪)

這種車是屬於大廠的四級碳
以捷安特來說就是
adv sl>adv pro >adv>fastroad
厚實碳架免不了大量埋鋁
重量當然不輕 而且很硬
一級輕巧的硬 跟四級死硬很不一樣的
穿運動鞋跑步也可以健身,沒錯。

但是,在單車版討論不需要單車也可以健身,就是無限上綱!

但是,沒關係,台灣的輿論風向就是什麼事情都可以無限上綱!這就是台灣式文化的特色之一:沒有原則,沒有一個中心思想。
正面思考,也可以說台灣的輿論包容性高。

這是台灣特色!

所以,不用單車也可以健身這樣的說法,在單車板也不會覺得刺眼!!
這就是台灣特色!
june-sue
這是通則也是硬道理怎麼會刺眼[笑]
MING賢 wrote:
雖然車架對鄉民組影響...(恕刪)


長知識了
沒想到碳纖車架有那麼多眉角...原來還有埋鋁的

回到樓主主題
如果單純覺得體感慢的話
我覺得換輪組會更有效益
目前我的斯特拉是原廠鋁輪
整體的感覺和環潭騎TCR的碳纖輪組差很多
兩者的輕快感無法比

但如果換換病發作
想升級新車的話
現在碟煞新車都不錯
動態上我認為TCR靈活
斯特拉則是偏穩重一點
HASA一直缺車,沒騎過
darkexit426
現在有賣bianchi的店家 狂打sprint 定價84000多 主要是這種價位 讓你有擁有bianchi的機會 婉如當年寶獅206  golf5代
eric62
阿,不就拜訪,每天都在廣告,他家牌子很像也賣不少,HASA, DIZO也都有,都是這板提到的牌子
我跟你的狀況一樣 後來我選擇直接換一級或二級車 因為你一開始就騎入門的碳車 你如果真的換了大約5-10萬的車 我想你真的會覺得 不如換輪組還比較實在 你一直騎一直騎 才會感受到 哪裡不足 我第一台車也是買hasa r1 也是一直參加各大活動 騎的很盡興 後來也是看到了新一代的碟煞車出現 有了換換病 後來還是換了 去看了各大進口車國產車的評價價格車架等等 要騎出 車架有感 我必須跟你講 你要對你目前的車架有一定的熟悉度 不然你換了新的車架 也是無感 換輪組是最直接有感的 但看到現在到你 就好像看到當時的自己 還是直上一級或是二級的車 才不會花更多冤枉錢
最後如果預算10萬內 推薦哪台車 那我推薦這台

DIZO OUREA
◆可兼容於電子及機械變速
◆ NORC Carbon疊層技術,有效減少碳纖維使用量以減輕重量。
◆ Toray T1100G 及M40的應用,強化車架剛性及輕量化。
◆ 車架全隱藏走線,增加空力效果及更簡潔外觀。
◆ 五通及扭轉剛性強化,力量傳導更直接
◆ 超輕量化車架 -750克(M尺寸不含塗裝)
-
車架組建議售價$62000 [含貫通軸、座管、龍頭、頭碗組]
-
R7170 105 DI2成車 建議售價 $105000
cksh 505 28
如果是我,會找拆車的SLR1輪組即可....但買了車才明白俗話說的直上二級成車...還是最划算
darkexit426
的確阿 捷安特的二級成車138000起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