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大家給我點建議

我的公路車是配105 標準盤+12~27飛輪
覺得上坡有點吃力,有聽說會傷膝蓋,所以有點想換CT盤

再來就是我是以瘦身為目標,聽說維持一定程度心跳可以燃燒脂肪,所以也想來個心跳表

平時齊乘大約80%是在平路20%是有爬坡,假日就有可能去像是羅馬或是北宜之類的山路,但是機會不多

以上分析,我比較需要換CT盤還是買心跳錶呢?
文章關鍵字
惡靈復仇者 wrote:
再來就是我是以瘦身為目標

惡靈復仇者 wrote:
平時齊乘大約80%是在平路20%是有爬坡,

惡靈復仇者 wrote:
以上分析,我比較需要換CT盤還是買心跳錶呢?

心跳錶..
太過勉強...不如讓一下~~
惡靈復仇者 wrote:
請大家給我點建議我的...(恕刪)


真的覺得踩不動就換盤吧!

這比心跳表重要多了!不過說實話少騎山路倒是還好啦!27配39也不會太重!

大概比34*23輕一點點換成CT34*27應該基本上不要變太陡的坡正常人都爬的上去!

不過換成CT之後平路的極速會下降,就看你怎麼取捨。

所以我的意見是換盤或是換盤加買心跳表一起!心跳表也沒很貴啊~~~

先換CT盤,燃燒脂肪的話,騎乘強度不需要強到喘不過氣

至於極速這問題,腳力不夠,有那個齒比也沒用
啥米鬼東西!!!

這種事也要上來問.....

當然是都買阿....賣妻賣子也要想辦法買
標準的39*27
就像CT盤的34*23
一般CT盤都配25的飛輪…

如果你用騎過CT盤就知道
23和25的差別很小…只是如果今天你有25可以退
一般人都會退過去,我就是這樣…
以前用3盤,幾乎30*25在爬坡,後來感覺太依賴3盤
所以改CT盤,現在又太依賴CT盤的34*25

感覺沒有辦法強迫自己成長…
所以我是認為不用換CT盤

心跳錶比較好
喔喔

看來意見分成2派啊

看過齒比分析後,我漸漸向心跳錶靠攏過去

39/27=1.44
34/25=1.36
是差不多啦
但是CT盤可以搭配27T飛輪嗎?會不會有問題呢?
如果是34/27=1.26那就差比較多了
還有就是我目標不是在增強腳力,只是瘦身以及避免膝蓋受傷
我的建議是換CT盤

你只是想燃脂而已,有需要買隻心跳表來"精準"知道當下心跳嗎?

大概控制在鼻子可以呼吸的強度,燃脂足已。

心跳表是給想要做LT等區間練習的人使用,如果你不想也不需要練,那心跳表買來一週後,大概就丟在抽屜裡隨時間遺忘了。

不過如果只是想知道心跳多少,買個低階的真的也不貴。
惡靈復仇者 wrote:
看過齒比分析後,我漸漸向心跳錶靠攏過去

39/27=1.44
34/25=1.36
是差不多啦
但是CT盤可以搭配27T飛輪嗎?會不會有問題呢?
如果是34/27=1.26那就差比較多了
還有就是我目標不是在增強腳力,只是瘦身以及避免膝蓋受傷


不去爬山不就好了???
既然你的目標不是在增強腳力又要避免受傷..那就遠離山區吧...
不爬山...就不用煩惱算齒比的事情了.
惡靈復仇者 wrote:
喔喔看來意見分成2派...(恕刪)

標準盤平地比較強…
因為39的小盤的關係
53-39的盤,落差14齒
CT盤 50-34,落差17齒

老實說想要騎的有效率,標準盤肯定比較好
不然就是找50-39或50-36的大盤,落差比較少
再平地比較能找到比較適合齒比


CT盤的缺點,再平地時,想要騎32~38之間
總是找不合適齒比…
改到50的大盤,就要用50*14~17的齒比騎
一般是15或17,但這這鍊條不正,騎起來沒效率…

如果用34去騎,34*12的話…也是不正
效率減低的感覺,而且速度大約30~32KM
想要拉到35迴轉速又過感覺

如果你喜歡騎平地,那CT盤在平地的效率不佳…
當然如果你能一路保持40km以上,那就比較沒差了

標準盤的39小盤,騎到38km還不用換大盤的
效率很高…


還有tedchao62說的滿對的,你只要控制在鼻子能呼吸高程度
就差不多是有氧運動了…


至於為什麼我認為CT盤很麻煩,昨天晚上去夜騎時
從彰化騎到嘉義的大林
一路上保持在35~40km…
後半段回程大林到斗南這段是37~40km
斗南到西螺這段,沒力只有35~37km
西洲大橋這段38~42km
感覺找不到合適齒比…用小盤想騎35km那太難了
但用大盤的話,50*15~17去騎,感覺效率過低
但如果14齒比又太硬…迴轉速太低


所以平地為主,標準盤好用啊,一個盤就搞定40km以內速度…
爬山就找一般的山,不要超過15~20%的坡
一般的公路的坡,如塔塔加、阿里山、武嶺
都不會太徒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