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公路車有一段時間了!!
可是因為過於重踩導致膝蓋不舒服(膝蓋骨內側前方)
也去就醫吃了3週的消炎藥,
騎車時右膝蓋會左右搖晃,左膝則不會(慣用腳左腳)
醫師建議提高坐墊減輕膝蓋壓力,上卡改善踩踏姿勢。

小弟也爬文一陣子,有幾個問題提問
1.卡鞋有分公路、登山,公路系統上卡脫卡網路有影片,
請問登山系統 上下卡也一樣嗎?

2.公路系統底板有分角度,有什麼不同呢? 而登山系統似乎沒有?

3.就安裝而言登山系統是否較公路系統簡單安裝呢?(預計網購)

就登山系統預算4000可否推薦?
(登山系統較利於有行走需求的人)

文章關鍵字
1.入卡脫卡公路跟登山都是相同的,不過公路車的踩踏面積較大

2.有角度的主要是扣上去後依舊可以稍微左右晃動
零度的就穩穩的卡在上面,不過零度了用久了難免會用到可以晃動個幾度啦

3.安裝跟公路車的沒啥差別,只是扣片螺絲少用一顆而已
1.卡鞋有分公路、登山,公路系統上卡脫卡網路有影片,
請問登山系統 上下卡也一樣嗎?
有圖片吧 一定要上練習檯練上卡脫卡
2.公路系統底板有分角度,有什麼不同呢? 而登山系統似乎沒有?
新手建議選有角度的比較好...一段時間在上0度
3.就安裝而言登山系統是否較公路系統簡單安裝呢?(預計網購)
千萬不要網購除非你想直接上路 因為一般店家會讓你踩練習檯讓你熟悉
你膝蓋會痛建議用小盤練練回轉數...比較輕鬆
會左右晃,座墊高部份可能需要再拉高一些,
不然的話換了卡踏還是會有同樣的狀況發生
先嬌正晃動的問題,再來上卡會是比較理想的


p55p56 wrote:
騎車時右膝蓋會左右搖晃,左膝則不會(慣用腳左腳)
醫師建議提高坐墊減輕膝蓋壓力,上卡改善踩踏姿勢
座墊高度需不需要調整跟你膝蓋是否疼痛並無絕對關係
要是你本來的座墊高度就是正確的結果因為與此無關的疼痛而拉高,那你只會死得更慘
這是坐墊高度的調法中最被普遍認同的,請安心服用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Tnc288WQ4c

然後上卡改善踩踏姿勢,這說法也有問題
登山車系統的扣片是固定式,公路車系統的扣片則可以調整位置
每個人的生理結構以及生病時的症狀都不同
這兩種扣片都不可能保證裝上去就可以讓你出現正確踩踏姿勢
除非你帶著車子卡鞋卡踏去找醫生幫你FITTING
(車店的FITTING不見得具備醫療專業,尤其當你已經受傷時,傷勢可能反而會被公式所誤)

至於公路車系統的扣片
個人建議直接使用0度的就好了
LOOK ARC系統則是直接使用3度的(因為好像沒生產0度,而3度的並不會搖動..應該等同0度)
其他6度、7度、9度的扣片只會增加你騎乘時的困擾,以及抽車時無謂的心理障礙
1.卡鞋有分公路、登山,公路系統上卡脫卡網路有影片,
請問登山系統 上下卡也一樣嗎?

各家系統上下卡方式基本上都是一樣的 去車店試一次 比你看影片要踏實多了
2.公路系統底板有分角度,有什麼不同呢? 而登山系統似乎沒有?

角度就是讓你的腳有一點點活動空間 不過我認為沒必要 選0度的就好
3.就安裝而言登山系統是否較公路系統簡單安裝呢?(預計網購)

安裝都一樣 沒有誰比較難 扣片的位置都要自己慢慢嘗試 沒有公式可以給你標準答案
一個國家文明的程度,決定於他們的人民如何對待動物

怨念聚合體 wrote:
座墊高度需不需要調整...(恕刪)


坐墊目前調高一點點,只騎乘過一次也不敢騎長距離,
醫生建議平路慢慢開始,現在吃藥期間只能從事慢走運動

上卡是還在考量中。
建議你還是找有經驗的店家幫你上卡踏,順便調整設定。
當然,假如有摳摳,找Dr.蕭、哥倫布、specialized動態fitting都很棒。
自己土炮搞扣片角度、微調,又無法自己觀察(別提測量了)整體設定,這很危險。
膝蓋的問題,你查查版上的說法,醫生大多是建議調低座墊、先休息、輕踩。
調高座墊很奇怪,而且他根本沒觀察你的設定,怎知該高或低?建議還是找fitting先~

p55p56 wrote:
換公路車有一段時間了!!
可是因為過於重踩導致膝蓋不舒服(膝蓋骨內側前方)
也去就醫吃了3週的消炎藥,
騎車時右膝蓋會左右搖晃,左膝則不會(慣用腳左腳)
醫師建議提高坐墊減輕膝蓋壓力,上卡改善踩踏姿勢。
...(恕刪)


版主似乎想藉上卡改善踩踏姿勢來解決膝蓋不舒服

上卡的確可以改善踩踏姿勢

但版主的問題根本原因是重踩所致,應該先從改善齒比或更改騎乘路線著手

beebochi wrote:
找Dr.蕭、哥倫布、specialized動態fitting都很棒。
自己土炮搞扣片角度、微調,又無法自己觀察(別提測量了)整體設定,這很危險。


我是找Dr.蕭 看診的,
有抽血(怕有痛風)跟照X光,
觸診後--只有膝蓋轉動時會疼痛,其他姿勢都OK,
醫生判定是半月板發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