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訂做車架…大頭管鈦,953 or KRC-300


因為身材較特殊的關係(腳長手短),想來訂做一台量身車,但預算不高,沒辨法享受貴賓級的車架…

目前考慮這幾台:

雲豹3-25大頭管鈦車:騎過一次,是管徑很粗的鈦車,加速性或許還沒有我的TCR ADV強,但也是跑車水準,且平路穩定與舒適感大勝。
雲豹953:不知道和大頭管鈦差多少,如果攻擊能力比大頭管鈦強的話,考慮預算增加直衝953。
Kinesis KRC-300:鋁的訂做車,網路上資料很少,懇請有經驗的前輩分享了… (這台相對之下最便宜)。


希望版上的大大給我些建議吧…
文章關鍵字
953+1 ......至少是現在最TOP 管材....硬+直接...舒適免談
大大何不考慮鋼管車?
現在市面上鋼管客制化的店家似乎比較多
而且現今鋼管抽管技術愈來愈好
重量也比以前輕多了
騎起來也很舒適
小弟最近也訂了一台
---^^
rc0310 wrote:
因為身材較特殊的關係...(恕刪)

不是還有雲豹6AI-4V
一般鋼管的話,我不太愛保養車…怕生銹。

至於雲豹的64鈦,我有試騎過,可能是管徑較細的關係,比較偏房車的感覺,個人比較不愛。

話說最近01的公路車版,似乎都是碳車的天下了,

其實我也很想來台ISP戰馬,花一樣的錢,碳車的效能應該還是比較好吧…
但好像找不到適合我的。
(我的身高175,需求是頭管17cm, 有效上管53cm,立管72度,BB-座墊高77cm)
rc0310 wrote:
因為身材較特殊的關係(腳長手短),
想來訂做一台量身車,但預算不高,沒辨法享受貴賓級的車架…

腳長手短的話,因為沒有見過本人,
這邊只能憑空想像,請僅作參考。
個人的看法,不見得一定要定做車架。
挑頭管高的車架會比您現在的TCR ADV好很多。
腿長,表示坐墊-把手的高低差,可能會比較大。
請注意"頭管長度"。
手短,這個用龍頭補正一下。
rc0310 wrote:
雲豹3-25大頭管鈦車:騎過一次,
是管徑很粗的鈦車,加速性或許還沒有我的TCR ADV強,
但也是跑車水準,且平路穩定與舒適感大勝。

騎過雲豹3-25大頭管鈦車,是路感舒適的車。
但若要兼顧"舒適路感and加速性",碳纖維的DEFY ADV會更好。
rc0310 wrote:
雲豹953:不知道和大頭管鈦差多少,
如果攻擊能力比大頭管鈦強的話,考慮預算增加直衝953。

事實上,雲豹的車子,本身設計都不是非常的競技。
我十分懷疑,雲豹鈦車與953鋼管車,兩者的的攻擊能力會差很多。
要攻擊能力高,碳纖維車多的是兼顧舒適與攻擊力的。
但訂做車的選擇少,預算不高只有挑金屬車。
另外目前國外鋼管車的主流材質,XCR管材比較流行,建議參考看看。

若是真的在現在的車,
無法調整出適合的設定,才建議您換車。
可以先比較一下各廠牌的車架幾何,
確認沒有適合您的車架,再考慮訂做。

訂作車架,有很大一部分是在於溝通。
最好請您自己先思考,現在騎車遇到的問題,
期待新車給您什麼樣的騎乘感覺。
不然只怕期望很高,失望也很深。
rc0310 wrote:
身高175,需求是頭管17cm,
有效上管53cm,立管72度,BB-座墊高77cm

不曉得這些數據如何算出來的??
可以提供一下算法嗎?

ddar白馬 wrote:
腳長手短的話,因為沒...

身高175,需求是頭管17cm,
有效上管53cm,立管72度,BB-座墊高77cm

不曉得這些資料如何算出來的??
可以提供一下演算法嗎?

...(恕刪)


身高175,是公司上週健康檢查量的,精確數字是175.4
頭管17cm,我目前的TCR ADV,頭管長13.5,我墊了4公分,還是覺得高低差太大(目前12,300K到後段會開始下背痛),後來我試裝了加長龍頭再加高了3.5公分後(高低差變8.5),覺得很舒適,下把也握的住了,所以我想要的新車是頭管17cm,墊3.5公分。

有效上管53cm,立管72度,座高77cm:
我目前的設定是53.5cm加龍頭9cm,座高77cm,座管SB 2.1cm,但座墊拉到快最後面(往後拉了2公分,總共的setback是9cm)。
我希望新車的座墊可以鎖在中間 (拉這麼後面覺得座弓好像會爆…),所以立管設定72度(原車73.5度)


我後來有花錢去做fitting,其實量完後用電腦算出來的建議數據也和我這幾年來習慣的差不了多少,所以才興起了換車的念頭。
rc0310 wrote:
身高175,是公司上週健康檢查量的,
精確數字是175.4
頭管17cm,我目前的TCR ADV,
頭管長13.5,我墊了4公分,
還是覺得高低差太大(目前12,300K到後段會開始下背痛),
後來我試裝了加長龍頭再加高了3.5公分後(高低差變8.5),
覺得很舒適,下把也握的住了,所以我想要的新車是頭管17cm,墊3.5公分。

越看越好奇了,真想看看照片。
不曉得車友您的跨高多少呢?
我個人的想法,還是認為DEFY,會比TCR更適合您。
而您的身材,
剛好卡在GIANT的兩個SIZE中間,調整的困難度會比較高。
挑53cm~55cm,立管角小一點,
兼顧頭管長一些,應該不至於調不出來。

至於立管角,我不認為需要用SETBACK作為思考的依據。
SETBACK,或說是座艙空間,只要夠就好。
立管角對於騎士在車上的體重分配,比較有影響。
我倒不認為,
為了要避免坐墊推到最後,而需要用72度的立管角。
SETBACK大,或是小,騎法是不同的。
應該先思考一下,自己在"往前坐與往後坐"騎乘中的不同,
再來決定是否真的要72度的立管角。
之前我有幫女王客製了一台 KRC-300, 你可以參考看看
女王的身高只有 148cm, 所以市面上無車可騎
我訂的地方是內湖印地安單車屋
我的跨高之前自己量是86,但後來跑了兩個店家用儀器量分別是86.7及87.3

Defy有考慮過,但M號的有效上管是54.9,我原來的TCR上管53.5我就已經搭配9cm龍頭加小彎把了,
那到時可能又得改用7.5公分的龍頭…有點醜

而S號雖然上管較短,頭管卻只有14.5,如果想控制高低差在8.5公分,那又得墊成長頸鹿(墊7公分)...Orz

至於Setback…坐墊往後拉是近年來測試覺得較有效率的位置

其實這些設定在現有的車上都調的出來,只是醜…
如果要花錢換車的話,當然是想要合身又「美觀」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