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買一台公路車,預算約5~6萬。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推薦的品牌跟車種 ?
工作外派多年現在搬回台灣,要買一台新的公路車可以在平常週末騎個50~60公里的。我自己已經有多年登山車與公路車經驗,公路車最長單日騎過110公里。住在台北所以騎車大概是河濱公園或是往山上騎吧... 因為以前外派時就直接買當地的車,現在回來想說支持國貨買台灣製造的,美麗達或是捷安特或是任何台灣製造的品牌都可以,還請大家推薦!謝謝!
https://www.giantcyclingworld.com/bike.php?id=20418882

Scultura UT SED
2019 斯特拉 UT SED 全套挖地瓜
可以考慮~

甚至卡鞋/卡踏 都有了。否則, 單以上述人身部品一整套下來,
估計就要先噴掉2萬的預算了。 另外還有水壺架,水壺,簡易工具
, 前後車燈 ... 都是錢啊。
以版大沒品牌迷思的角度來看,若單以成車 5~6萬的預算來考慮,
以及會騎山路的考量, 建議先鎖定幾個重點規格:
1. 爬坡為主的碳纖維車架,有 UCI認證, 成車最好在 8公斤以內。
2. 煞變系統第一優先 Shimano Ultigra 大全套, 其次才考慮 Shimano 105。
3. 有爬坡, 以台灣山路考量,CT大盤 50/34T, 飛輪最好是 11/34T。
4. 如果選碟煞系統, 建議直接上50mm以內的碳板輪, 上下坡平路通吃。
如果選框煞系統, 那建議鋁框輪為主,騎習慣後再考慮升級。
綜合上述建議,若以一線品牌,如 捷安特/美利達,那新車子打完折預算
可能要上到 7~8萬甚至更高, 慶幸網上這兩個品牌不少二手車可以選。
只是很多車都是 Shimano 105 以下的煞變系統, 二手價也是低的慘不忍睹。
這也是建議最好選 105 或 Ultigra 以上的系統為主要原因。好用/耐用/保值。
若選二線品牌, 如 Aster, Gusto, Dizo,Performer .... 那選擇絕對眼花瞭亂了。
我也是外派30年, 前年才回來。 自己幹了30年行銷, 知道品牌贊助
選手純屬商業行為,但是被贊助的選手若能用該品牌獲得優秀成績,
那代表這個品牌的產品肯定不會差。
所以, 這裡建議可以參考幾個自行車國手的座駕來參考, 基本不會差的。
我所知道的幾個國手騎過的車子(車架如有記錯, 請自行上網查詢):
馮俊凱: 美利達 Reacto 特供版 / Gusto RCA 1.2
盧紹軒: 美利達 Reacto 特供版 / Gusto RCR Team Limited
吳之浩: 捷安特 TCR ISP 一體式車架
杜志濠: 捷安特 TCR ISP 一體式車架
蘇宇銘: CUBE (德國品牌, 車架不清楚)
彭源堂: Gusto RCR Team Limited
黃文忠: Gusto RCR Team Limited
印象中還有幾位好像騎 CUBE 還是 Dizo 一時記不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