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ott CR1 尺寸選擇的問題(苦惱中...) 170公分的我該騎 xs or s size?

小弟最近想要買一台CR1 但是對於尺寸問題就一直很苦惱
上網查了許多資料 ,也做了不少功課,目前我所了解到的狀況如下
1.CR1的尺寸 XS 立管 49cm 有效上管 51.5cm
S 立管 52cm 有效上管 53 cm

2.小弟身高170cm 跨下 78 下面附上一張網路上做的fitting結果
Scott CR1 尺寸選擇的問題(苦惱中...)  170公分的我該騎 xs or s size?
以立管來看,果然小弟我卡在49-52兩個尺碼之間
但是如果是看上管長度好像測出來的結果則是比較建議上管在53左右.....這個就很接近S號的尺寸

3.有去捷安特詢問過,也當場量過一些尺寸,店員以scott原廠的建議尺寸告訴我,我應該選擇S號。
後續我在SCOTT官網查到的資料也是建議S號 。我騎SCOTT的登山車也是騎s的。

4.但是我後來又上網繼續查許多前輩的使用心得,發現大家170公分的身高都是選擇較小的XS.....與其他客觀因素量出來的結果又不相同

5.所以我又繼續研究了一些資料,目前了解到 CR1 xs 是適合 160-170 , s 是適合170-180。小弟不才剛好卡在兩者之間,現在我所困擾的是,我該選擇小一點點的尺寸還是大一點點的呢?好像小一點的尺寸比較適合調教出偏競賽型的騎姿,這是表示小一點的車架比較靈活比較好出力嘛?那大一點的車架就是相對會比較穩定囉,但是不是騎姿會比較容易疲勞呢?(這邊的是我自己揣磨以及騎乘登山車的心得,若是不對之處還煩請指正)


請各位前輩給我一些意見吧.....
建議買小一號比較好 可以用龍頭跟座墊來修補 操控性 也比較好
買大的話就比較沒的救了 . 龍頭用最短的坐墊調到最前也有可能修補不回來
買太大爬山就知道差很多了.
看上管的話找53.5cm左右的吧...看立管是水平車架的參考標準.
阿說好的鋸車架咧?(by 大仙)
你是不是量錯了?
建議上管竟然到55cm??? 太扯了

根據你的fitting資料
trunk:71.5cm, 你的上身比例未免長過頭了吧, 真想看看你的全身照
如果胯下長只有68那可能合理, 但你的胯下(78)又沒多短, 你的頭不可能不足20cm吧
小弟比你矮兩公分, 但你的上身卻比我長10公分, 很難想像耶

另外Inseam加Trunk的數值(149.5)和Sternal Notch(139)也好像差太多了

強烈懷疑你的trunk量測有誤喔
玩球囉~~~
robwetren真的是很專業阿
我剛剛又量了一次 果然是看錯了,差了十公分

這樣子量出來的結果就很接近CR1 的S號
我現在有點困擾 是要照這樣建議來買s號?
還是要依照大家的親身經歷來買?我今天有去別家車行詢問意見,他門是建議我買xs的...
建議xs 因為坐管可以拉高一點. 看起來才夠殺。
操控也會比較好。

我11月5日牽一台SCOTT addict R4
我高174公分買S號感覺大了一點
我正好也在R4與CR1 team之間做抉擇呢!
這兩台的圖裝很類似 配備部份好像R4好一點點
不知道您騎乘的感想如何呢? 在請問R4售價是多少呢?
謝謝!
潛水員0523 wrote:
小弟最近想要買一台C...(恕刪)


絕對是XS的,車架如果大了是很難用龍頭及座管setback值來調整的。
等你越玩越進階時,你會常常需要調整seat setback的位置以因應腿部出力的方式,但為了維持一定的reach值,小車架會給你較大的調整空間。較大車架的調整空間較小。

Dave
腿部出力的方式,就是踩踏平台的設定,主要取決於立管角。
坐管的setback僅限於微調,如果立管角度不正確,然後用龍頭與坐管的setback來調,是會影響整個車架的配重。

所謂小車架會有比較大的調整空間,是針對適身車架裡頭去選擇,而不是無限上綱的去選擇小車架。

既然樓主的數據適合S號,為何要去買小一號的XS呢?我不懂!

Scott XS的立管角已經到75度了,有效上管僅僅有51.5cm,純以數據來看的話,頭管長僅11cm。這樣的車架,坐墊與把手落差會很大且你的重心會偏前,我不認為這樣的設定會適合170cm的人。





這位大大,您提到一個重點,整個踩踏平台的設定是取決於立管的角度個人完全同意,重點是在於這台車對車主來說的騎乘目的為何。接下來是個人的經驗問題無所謂對錯的問題了,一般公路車XS及S的立管設定在74度附近,如果出力較強調高迴轉,個人的經驗最終的seat setback和BB中心的角度會介於74~75度左右,回到XS和S的車架其實在seat setback的部分沒有太大的差別,主要調整只會在stem的長度而已(XS可用到11~12cm而S會用到9~10cm的stem)而這對於車主在更換零件時不至於造成很大的困擾(9~12cm的stem都很好買,而且外觀看起來也不會很突兀)。
但如果較強調腿部伸展、出力要較大而較不強調迴轉(一般迴轉較不順暢的車友在登山時大概會落到這個邏輯吧)時,最終的seat setback和BB中心的角度會介於72~73度左右,而這時的調整XS就會比S來得好調整,因為XS這時可用9~10cm的stem再加上setback較多的座管來維持一定的reach值,但是S的車架要去找到7~8cm的stem就會選擇比較少一些(用同樣的setback座管且維持一樣的reach值為前提下),而且這麼短的stem外觀上看起來也較不好看。
整車的配重問題是很重要,只是個人在一般騎乘上感受沒有那麼深刻所以沒有太多的看法(可能是個人體重也不會太重吧)。
Competitive Cyclist的建議值很值得參考,不過與我個人的經驗來看,他的上管長度建議值,比小弟在下我的最平衡(考慮競賽、長程與舒適度)設定還是來的長了1~2cm,Anyway just a suggestion here.(BTW,我的身材數據好像和開版大大的幾乎完全一樣所以...)

Cheers

Dave




jackccm wrote:
腿部出力的方式,就是...(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