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雖然不是很懂車,但最近迷上了20吋小摺,騎乘的感覺很輕鬆,速度也算拉的起來,但心裡總是有一些對於車胎大小尺寸還有速度上的疑問。
市面上輪徑的尺寸從6吋到26吋以上都有,曾經有就教車店,一般人都會習慣提到齒比,但有沒有任何的實驗數據或研究能證明對於"一般大眾"來說,幾吋的胎可以擁有最佳的騎乘效率?或說能在速率與省力取得一個最佳的平衡點?
ps:以上先暫時不討論車身的穩定性,因為大車相對一定較穩
一開始輪胎就是沒有規範,誰爽就做什麼尺寸......
但是一旦腳踏車要經由量產給大眾使用,最後就有了公認的規範(ISO、ETRTO)。
但是一開始怎會是26吋,應該是經過許多比賽和選手的經驗、設計。
所以大輪胎就成了現在26吋那附近的大輪胎。
只是還因為不同規格分了公路車和登山車。
小輪胎更多,8,12,16,18,20等等。做小目的就是要好攜帶。
但是超過20就不好攜帶啦~
既然到最後比較普遍的輪子就是那幾個,廠商當然會做比較多在使用的輪胎呀!不然賣誰呀!
當然,你有錢也可以自己制訂新的輪胎規格,然後自己獨賣.....
突破規範要有賣點......
如果能做到這樣,一定可以出現23吋胎!


影麻吉 Image - 攝影對我來說,只是想留住那份感動。
http://gaujei.blogspot.tw/
vul4 wrote:
環法賽是因為700C最有效率才用700c嗎?
應該不是吧....
如果這樣的話
我覺得車重低於6.8kg之後最有效率...(恕刪)
所以我就說沒得證明 你怎證明超輕可以同時有最佳的慣性?
最佳慣性又是落在哪一個車重?
這標題絕對是沒有答案
所以只能參考世界一流賽事 在車子整體搭配 怎樣是通常大家用的車
專屬某人的車 如前小後大的輪子
這更不能說是一般了 起碼比例是相對稀少的
不然乾脆 煞車也別裝 也沒變速 鋼絲就前後輪各十條 一台車三公斤 然後輪徑是700c的1.5倍 ....這樣合理嗎?一般人騎乘這樣的車在路上有顧慮到安全嗎?
輪徑大確實不錯 慣性好會省力多 不過人很難騎乘在這麼高的車上 不然就得犧牲車架變成怪異造型 且起動會費力...
只能說~最適合人類的車就差不多落在700c大小的輪子.....姚明的車可以例外的用大點的輪子
賽事有99%以上 車子大部分規格是一致的 這就可以視為是最佳效率和速度了 也最合理讓一般人都可以騎乘在正常的公路上和日常的使用
若講到場地車, 越野公路車, 三鐵車, 那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關閉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