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論證:到底配上幾吋輪徑的單車"一般人"可以擁有較佳的騎乘速度或效率?

小弟雖然不是很懂車,但最近迷上了20吋小摺,騎乘的感覺很輕鬆,速度也算拉的起來,但心裡總是有一些對於車胎大小尺寸還有速度上的疑問。

市面上輪徑的尺寸從6吋到26吋以上都有,曾經有就教車店,一般人都會習慣提到齒比,但有沒有任何的實驗數據或研究能證明對於"一般大眾"來說,幾吋的胎可以擁有最佳的騎乘效率?或說能在速率與省力取得一個最佳的平衡點?

ps:以上先暫時不討論車身的穩定性,因為大車相對一定較穩

Ted2006 wrote:
小弟雖然不是很懂車,...(恕刪)


一般店面除非很有涉獵...不然根本不知道你的問題怎麼回答....

齒比也有一訂的影響...但是單就輪胎而言...

想要速度跟爬坡就不會舒適

想要舒適.又很難兼備速度

要速度就是要細胎面或高壓力來減少胎面接觸地面.以求降低阻力.增加維持速度的效率...但是相對路感清晰!震手

要舒適就是要寬胎.低壓力..這樣會舒適..可是觸地面積變大..維持速度的效率變低!..極速會很辛苦...

這是我自己騎車!跟自己改車後的心得

小折車主流配20吋輪胎,登山車配26吋
20吋輪胎穩定性不夠及踩踏效率不足,26吋輪胎太大不便攜帶
這兩種輪胎外觀大小差距很多
不知為什麼這兩種輪胎會成為這兩種單車的主流尺吋
為什麼當初廠商沒開發介於這兩種尺吋中間的23吋輪胎
或許23吋輪胎能兼具單車的穩定性踩踏效率及攜帶的方便性

想得好複雜喔......

一開始輪胎就是沒有規範,誰爽就做什麼尺寸......
但是一旦腳踏車要經由量產給大眾使用,最後就有了公認的規範(ISO、ETRTO)。

但是一開始怎會是26吋,應該是經過許多比賽和選手的經驗、設計。
所以大輪胎就成了現在26吋那附近的大輪胎。
只是還因為不同規格分了公路車和登山車。

小輪胎更多,8,12,16,18,20等等。做小目的就是要好攜帶。
但是超過20就不好攜帶啦~

既然到最後比較普遍的輪子就是那幾個,廠商當然會做比較多在使用的輪胎呀!不然賣誰呀!
當然,你有錢也可以自己制訂新的輪胎規格,然後自己獨賣.....

突破規範要有賣點......
如果能做到這樣,一定可以出現23吋胎!




影麻吉 Image - 攝影對我來說,只是想留住那份感動。 http://gaujei.blogspot.tw/
MIT911 wrote:
小折車主流配20吋輪...(恕刪)


可以考慮24吋
應該比較接近你想要的尺寸
imk66 wrote:


可以考慮24吋
...(恕刪)

捷安特的mr系列折疊車輪徑就是24吋喔!
環法用啥你就知道怎樣最有效率了
...................這要多打些
沒法證明這樣的車怎樣讓一般人不會有好效率


曾經有看過網友提及,單車最快紀錄是由騎Alex Moulton品牌所創的,我想應該是用20吋的?

上面也有網友提到環法的規格,如公路車700C規格,應該就是最佳的規格比例,這個問題小弟也想過,曾經問過高雄某車店單車三鐵國手:是否比賽時可以依個人適合的條件,選擇不同輪胎大小做比賽用車,答案卻又不行,似乎一部份規格是統一的。

難道這也有公平性的問題嗎?這不也是矛盾的地方只說規定就是如此
還是小弟有其他資訊不足或誤解的地方,歡迎車友補充。
a8592036 wrote:
環法用啥你就知道怎樣...(恕刪)

環法賽是因為700C最有效率才用700c嗎?
應該不是吧....
如果這樣的話
我覺得車重低於6.8kg之後最有效率
可是環法賽規定車子要有6.8以上
記得沒限定車子的規格的比賽
也有前輪650c後輪700
也有後輪650c前輪700
甚至有出現輪徑超過700的車子
我想所謂有效率應該是個人不同吧
最少我是不太敢騎700c以外的車....26吋應該是我最低底限
vul4 wrote:
環法賽是因為700C最有效率才用700c嗎?
應該不是吧....
如果這樣的話
我覺得車重低於6.8kg之後最有效率...(恕刪)


所以我就說沒得證明 你怎證明超輕可以同時有最佳的慣性?
最佳慣性又是落在哪一個車重?

這標題絕對是沒有答案
所以只能參考世界一流賽事 在車子整體搭配 怎樣是通常大家用的車

專屬某人的車 如前小後大的輪子
這更不能說是一般了 起碼比例是相對稀少的

不然乾脆 煞車也別裝 也沒變速 鋼絲就前後輪各十條 一台車三公斤 然後輪徑是700c的1.5倍 ....這樣合理嗎?一般人騎乘這樣的車在路上有顧慮到安全嗎?

輪徑大確實不錯 慣性好會省力多 不過人很難騎乘在這麼高的車上 不然就得犧牲車架變成怪異造型 且起動會費力...

只能說~最適合人類的車就差不多落在700c大小的輪子.....姚明的車可以例外的用大點的輪子

賽事有99%以上 車子大部分規格是一致的 這就可以視為是最佳效率和速度了 也最合理讓一般人都可以騎乘在正常的公路上和日常的使用

若講到場地車, 越野公路車, 三鐵車, 那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