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次勸退無內胎 (第四度中招 詳見127樓)

以前的快拆輪組, 同一顆輪子拆下又裝回去, 有時候位置就會跑掉, 要重新調整卡鉗.
現在貫通軸就不會, 拆下裝回去還是原來的位置.
TONY1978
剛開始也有人質疑 公路車幹嘛搞得像下坡車一樣的軸心
rrimera
下坡車軸心是前20mm後12mm,跟公路車有點不一樣
我覺得無內胎優點只是不太容易顧路而已
其他的還是沒有內胎式的方便
以輕量化來說 少了內胎
不過一樣要有氣嘴補胎液
加加減減其實也沒輕到哪去
Ahoo Chen
無內胎的外胎壁較厚,其實選一條輕量化內胎就比無內胎輕了
個人感想
住離車店很遠的地方
千萬別用無內胎
油壓碟剎 無內胎 貫通軸是現在主流

回想機械碟 開口胎 快拆時代問題真的少很多很多

機械碟換輪也要調整來令片 但間隙較大 其實算好調整

才不會有害怕換輪 導致補胎液凝固
我快拆+機械碟跟前面說的一樣,只要卸下輪子重裝就必蹭碟
不要說換輪了,同一組輪子連拆輪進後車廂都會怕...
katsura777 wrote:
我快拆+機械碟跟前面(恕刪)


機械碟來令片容錯能力應該是油壓碟煞的兩倍

檢查快拆是否鬆動磨損 或是碟盤偏擺

我在很久以前用低階BB5 有發生過來令片偏磨+碟盤偏擺 導致異音不斷
katsura777
快拆、碟盤、來令片我都正常更新過,但這個問題從來沒消失過...
快拆拆裝走位的問題其實也有解.
我之前有弄到一個FSA的大頭快拆, 比起一般快拆真的大很多.
但是換了這個就沒有問題了.
因為實在很重, 過去在網拍上都是被隨意甩賣.

jcchiou
內行
katsura777
用這個沒問題的原理是鎖得夠緊嗎?
jcchiou wrote:
快拆拆裝走位的問題其(恕刪)


可以找柄長一點的 槓桿比較大 也會比較緊

這款比普通短版長約2cm左右

jcchiou
這個壓到底還可以再順時鐘旋轉緊迫, 之前有一隻被我玩到崩牙...
我以為已經有抗體 無內胎無法再傷害我 結果再度中招

之後拿著框與胎去車行灌氣 老闆用空壓機喬半天 就是裝不起來

把補胎液噴的地板都是很不好意思

當下判斷可能狀況:

無內胎的外胎比較厚 隨著長時間灌氣定型

胎質硬化後 會很難繃進框唇 (我的胎大約上框三年)

老闆建議我去找有專用高壓打氣筒的車行試看看(250psi)



再再一次勸退無內胎

真的是關卡重重 招招致命

這根本是整人遊戲吧!?
jcchiou
無內胎至少一週騎一趟吧, 沒騎至少也要轉轉輪子
duke2044
繃不進框的情況,有時候只要在胎唇抹了滑胎劑就很容易裝了。補胎液乾成一坨則是因為胎有破過,而且洞比較大,所以破洞處有微漏,最後讓補胎液滾出一顆球來,影響balance。
我也是都用捷安特原廠的無內胎跟補胎液
用的框有SR2跟PR2
胎都用gavia fondo 1 28c或32c
破胎經歷4次

有在路邊拆胎內補
也有補胎液自補降胎壓騎幾十公里回家再內補
然後,我拆胎後沒在清胎壁的
框可以用紙巾擦一下
補好直接裝回去,灌補胎液
CO2灌下去聽到碰碰聲就搞定了

前面大大覺得難用
有可能是細胎較難拆裝吧
而且胎壓高
補胎液會噴掉一堆後才能補起來
寬胎一般不用噴太多就補好了
除非洞太大補不起來
而且很好拆裝

因此到目前為止還是使用無內胎
讓我不會因破胎就顧路
看來無內胎也許比較適合在寬胎使用吧

至於油壓卡鉗調整,網路上有賣夾器調節片
個人覺得還不錯用,有減少微調的時間
可以參考看看
BIGHANCE
無內胎是比較難拆, 但是不是完全拆不下 ,可能是覺得每次要拆裝如果沒有空壓機就得用鋼瓶比較虧錢而已。
bigdanger
B大,無內胎細胎可能真的不好拆,但28C以上寬胎卻非常好拆,現在也有蠻多無內胎用的打氣筒了,只是那價格可以讓我用CO2氣瓶一百次以上了[XD]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