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nwsnwsn wrote:
1.利用下方管束固定壓住頭碗之旋轉鬆緊度.可使拆卸龍頭把手時前叉頭碗把手中心
對準前輪之設定不會跑掉.(恕刪)

這個有賣點
但是要考慮價格
1.高階碳纖維車架不會買單
(因為前叉上管carbon被你這樣搞會鎖爆)
2.想輕量化的人不會買單
墊片的位置要一個螺絲鎖固,加上上面又一隻快拆桿....
3. 除了摺疊車外有人會買嗎?
公路車的問題如同1. 而登山車的問題則是在拆下前輪後就沒了
除非你這組龍頭可以把重量壓到150g內,而且不減其"安全性"
不然一般會很難賣
定位這種東西
我一隻油漆筆也辦得到
p.s. 公路車一般角度是6~8度,最大有看到13度(13度少人用)
長度約是8~12公分(一般應該以9~11左右最多)
火疾風 wrote:
這樣使用時安全才是重...(恕刪)


你的比較好....

不過龍頭上面那個凹槽應該不用挖了吧?

我覺得鋸齒型的接合處可能會比較理想。
www.cycliving.com
這快拆龍頭,絕對有市場,但是高階玩家....
應該不會買單,所以價位要好?有些難!

登山車,就是強度、強度、強度....然後輕量化,
XTR輪組快拆,咬合很強的....
公路車,就是強度,然後輕量化,還要帥!!!
折疊車,就算車架沒強度,也要用好料.....

這快拆龍頭,價錢如何定義?很難喔!
還是加油啦....
謝謝大家熱烈回應及正面指教.改天生產出來一定會特價供應一起討論之網友!
沒圖沒真相.馬上把剛網拍來的可調角度龍頭(重量太重約320公克)土炮修改.
還有一些安裝圖面大家看圖了解可行性及便利性.















Wsnwsnwsn wrote:
快拆龍頭安裝說明:
1.利用下方管束固定壓住頭碗之旋轉鬆緊度.可使拆卸龍頭把手時前叉頭碗把手中心
對準前輪之設定不會跑掉.)


仔細看了一下,樓主和「火疾風」大對前叉的固定機制是完全不同的。
火大的方式與目前通用的方式相同,只是利用龍頭增高器的方式對前叉作固定,仍是由上蓋螺栓拉緊前叉梅花,龍頭只是個「外加」的東西,怎麼扣都行。
樓主則是完全改變前叉的固定機制,用「下方管束」對頭碗作迫緊固定,龍頭、上蓋、上蓋螺栓對前叉只是外加物品。
我沒有T3,不知道T3是這樣固定前叉的嗎?

Wsnwsnwsn wrote:
一些安裝圖面大家看圖了解可行性及便利性


http://tw.myblog.yahoo.com/abaama/
這類產品已經有在賣了
http://shopping.pchome.com.tw/?mod=item&func=exhibit&IT_NO=CGAFA5-A45193587&SR_NO=CGAFA5&ROWNO=1
是加高器+轉向功能

大頭祥 wrote:
這快拆龍頭,絕對有市...(恕刪)


再簡化




A.修上蓋

B.
龍頭不快拆 上螺絲+螺絲交固定 鬆的
改快拆上蓋

真高興火大也這麼熱情於研發。我的訴求及安全性早證實。這些研發我已經使用快兩年,只是現在才想生產外賣,火大加油,下一個創業成功的就是你。其實我持續研發折疊自行車已經兩年,以前是下班或休假玩玩,現在是專業研發,只是沒買機械生產,我的工具只有電鑽手提砂輪及電焊機,所以我的研發一定不開模,一定要能自己土炮完成樣品,一定要親自測試,修改,再測試。我與一般紙上或電腦輔助設計不一樣,因為一路研發下來我還在製造簡易性上著墨,若是火大有興趣可以查我的網誌。最近登錄的,交流交流一下,k開頭的。
不覺得這種東西會有什麼市場
1.樣子醜 - 打槍 (個人審美觀,很抱歉...但我就是認為他醜 )
2.重量 - 打槍 (兩個快拆...)
3.公路車市場 - 打槍。可調式龍頭的設計不適合抽車,加了兩個快拆更沒人會想裝
4.小折市場 - 打槍。比較新設計的很多都會在摺疊機構做斜角,龍頭折下來直接跟車架平行
5.越野車市場 - 打槍。你這種設計絕對會在翻山越嶺時影響龍頭強度
6.通勤車市場 - 打槍。現在通勤用的平把車、彎把車、淑女車沒這東西也沒看到什麼問題
7.三輪or斜躺車市場 - 打槍。這種車的龍頭沒有摺疊需要。可折的,原廠也早設計好角度
8.BMX市場 - 打槍。這種車最重視車體強度,專門玩BMX的人幾乎不會在車上裝任何快拆,跟可調式組件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