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大大的說法 差異點

1. 輪胎 25C 23C的差異,兩者接觸面積還是有不一樣的
雖然很多輪框 輪胎公司提出數據顯示,23C的輪胎最終的消耗功率
並沒有 一定比25C來的少,但是 這都是官方數據
也要看 車主的胎壓啦 配的框高等 其他因素

2. 花鼓 兩者花鼓不同,所以有不同效果,也是要看整個輪組的重量分布
,如果 你位體力差不多 上坡你贏他 下坡他越來越快 後面贏你,
也有可能是 他的輪組重量分布在外面(輪框),下坡時 隨著輪速越來越快
會產生越來越大的離心力 然後又轉換回輪速,這應該就是所謂的 輪組慣性

---------------------------------------------------
兩者的輪組 沒有好壞問題,只有特性不同問題,所以專業的車手
會有多組 輪組 依不同地形搭配不同輪組

非專業人士的話 就別想太多 快樂騎車 平安回家 才是王道

以上
是阿鑫啊
給你個讚
如果沒有蹭碟問題,要看下坡的速度是多快,
越快時,空力的阻力差別才會有明顯的差異。
從你說會並行聊天來看應該不會太快。
在不太快的情況下,花鼓(軸承)的影響應該也差不到哪去,
除非真的太爛太老舊潤滑油都退了或鋼珠磨損也是有可能(我的便宜小折就遇過)。
所以個人覺得最大的因素在胎壓。
胎壓的阻力,不管速度快慢都有影響,且影響頗大。
除了胎壓以外,也可以觀察一下胎紋是否有差異,胎紋也會有影響。
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白痴汪汪狗 wrote:
下坡可以握下把減少空氣阻力 腿毛也要刮乾淨
不是......這跟腿毛有什麼關係
Komii Toy Reviews
https://www.bikeradar.com/features/shave-your-legs-save-precious-seconds/
Komii Toy Reviews
40公里差一分鐘
是阿鑫啊 wrote:
想請問一下各位前輩,...(恕刪)


體重、風阻
這兩個影響會很明顯


那怕只是一點點差異,在下滑過程都會逐漸累積出差距
你可以試著抓下把趴低,降低風阻,下滑速度就會變快。手指要放在剎車上,注意安全。

另一個可能是零件還沒有磨合完,摩擦力比較大。
你可以試著把兩台車架起來,變速用一樣的齒比,用一樣的力道踏板轉個一圈,比較個幾次,看你的車是不是後輪都會停的比較快
Freshness
這是拍搞笑的,平常其實也沒什麼人會用啦...很容易滾下來。
allenhuang1971
浮若米 曾經表演過! 下坡時 因為他 改規則 禁用
把車騰空用相同力道轉車輪讓他慣性空轉
然後看他自然停下來的時間有沒有差別

有差別就是車的問題
沒差別就是人的問題
allenhuang1971
會不會 人跟車都有問題? ! 阿斯
是阿鑫啊 wrote:
想請問一下各位前輩,...(恕刪)
下坡還會減速
不是剎車沒調好有卡到,就是輪軸花鼓有問題
靈異管理員大公無私,從來都沒有兩套標準,如果有,趕快把瀏覽器關掉,假的!
體重不知道有沒有也有關係
是阿鑫啊 wrote:
想請問一下各位前輩,...(恕刪)


下滑快慢主要差在輪組的轉動慣量,跟花鼓聲、體重其實都沒太大關係。

當輪組的重量越往中心集中時,轉動會越快;重量往輪框分散時,轉動會越慢。所以假如相同重量的輪組,框高越高的下滑會越慢,而爬坡輪幾乎不用什麼踩就會很快加速下滑(是的,爬坡輪不只爬坡快,下坡更快),可以參考一下下面的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XgDkra96cY

從這個影片上應該可以很明顯看出來,輪組重量分布與轉動慣量對下滑速度的影響。我看照片上你們兩台的輪組框高其實差不多,如果這樣主要差異應該是朋友用23c的胎,重量會比25c輕;另外你的是新輪組,現代的輪框通常會比6年前的老輪框寬,連帶著框的重量也會增加。所以相較你的車,他的輪組重量會比較往花鼓集中,下滑也會轉比較快。
不同車還真的無法這樣比較
是阿鑫啊 wrote:
想請問一下各位前輩,...(恕刪)

騎士的迎風面積有差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