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mmh wrote:網路上的假口碑行銷已...(恕刪) 車隊?騎公路車嗎? 那恐怕清一色都是XTR C夾的輕量貨色,這種東西太重了選手根本看不上眼下坡賽嗎? 那只有那種二對四活塞還是四對八活塞的油壓碟煞+203mm碟盤才會拿出來用這種東西本來就是休閒用途,專業的車手自然就會在剎車的時候把屁股抬起來重心往後移offroad下坡的時候只怕煞不住根本不會想會不會往前翻你去看一下捷安特XTC以上等級車架還有沒有留V夾座以及XC,AM,ENDURO的前叉有沒有v夾座就知道我在說什麼了
azureimf wrote:騎公路車嗎? 那恐怕清一色都是XTR C夾的輕量貨色 小小更正一下,XTR沒有出C夾,那是登山車系統,我想您應該是想說選手的公路車都用Dura ACE 的C夾。不過您說的沒錯,比賽錙銖必較,這種"重量級"煞車片應該不會出現在選手的車上。
重點是公路車選手用C夾,登山車選手用碟煞,這出給V夾用的皮根本無從裝起吧~再說贊助選手吃人嘴軟,敢公開說東西不好用嗎?即使騎車經歷已經超過10年,但看了影片也覺得很有興趣,可惜手邊也沒有V夾車可以來試用看看jmmh wrote:你說的那些廢話我都懂...(恕刪)
這防呆的東西當然還是有他的市場那就是煞車技術爛到無藥可救的人也就是緊急時會用四指全力按住煞車的天兵對於速度愛好者,這東西根本是垃圾,若遇到狀況要緊急煞車,為了同時保持靈活的操控性,我只用食指煞車,同時感受前後輪是否有鎖死,一鎖死馬上放煞車,這樣才能用到最大的煞車力,就是人肉ABS啦如果換上這個"神奇"的煞車塊,以我的習慣一定會直接撞上阻礙物或飛下山崖之類的........如果是習慣了這種防呆煞車的人,改騎我的登山車,緊急煞車,我保證他會被拋射到同步軌道上
真是的..有需要說的好像只有你們最會騎車..其他人都是笨蛋或白痴..或者..不配騎車似的..最初代的汽車ABS也不盡完美..剛開始也是狀況百出..也是經過了廠商不斷的增加經費與改善..現在哪台車子沒ABS...看過一份報導..最早.最早"行動通訊器材"(也就是手機).要研發出來前..有很多..所謂的專家與學者..笑說:全世界大概只能賣出400隻.因為..哪有什麼人需要邊走邊講電話的..當初笑的人..現在可能不能沒有手機吧..小弟也不是針對誰..也不是說.這個東西有多好..只是.真的奉勸..任何事都不要太武斷..也不要太早做定論...................................................如果有懷疑小弟是不是車店或廠商..看一下小弟之前的文章..小弟和你.我.他一樣..只是平凡小百姓..
我認為避免後輪鎖死打滑也很重要,因為後輪煞車的臨界值較低,雖然比起前輪打滑更容易救回,但對於不擅長重心轉換的人來說可能就lowside了不知道這種煞車皮有沒有辦法做到過彎時用力點後煞車也不打滑?l3815sc wrote:我想大部份的人也只會...(恕刪)
小弟目前有台GT登山車..就是V夾..老實說..我自己目前也還不會安裝這個..因為.有和朋友在小玩街道車技巧..(剛在學習)有時候需要把前輪鎖死..但是..我會建議.我一些較少騎車的女性朋友裝..小弟要的..不是它有汽車般的ABS作用..而是.忽然急煞時不要翹尾翻車..因為.我知道很多女性車友.煞車時都是2手同時煞..而.大家也知道V夾前煞的力道..稍微一個力道不平均.不是翹尾就是打滑或翻車..有人說..那就教好她們正確的煞車觀念..可是..就和有些人就是學不來手排車一樣..那..不會手排車的人就有比較笨或不能開車嗎? 沒有..有的還很有成就..還開更好的車..不能要求所有人都要多利害才能做什麼..路上一堆開超跑的.也沒幾個有A級駕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