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單車認識屏東獲得熱烈迴響,總計超過一百位車友報名,五月二十七日一早集合完畢,協請交通隊支援警車前導百人大車隊,浩浩盪盪沿台二十七線騎向東港大鵬灣。

避免長長車隊影響交通,區分前後二隊依序前進。

在屏東由車隊舉辦的單車活動能有那麼多車友響應,真是盛況空前。

屏東萬丹紅牛車隊也熱情參與一路同行。

新婚的賢伉儷總是併肩而騎。

每位車友都有愉快的笑容,滿心期待今天認識屏東單車之旅。





轉把組支援大姐,一路緊隨提供協助。

單車、轉把組的後方還有一輛警車壓後確保車隊安全,交通隊警車伴護到東港後就上班去了,接下來的行進安全就交由肉腳團交管組。

信心雖然沒有騎車,騎著小綿羊一路幫大家照像,讓大家留下美好無限回憶。

腿力最好的阿哲錯過出發時間,仍能一路追到東港加入大家的騎行行列。

轉把組除了供支援,在二十七線隨時提醒騎出車道的車友注意安全。

東港光復路是一條寬敞美麗的四線道路,是東港主要聯外道路之一,黑鮪魚造型入口及王爺廟意象山門裝點巨幅布旗,成為推動東港觀光新門面。

來到東港,空氣中盡是想念的味道…

剛好是早餐時間,東港早餐,我能想到的就是中山路充滿憶情風味的碳烤饅頭店。

烤饅頭的大姐會換來換去,唯一不變的是綿密口感及濃濃奶香,當大姐以熟練的手法快速翻烤,我的思緒十分複雜。


煉奶饅頭隨物價上漲而變小,這是宿命也是迫於現實的無奈。

雖然價格小漲,塗滿厚厚幸福與情愫是我對東港永遠不變的想念。

吃完早點,轉身而入第二零售市場邱記雙糕潤,老闆還沒把攤位擺好就已經有好多人排隊等著買。

邱記雙糕潤是東港非常著名又獨有的傳統點心,邱家雙糕潤從日治時代傳承到今日已有60年歷史,邱家賣的雙糕潤只有黑糖口味,簡單口味就是東港最道地的好滋味。

今天肉腳團舉辦活動,早就把今天的產量訂走了,只限量產製雙糕潤供現場購買,一定要先拿牌子、準備好現金才能買到。

就算限量也早被訂光,所以現場只能依編號取付,買不到雙糕潤的東港鄉親及遊客明天請早。

西元1997年成立「大鵬灣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歷經八八風災之後已是南部知名海陸空三度休閒旅遊勝地。

車友陸續抵達大鵬灣管理處,從屏東市騎行到東港,這裡是第一個休補點。




輈把組最後抵達,押後的目地就是確保一個都不能少。

大家坐下來休息,除了家常的問候,還有放鬆心情準備享用點心。

大家騎了快三十公里,還是很有紀律性的把愛車停好才能放心休息。

肉腳團出遊最大特色就是沿路「吃」不完,準備了精緻客家小點心,讓大家來到東港也能享受道地客家美食。

人人有份,參加行程者,人人都能領到一份草仔粿。

當日現做的料多味美草仔粿,內餡多到快滿出來。

香蕉繼草仔粿之後讓車友補充體力。


萬丹紅牛車隊留下出遊身影。

看到小雯找到幸福的依靠,大家都為她感到高興。

大家享用點心的同時,美弄宣達活動注意事項,首先請大家配載上識別標誌。

由於參加車友人數眾多,東港街道較為擁擠,為方便車隊行進,將會分為三個小隊行進,小隊以顏色布條區別,領到布條的車友繫於安全帽或車上以方便識別。

美弄宣佈活動流程及騎行路線:
0930-1100環大鵬灣自由行(往瀉湖、大鵬橋、環灣單車道、大鵬灣跨海大橋、遊艇碼頭參觀(鰲躍龍庭)、濕地公園、景觀橋、賽車場等。
1100-1130鵬管處視聽室-文化深度之旅-[東港迎王]
1130-1200鵬管處視聽室-影片觀賞(大鵬灣介紹)。
1200-1330午餐(東港獨特的飯湯)+午休
1330-1400鎮海公園(鎮海宮)-豐漁橋-媽祖廟(朝隆路)-
1400-1500漁業文史館-華僑市場-漁市場-海之丘(集合)
1500-1530東隆宮(黃金牌樓前合照)。

肉腳團新任會長玉樹感謝一起參與活動的友團「長江車隊、紅牛車隊以及遠道而來的台南藍魔鬼車隊,還有來自各地的單車同好,有了大家的配合與協助活動才能圓滿順利完成。


信封為小信封特別訂製了遮陽蓬,就怕可愛的小信封曬黑了,真是天下父母心。

在少子化的現在小北鼻總是大家的最愛。

可不能讓小北鼻一直坐在車上,有時下車走走才是健康。

我的小孩雖然都長大了,能跟著出門騎單車是我最大的幸福。

時間接近十點鐘一波波熱浪襲來,每位車友都緊守住蔭涼的地方。
天氣真的很熱,同行騎遊的小朋友不耐的表情寫在臉上。

略事休息之後,大家整備準備出發騎向大鵬灣。

十點鐘一到大家出發騎向大鵬灣展開單車自由行


鵬灣單車道旁就是規畫有序的休閒設施。

大家騎向往瀉湖、大鵬橋、環灣單車道、大鵬灣跨海大橋、遊艇碼頭參觀(鰲躍龍庭)、濕地公園、景觀橋、賽車場等景點參觀。


大鵬灣瀉湖是林邊溪及東港溪經過千百年來的海物變遷沈積「砂嘴地形」,所圍成的水域面積為523公頃,是臺灣最大單口囊狀潟湖。

天氣雖熱,大家愛騎車的心卻絲毫不動搖。


造型悠美的鵬灣跨海大橋在湛藍天空下真是雄偉壯觀。

隨著大鵬灣風景區日益繁華,建商在大鵬灣鄰近東港週邊蓋起房價不便宜「帝寶豪宅」,這樣高價位的豪宅又有多少東港人買的起?

來到鵬灣跨海大橋入口。

騎行至此略事休息,準備騎上全台灣最美的跨海大橋。

美麗的顏老師對於粉絲車友合照總是來者不拒。

親情在大橋互映下顯得相得益彰。

雖然有些小坡度,總是可以在輕騎踩踏中騎上雄偉的大橋。

景觀橋含上下引道全長約579m,橋高17m,橋上制高點更是鳥瞰大鵬灣全區及遠眺海域最佳地點,亦是環灣道路最重要的地標。

鵬灣跨海大橋為遠眺小琉球最好的景點,天氣條件允許下甚至可以清楚看到交通船入港停泊的身影。

青洲遊憩區也清晰可見海灘遊玩人群。

新建的大鵬灣遊艇碼頭。


遊艇碼頭有壯觀的鰲躍龍庭超大花燈。

曾經在高雄燈會大放異彩的鰲躍龍庭,搬到大鵬灣後仍在夜間發光使用,讓晚上的遊客一飽眼福。

環灣公路上小騎一段,肉腳團又安排私房景點「大鵬灣蚵殼島」。

一般車友受限車輛保管問題,大多無法漫遊蚵殼島這個景點,我們有專人看管單車,就能前進蚵殼島。


老闆親自操艇下,膠艇吃水線近乎水平。我們捨棄奢舒適的平底船,車友就愛坐這種排排蹲的膠筏,船老大要求我們用蹲著,因為需保持平衡。

蚵殼島是大鵬灣的蚵民三十幾年來不經意的傑作,蚵殼島的形成,同時見證大鵬灣養蚵產業史。

蚵殼島漲潮時全部隱沒在水面,退潮時完整呈現,像座漂浮在水面上的珍珠島嶼。

環灣自行車道全長約16.4公里,騎乘繞行一週約2小時,沿途行經環灣大道段、嘉蓮社區段、漁村風光段、夕陽海堤段、紅樹林段與溼地段等,海天一色的美景讓人驚豔。

這邊是鵬灣跨海大橋南平段橋頭。

尚賓團車友在此留下身影。

騎完環灣單車道的車友返回鵬管處。



情侶不管是騎車或是散步都能增進情感加溫。



大鵬灣出海口處正值午後漲潮期,台灣海峽海水像倒灌一樣倒流入大鵬灣瀉湖,海流強勁,真是地理奇觀。

回到鵬管處多媒體中心,由美弄精心安排的東港文化深度之旅-「東港迎王」專業解說正展開。

大家排排坐,準備上課囉…

雖然沒有準備咖啡,美弄為介紹東港文化之旅取名「揪團喝咖啡」,在輕鬆氛圍中漫聊東港迎王文化。

在美弄賣力解說的同時,美華姐的單車消風了,據說是美弄親手補的…

上課前人人都領到一份今年迎王活動的專刊,讓大家更深入了解三年一科的東港迎王活動。

今年適逢東港王爺廟三年一科(壬辰正科)迎王祭典及燒王船活動王船祭,將於10月14日至101年10月21日(農曆八月二十九日至九月初七)舉行,活動計八日,每天都有不同期程:

文宣清楚載明整個迎王祭典及燒王船活動期程:
十月十四(星期日)舉行請水
十月十五(星期一)遶境北區
十月十六(星期二)遶境南區
十月十七(星期三)遶境中區
十月十八(星期四)遶境農區
十月十九(星期五)轎班拜王、王船法會
十月二十(星期六)遷船遶境東港
十月二十一(星期日)最後燒王船儀式

東港在地最佳導覽者美弄特別情商東濱國小蘇老師為我們解說東港迎王的歷史文化。

蘇老師身著代表所屬角頭色系迎王服裝到場解說特別有說服力。
東港沒有「村」的行政單位,只有「里」的劃分,東港人還是習慣稱呼[xx角],表示你是哪個區域的人,就跟電影艋舺一樣有分「後壁厝」、「廟口」一樣!

三年一科的迎王盛會一直是東港最有代表性的宗教儀式。東港王爺廟及燒王船是最彌足珍貴的宗教資產。

蘇老師出生在東港,家家世世都與角頭迎王文化有密不可分的關系,蘇老師亮出的職銜更是洋洋灑灑。

蘇老師首先介紹大鵬灣與東港的關系與發展緣由…

東港漁村文化起源於宗教信仰,整個東港鎮地圖就像大魚張開嘴一樣,代表東港世代與漁業共生並存的宿命。

而大魚的魚眼中心就是東港東隆宮所在地。

東港「角頭」的主要功能在於每三年一次的迎王祭典中參與儀式的中心組織,早期由地緣關系劃分所屬單位。
蘇老師特別說明「角頭」是方便王爺廟統合、管理、運用,跟電影打打殺殺的「角頭」一點關系也沒有。

蘇老師特別說明「燒王船」只是三年一科的迎王平安祭典最後一天的活動高潮,整個「王船祭」要從王船開始起造一年半前算起。
希望大家不要在以訛傳訛,錯把「燒王船」當做整套迎王平安祭典的代稱。

東港人從小到大都與王爺廟息息相關,蘇老師以自身為例,從小信奉王爺公,舉凡唸書、就業或是人生遭遇瓶頸都會到王爺廟求一支靈籤以解迷津,只要用心對王爺公敬拜,東港王爺總是認真保佑每一個東港人。

最後蘇老師開放提問,對東港有疑問的車友都能發言…

蘇老師終結最後東港文化疑義,陳明「東港不好玩,但適合生活」!

對此我持不同意見,東港雖處濱海之鎮,伴隨百年傳統迎王文化,更能襯托東港百景之美。

上完課準備礎用午餐了…

今天要吃的是東港口味的飯湯,更具東港在地文化代表性。

大碗白飯加上滿滿的飯湯,內容物除少不了的筍絲外,還有魚丸 花枝 蝦仁 蚵仔 等多種海鮮食材,滿足車友對道地東港飯湯的懷念。

東港的飯湯,一定是要先用蝦猴下去爆香,蝦猴是東港的特產,爆起來的香味,可不是用力騎筆下所能盡述。

吃完飯湯還有「冷涼卡好」的仙草冰等著大家…

車友以排隊方式裝盛飯湯,以有效率的方法讓饑腸轆轆的車友人人吃到飯湯的好味道。



東港飯湯有多好吃?人人都說要吃二碗就能証明:



到處都看的到歡樂用餐的景況,這就是肉腳團辦活動的魅力所在…



吃完飽足感十足的飯湯加仙草冰,還有飯後點心上場…

美弄大展示的就是早上害一大堆人東港人或遊客買不到的邱記雙糕潤。

人人都能領到吃到飽的「東港小三寶」之一邱記雙糕潤。

為了讓大家消暑解熱,人人都能領到東隆堂青草茶。

女兒從早等到中午就等著吃她最愛的邱記雙糕潤。

吃飽了、喝足了,咱們「用力家」的形象還是要顧一下的…

午休以將帶大家繞行東港市區景點,出發前美弄與玉樹特別召集各隊領騎人員解達注意事項:
也請前後領騎、壓隊與交管人員相互支援,更請車友配合領騎和交管人員的指揮,切勿超越領騎人員。

略事休息後在玉樹前導領騎下,大家快樂騎單車,認識我們最美麗多元的故鄉-東港。











午後二點東港仍是晴空一片,大家在景觀橋下休息後再出發。

美華姐補好車胎,眾人驚豔的不是復古鋼管車,而是一雙性感美腿。

出發騎向鎮海公園…


騎上長長木棧道,越過堤防就是悠美漫長的東港海灘。

大家依序前進,迎著清涼海風讓人心懭神怡。


車友車壞了,大家總是相互協助克服難關。


來到鎮海公園,盛密的樹林成為躲太陽的好地方。

鎮海公園不止遊客散步談心的好地方,也是請神、送神燒王船等科儀舉行的地方。

鎮海公園有很大很美的沙灘,這幾年每次颱風過後,鎮海公園的沙灘都會被海浪刮走,鎮公所趕在迎王祭典前趕緊抽沙回填。
鎮海公園有遊客玩起沖浪飛行傘,精彩有趣的表現吸引眾人目光。

我們的行程滿滿,休息過後離開鎮海公園。

鎮海宮廟前階梯中央橢圓水池,有石龍堵雕飾,內置方形、八角形水池,就像王爺廟前的「王船府」一樣是遊客到鎮海宮必看的景點。

東港各個「角頭」都是交通要道,交管組先擋車確保車友騎行安全。

有人擋車交管,後續車友快速通過,減少佔用車道時間。



多達百人的車隊在東港街頭引起注目,人人都很好奇又不是迎王怎麼會有如此壯觀車隊?


穿過東港忙碌市街,我們來到東港漁業文史館,

大家席地而坐聽美弄說故事,東港文史方面用力騎的功力當然遠不及美弄,美弄總是可以隨時就地開講,說起東港在地的故事遊刃有餘。

了解東港文史歷程後,就不能不知道東隆宮(王爺公)對東港漁民的重要性。

剛才聽完蘇老師解說東隆宮及燒王船等東港民間傳奇故事,在三年一科王駕出巡的日子,可見到祈求消災解厄的信徒脖子上戴著古時候罪犯戴的枷鎖拿著香跟著神轎遶境贖罪,是一般廟會遶境中難得見到的景象。

欲瞭解黑鮪魚撈捕的過程與歷史,一定要造訪東港漁業文化展示館,沿規劃參觀黑鮪魚上岸後的運送與處理過程,更能感受東港漁民的辛苦!

如果想過足當船長的癮,漁史館備有羅盤及船舵。

船上人家的生活總是克難克儉,小小船艙總是海腳(船員)輪流睡!只有船長有資格自已睡一間。

文史館一角有官將首公仔待售。

以漁網編織的祈願網,在船用木板上寫祝福的話,就能心想事成。

縣政府將今年黑鮪魚活動配合龍年,將主軸定位「龍遊東港、七彩幸福」,串連東港王爺廟三年一科迎王祭典及燒王船活動,以「王爺出巡」中的七角頭為宣傳要角,讓各方遊客瞭解七角頭各尊神明與王爺廟的關系。

今年黑鮪魚文化觀光季活動,縣政府文傳團隊推出七頁宣傳卡,強力行銷東港在地文化。

七頁宣傳卡每個顏色代表各角頭的信眾對迎王信念與堅持,期待喚起人心共同溫暖,給于地球幸福希望,這就是黑鮪魚季的精神意涵。

小朋友可能不太了解宣傳卡精神意涵,卻對宣傳卡上附送的小杯思樂冰瞭若指掌。

天氣好熱,人手一杯免費思樂冰是一定要的。

漁史館之後行程為自由參觀華僑市場、漁市場、海之丘,最後集合再出發。
我帶小朋友繞繞美麗的東港小鎮…
後寮溪。

補給中的遠洋作業漁船。

漁船維修廠。

黑鮪魚季節生意最好的專賣區。

新建的華僑市場於日前開幕吸引無數觀光客進入東港鎮採買新鮮漁貨。


舊漁市場原位於海之丘一帶,新建華僑市場位於渡船頭附近,致使交通更忙亂。

觀光客到此都會買上一大袋新鮮魚貨,裝入小冰箱或保麗龍箱確保鮮美。

舊有漁市場已被拆除,看著滿地舊跡讓人不勝感傷。

景觀台前身為觀海樓,曾經是許多遊客的共同回憶,因年久失修而拆除,主結構體打掉的水泥塊,回收再利用,採夯實、再覆土後,以咾咕石堆砌成一道道護牆,土丘表面植裁綠化。

遊客沿步道拾級而上,細細品味東港過往的歷史軌跡。




海之坵頂端是東港漁市最高建築,可遠眺所有漁船進出港。海之坵旁防波堤就能目送漁船出海,也能等待親友滿載豐收期待的漁船入港。

海之坵或「舊觀海樓」旁我認真懷想熟悉的老東港,我的思緒源源不斷如海水滿潮。

集合時間一到我們集合再出發,騎向東隆宮(王爺廟)。



騎進王爺廟映入眼簾是一支支迎王大旗,讓遊客知道三年一科的東港迎王平安祭典即將到來。

王爺廟黃金牌樓於86年峻工,內藻井全都以榫木接合而成,挑高五層樓以上讓人仰之彌高,層層疊疊毫無瑕疵的接合工法,令人讚嘆工藝之美。

隨著三年一科迎王將於明年到來,王爺廟前拉起七色彩旗,矗立街頭的色燈(旗)提醒大家,與溫王爺的三年之約轉眼又到了。

迎王活動中最重要角色之一的「王船」早已完工,為三年一科的東港迎王祭典展開序幕。

壬辰正科王船,動用東港地區一百多位頂尖造船匠師合力打造,去年十二月動工,歷時五多個月建造完成。

雕工精緻且彩繪細膩的東港王船是迎王活動中的重頭戲,王船是代天巡狩千歲爺完成凡間任務返天述職的交通工具。

活動最高潮就是拍張活動結束前的大合照,拍照了,找個好位置吧…

造價上億的黃金牌樓前合影總是興奮的。

眾人在金壁輝煌王爺廟牌樓前留下最後一張大合照,也為我們今日「單車快樂騎-認識屏東」活動畫下完美句點。

黃金牌樓下聊天的耆老都對肉腳團的演出投以注目禮。

我們在此合照,見証今日騎很大、吃很大的東港歡樂行。

活動結束前阿立送來拌手禮-東港在地仙草粿。

這是要讓大家帶回去給家人品嚐的在地伴手禮。

今天有騎、有吃、有喝,小朋友總是最喜歡這樣的單車活動。

王爺廟前玉樹感謝屏東肉腳團的所有伙伴,從協助策劃、採買、補給、交管等等的一切幕前幕後的幫忙,才能讓活動圓滿順利完成,感謝大家,辛苦了!

最後大家帶著滿滿拌手禮及美好回憶,依依不捨騎上回程…





整理好一切,車子剛發動,小朋友就累的昏睡過去,今天又是騎很大、玩很大的一天。

延伸閱讀:
用力騎單車遊記大全集
東港相關遊記:
東港「尋情記」
東港尋情記之二「懺情記」,一句想說的對不起!
東港尋情記之三「憶情記」,再見東港、我的愛!
東港尋情記之四「東港(角頭)念真情」
東港尋情記之五(在地東港「橋」的故事)
東港尋情記之六「端午東港踩風環灣單車行)
東港黑鮪魚觀光季「神遊幸福海」祈福單車之旅
騎車投票去,再見東港水都風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