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從紫和正+逆後沒什麼挑戰性行程,近一個月也只騎了鳶山三線與三峽-碧潭-安坑O形等路線。

五月份曾到數碼天空一遊,它的壯麗山景與山路難以親近留下深刻印象
回家翻查,數碼天空果然是新竹地區的挑戰級路線
蘇大兄的「陡人認證」進一步選擇數碼天空越嶺做為「陡人」標準
今日得半天空決定一探,算不算「陡人」就看這一把了

其實有了紫薇、紫和正逆、阿柔洋正逆、永豐路…等經驗,數碼越嶺志在必得

結果不出所料完成越嶺任務,下滑到那羅苗60線,野心來
想回程完成「數碼越嶺正+逆」,似乎高估自己的實力了-失敗收場

轉頭一路輕快經那羅、錦屏橋,一路滑回尖石北角吊橋。
北角吊橋(1315)H280,0K。內灣-尖石間的北角吊橋,靠油羅溪畔有一條狹長未利用的道路,真是停車準備的好地方,陰天真讚,尖石山埋在雲中,估算雲層高度在700-800間,或許數碼天空還在雲裏,準備罷出發去。


尖石橋(1320)(1330)過尖石公所來到尖石橋,兩座橋都是單行道,是通往新竹後山的必經之路,在便利商店做最後準備,出太陽了還頗烈,一個禮拜沒見過這種天氣了。

正式出發去,曬著秋陽緩行上坡,過尖石國小、過新樂大橋前山影檔秋陽,涼爽極了
,近煤源一帶坡度變陡。數碼叉路(1422)H690,11.8K。

來到數碼天空叉路,找個涼陰地休息,這是蘇大兄「陡人認證」數碼越嶺不落地的起算點,開始今天的重一頭戲
,小心維持不落地原則,其實數碼的坡度和紫和、德和這些陡坡比來並沒有特別的地方,但車不少,要小心會車,否則會被車輛逼迫下馬,愈騎愈熱,就在單手脫安全帽、頭巾時,一個失手-落馬
…驚!不算!不算!還沒紫和、永豐路陡咧!陡坡難以起步,小心上馬,橫越對向右轉上騎,這回更小心了,揮汗如雨,此時兩個騎車的小女生大喊加油,勉強擠出一點微笑揮手回報。稍平緩處回頭看,內外鳥嘴、馬武督清析可見,和數碼天空景色類似,難不成數碼天空到了?抬頭望,果然數碼天空就在前方山肩上。
收費亭越嶺叉路(1508)H1020,15.08。來到收費亭,這就是越嶺的三叉路口,向收費工讀生打個招呼,不停留續行,接下來是幾個之字型陡坡,看著高度表逐漸上升,轉頭看到外鳥嘴、馬武督一帶雲海湧聚。


越嶺鞍部(1530)H1200,16.56K。成功來到越嶺鞍部
,去年爬大混山時也來過一次,
鞍部前是水泥路與碎石路面的分界

,在此下馬小休。接著碎石坡下滑,先來到大混山登山口,往下的碎石坡更陡更危險了,還是下馬用牽的比較安全。到最後農家,俯看那羅溪也是雲霧湧聚,

接水泥路面,下滑真是輕鬆愉快。
苗60 (1557)H850,22.0。接新竹後山主線苗60,這是通往宇老、秀巒的必經路,野心起,想來個數碼越嶺正+逆,休息後返頭續行。

放棄(1638)H850,24.26。開始爬坡就覺得力不從心
,努力上登,己缺乏之前的戰鬥力與鬥志,在逆行近一半時終停下腳步,幾翻內心交戰後,終於承認自己戰鬥力過低放棄逆行計畫
。下坡行如風,快樂得不得了。
北角吊橋(1710)H280,35.6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