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城區北鄰板橋區,與樹林區與中和區相鄰,原為土城鄉,因臨近板橋發展為都會中心的外溢效應,使土城發展隨之興旺。另板橋人口數高達五十六萬,在全國鄉、鎮、縣轄市、區之中高居第一。

今晚計畫由土城騎往板橋,由金城路出發,沿捷運板南線,騎歷土城、海山、亞東醫院等站,於華燈初上時抵達府中、板橋新站,於湳雅夜市品嚐在地小吃。

土城最熱鬧的金城路上有YouBike租賃站,騎往板橋非常方便。

顯然這部單車來自桃園,YouBike是目前台灣規模最大的公共自行車租賃服務,遍及雙北、桃園、新竹、苗栗、台中等地區。

暱稱「微笑單車」的YouBike將於下半年進軍南台灣高雄,將取代率全國之先的高雄公共自行車C-Bike。

2009年開始營運高雄市C-BIKE,11年來投入6億元建置及營運,因逐年營收入不敷出,即將走入歷史,昔日藍色外觀滿街騎跑,又三十分鐘免費的C-BIKE將成為高雄人曾經的記憶。

北市已在臺大公館商圈推出「YouBike 2.0」第二代租賃服務系統,目前租用YouBike也有免費保險。公共自行車傷害險屬實名制,每一張票卡僅能登記一位被保險人,票卡實際使用者與被保險人須為同一人,並確認投保資料以確保享有傷害險保障!

騎行總有方向,往延和路騎行,找尋在地美食。

騎車前總要吃飽,延和路吉仔冬瓜飯是在地風味小吃。

吉仔冬瓜飯的招牌是冬瓜飯,還有菜脯蛋,紅燒肉等。每星期二、三有限定特製排骨飯,自助餐價很庶民。

中午生意比較好,避開大排長龍的時段,或是早點去,比較有位子。

除價目表上菜品,餐檯上各種配菜多樣化。許多菜都是邊賣邊做,不會擔心吃到冷菜。

菜脯蛋是現煎的,冷冷下雨天來吃,有溫暖在家用餐的感覺。

點了冬瓜飯、菜脯蛋、竹筍湯、魯豆腐,一個人吃剛剛好。



辣菜脯是店家自製的,香辣帶甜,拌飯來吃,非常重口味,下飯。

有古早味的冬瓜飯,雖看不見醬色,入口有淡淡冬瓜味。第一次吃冬瓜飯,有到鄉下用餐意猶未盡的感覺!

冬瓜飯旁是安和國小。

安和國小是學生總數超過二千人的大學校,校徽是二隻可愛和平鴿。

轉騎立德路,看見白色圍牆與崗哨,來到土城「特產」的監獄。當土城人介紹自己時都會說:「土城沒什麼名產」,但「土城看守所」卻是台灣人都知曉的。

土城除知名度最高的「看守所」外,對面是矯正署臺北女子看守所,慣稱土城女子看守所。

簡稱「北所」的台北看守所,負責羈押臺灣臺北地方法院、臺灣新北地方法院、臺灣士林地方法院、臺灣高等法院管轄之刑事案件被告之羈押處所。

北所因收押被告及死刑犯人數為全臺最多,因此被媒體稱為「天下第一所」。

據統計臺灣三分之二的死刑在北所內執行,曾拘押在此的名人,上至前總統、知名人士、官員、演藝人員,不可遍數…

台北看守所也與台灣首富郭台銘略有關系,據說郭台銘將鴻海總部從台北搬到土城的原因與「看守所」有關。

郭台銘創立鴻海初期,常開票週轉,當時還有票據法,擔心資金不足可能要坐牢,於是把鴻海總部移到土城,離看守所比較近,方便員工每天來探監或請示。郭董能成為台灣首富真有道理,連會被關在那裡都算計到了…

看守所附近是簡稱新北地院的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未改制舊稱板橋地方法院,因院址在土城市,不少民眾感到困擾,因此在2013年改以「新北」命名。

新北地院是全國所轄最多人口的地方法院,因建築老舊,土地狹小,將來可能遷移至他處。

新北地方法院旁是檢察署。

法院對面是特力屋與家樂福。


因法院、地檢署轄區太大,辦公處所不夠使用,只能租用大樓,增加辦公空間。

法院後方是造型顯目,外觀呈方塊的土城國民運動中心。


運動中心以運動推廣的精神與平價的價位,提供運動場地供市民使用,針對不同族群開設運動研習課程,達到促進居民身心健康與提昇全民運動的風氣。

土城運動中心目前由市政府委由救國團經營管理。營運績效優良的土城國民運動中心。


運動中心設有游泳池、體適能中心、壁球室、桌撞球室、綜合球場、戶外攀岩場等設施。

中心擁有台灣幾座符合國際標準的冰上曲棍球場 ─ 冰宮」。

戶外攀岩場。

攀岩場不是人人都能使用,須裝備完善並有專人指導才行。

運動中心旁有步道、公園,是休閒運動的好去處。

運動中心外有少見多功能廁所。

廁所為性別友善廁所、親子廁所、還有少見的穆斯林廁所。

廁所空間重新規劃,雖然不大卻很乾淨。穆斯林廁所增設淨下設施洗滌器,方便穆斯林朋
友使用。

土城綜合體育場(防災公園)超大。可辦大型活動,或各種防災訓練場地。

重返金城路為土城通往中和主要道路。沿途經捷運土城站、土城區公所等。

金城路地段人口密集、商家眾多,是土城最熱鬧的商圈道路。

金城路上最大的學校是中正國中。

YouBike在學校週邊使用率最高,學生也喜歡騎到捷運站,再搭車回家。

以前土城給人的印象,不外乎工廠很多,現由於各大公共建設進駐,今昔完全不一樣,帶動高房價。

金城計畫區是土城唯一的重劃區,附近有雙捷運,待建成一棟又一棟大樓就繁榮起來,因此有土城變「金城」之說。

土城山區及平地的自行車道總長超過二十公里,交通局規劃的自行車安全路網,就挑選生活機能完善的金城路作為示範道路。

金城路人行道與自行車道興建完善美觀,有都會悠遊騎的感覺。原一位難求的停車問題,也設有機車、單車專屬停車格。

金城路直騎來到斬龍山遺址文化公園。

土城大規模的拓墾始於乾隆初年,拓墾時期經常與擺接社發生漢蕃之爭,漢人為順利拓地,在斬龍山遺址一帶築有「土牆」做為防禦。

爾後人口漸聚,「土牆」也由防蕃演變成收糧、維持治安的公務中心,由於「土牆似若城池」便稱為「土城」,也是地名由來。

斬龍山遺址文化公園位於金城路上、土城醫院對面,該遺址曾挖出陶器、石器等生活物品。


從出土的文物距今2800年至1800年前,目前採取現地保存的方式,不再去挖掘遺跡,避免破壞到古文物。

文化公園一角規畫親子遊樂公園,有噴水池,還有小山丘遊戲場、可攀岩、有磨石溜滑梯、沙坑、草坪區可以野餐。

另休息區有棚架可遮陽,土城鄉親玩樂之餘也兼顧考古樂趣,是親子同樂涼夏的好去處。

遺址公園對面是新建中的土城醫院。

土城醫院是區域級大型綜合市立醫院,預計今年可望啟用。原本土城居民要去大醫院看診,必須到板橋、三峽的大醫院,但大型醫療機構進駐,讓民眾能方便地就近看診。

金城公園旁是交通樞紐土城捷運站。一號出口靠近金城路一段。

土城捷運站交通方便,一邊往中和,一邊往三峽,另一邊往板橋,轉乘非常方便。

捷運站靠區公所、戶政事務所、土城分局、衛生所、市場、藝文館,儼然是土城區的行政中心。


行政大樓是區公所。土城區人總數已達二十三萬人以上,在新北市排名第六。

和平路有五穀先帝廟前身為主祀三山國王的「慶安宮」。後改建為主祀神農大帝的「神農宮」,民國八十年代後期改廟名為「五穀先帝廟」。

五穀先帝廟距離捷運土城站很近,早上有傳統市集,是居民的信仰中心。

一入廟埕看到大紅燈籠高高掛,每個燈籠都祈求國泰民安與千千萬個祈福,就像紅色給人溫暖信賴的感覺。

五穀先帝廟始終香火鼎盛,「土城媽」守護著每一個土城人渴望平安的小小願望。

走進三川殿,天井上高掛無數祈願燈,祝福每位參拜遊(香)客,心想事成…

正殿主祀神農大帝,又稱五穀先帝。

正殿左奉祀觀世音佛祖。

正殿最左奉祀關聖帝君。

正殿右奉祀三山國王。

正殿最右奉祀天上聖母。

離開大廟來到日月光廣場。這是社區型商圈的百貨公司,一樓有餐館、運動用品店,電影院「秀泰影城」。地下街還有家樂福、湯姆熊跟美食街。不上街外出就能過日子的地方。

沿著捷運路線來到土城紫藤廊道。

土城紫藤廊道位於龍山二路,目前由土城景觀保護協會參與認養。

整個廊道沿著公館溝而建,整理的很乾淨。

時序剛進紫藤花季,已經有盛開紫藤花可以賞。


解說板述記以日本紫藤為主,花況很美。

紫藤花一串串像葡萄高高掛的浪漫,到此一遊留下甜美幸褔的美照。

學府路轉騎海山路來到捷運海山站。

海山站下班時刻人相當多,學生與上班族人潮蜂擁而出!

一號和二號出口是海山捷運公園。

捷運站靠近新北高工,三個出口都很近。出口捷運是大廣場,是方便的學生停車場。

入站手扶梯有夠長,雖然沒有像忠孝復興站的誇張,但也不遑多讓。

海山站與其他捷運站並無多大不同,卻是土城使用率最高的站。

海山站的美食在離站有點遠的小巷弄裡,略騎小段才能抵達。

遠遠就聞到紅豆餅的味道,寶寶紅豆餅已搬到巷子裡,生意還是很好。

據說寶寶紅豆餅皮厚餡多香又濃,來到土城要試試 !


人氣最高的抹茶紅豆。

吃的到紅豆滿滿餡料,咀嚼有紅豆奶香。騎車餓了,簡單紅豆餅都好吃。

騎往裕民路來到希望之河。

離開捷運站不遠的希望之河,最美是粉美的櫻花盛景。

土城區貨饒里以前多為農田,希望之河即為「公館溝」,近年來隨著「櫻花綻放」已搖身變成土城賞櫻,熱門打卡美麗景點!

區公所於2012年從日本引進昭和櫻,栽種在希望之河廣場。因此串聯捷運綠帶,成為遊客及土城人到此一遊的「希望之河」。


圳道兩旁四季綠意盎然,沿途種植有昭和櫻和吉野櫻、杜鵑、桂花、九重葛、炮仗花、柚子花等數十種開花植物,豐富了河岸景觀。

希望之河的櫻花步道全部集中在左岸。

在櫻花盛開季都會舉辦賞櫻花活動。每年二-三月山櫻花先開,再由杜鵑花接手,迎接賞花人潮光臨。

希望之河騎行終點是四汴頭截水溝。

過截水溝,沿中央路,騎過陸橋就進入板橋區。

往四川路方向來到亞東技術學院。

亞東技術學院於1968年由遠東集團創辦人徐有庠創設,初名「私立亞東工業技藝專科學校」,為全國第一所私立二年制專科學校。

2000年改制為「亞東技術學院」,目前有11個學系、3個研究所。目前有庠科技大樓,誠勤大樓,元智大樓,方城及實習大樓。

亞東技院側門校徽。校訓是誠、勤、樸、慎、創新。

四川路一帶是以技術學院為中心的生活圈,便當店、銀行或南雅南路上的大樓都跟遠東集團息息相關。



80年代遠東集團創辦人徐有庠先生有感於原台北縣板橋、土城一帶,工廠林立、人口密集,卻沒有任何一家大型現代化醫院,每有重大傷患或急症病人,均須轉送台北巿,卻因路途遙遠,延誤就醫之憾事時有所聞。

於是創辦人捐款成立徐元智先生醫藥基金會,於1981年4月在板橋創設亞東紀念醫院。

板南線沿板橋南雅南路下方而過,站名原先訂地名「湳子站」,通車前改取緊鄰亞東紀念醫院作為站名。


醫院對面是元智紀念館,前身是圖書館,是遠東紡織私人紀念館,建築外觀有中式建築結構風格。

有歷史悠久的亞東體育館,是集團所屬藍球隊訓練場館。遠東旗下的愛買百貨超市。


附近不止有遠東路、遠傳通訊園區、遠東香榭大道等,這一帶真是遠東大本營。

原來生活中有那麼多事物與「遠東集團」息息相關…

騎過高爾富路,經過新北消防局,來到新北市立圖書館。

遠遠就被圖書館充滿現代感的造型吸引,外觀前衛新穎,有科技感算是新北市的亮點之一。

2010年12月25日為配合臺北縣改制為新北市,當天更名為「新北市立圖書館」。新成立的市立總圖有七大核心亮點,嘉惠新北學子。

圖書館外有YouBike租賃站。

重返南雅南路,發現與「遠東集團」沒有關系的光華商職。

騎過縣民大道,前方是板橋湳雅夜市。

湳雅夜市著名的就是小吃,有麻油雞麵線、水煎包、鮮蚵料理、藥燉土虱等,能讓想嚐鮮的遊客大飽口福。

夜市前是眼鏡仔豬血湯,往裡走有創始店,既然掛名「旗艦店」就來試試…

跟我同年次的老店,能做到二十四小時供應,當然是古早味老店。

人內先點餐付帳,內部明亮簡潔,裝修很有旗艦店的風格。

招牌豬血湯冒著熱氣,下雨天來吃更是時候。

麵線焿調味剛好,起鍋裝碗加佐料就能上桌。

豬血腸湯滿滿配料,快看不到湯,很超值的感覺。少許榨菜跟韭菜提味,加點胡椒粉,就是一碗台灣人最愛的「國民美食」。

豬血腸湯的主角是豬血塊,挑起一塊沒有大顆氣泡,外觀似果凍狀,吃起來很細緻,滑滑QQ的口感。

品嚐完美味豬血腸湯再往夜市內騎,還有更多在地美味…

南雅東路底,看到蚵仔之家,品嚐台灣夜市代表小吃蚵仔煎。

價目表上滿滿蚵仔料理,蚵仔煎、蚵仔酥、蚵仔麵、蚵仔湯,對喜歡吃蚵仔的人來說,所有願望,一次滿足!

蚵仔煎是台式小吃的首選,每個地方因為蚵仔不同,吃起來風味也大不同。

當然不會只有賣蚵仔煎,各種搭配小菜都很有在地感。

蚵仔煎大氣淋上魯汁,與南部常見蕃茄醬口味不同,料多味美超棒的。

新鮮海蚵雖小,但風味獨特,配上白菜、豆芽菜更爽口。

光吃二家夜市美食是不夠的,來到舊稱「擺接社」的板橋一定要多逛逛才不枉之行。

南門街高掛「板橋媽」,歡迎各方香客來到護國佑民的慈惠宮。

由於早期漢人移民多自福建閩南地區渡海而來,且臺灣四面環海,海上活動頻繁,因此海神媽祖成為臺灣在海邊討海人或都會人最普遍信仰的神明之一。

來到板橋歷史悠久的媽祖廟,見証拓墾來台的移民史也讓旅人心靈沈澱。

慈惠宮處在鬧市,善男信女經過會停下腳步,雙手敬拜,祈願平安。

廟門柱上刻有台灣首富郭台銘一家敬獻,據說每年正月一日郭董全家會現身參拜,更顯不凡與讓人好奇…

慈惠宮敬奉各路神明,有四通八達的參拜路線…

入廟動線明確,香客依指引至各殿參拜。

讓人驚呀是便於行動不方便的香客,每樓層都有電梯,好貼心的設計。

二樓供奉的鎮殿媽,媽祖殿左側是功德堂,供奉諸位開山先賢、歷代主持師父及金浦會七十二賢士。

額枋上懸有擺接保街莊眾所獻的「聖神功化」匾。「擺接」為臺灣原住民社名,即今板橋一帶之平埔族雷朗族擺接社,包括板橋、中和、永和等地俱為所轄。

清道光年間以「堡」為拓墾單位,慈惠宮成為擺接堡信仰中心源於1874年板橋林家所建。正殿香火終年不斷,慈悲的媽祖看著萬方來朝的香客。

五路財神殿與全台首富郭台銘有關,郭台銘的父親當時在板橋派出所擔任警官,當時警察收入不多,全家就借住在慈惠宮一樓的廂房。

郭台銘一家人在慈惠宮住了九年,而郭董小時候睡的地方就是財神殿。在鴻海大發利市後被地理師發現就是財位。

板橋是風水寶地,因為是郭董住過的地方,廟方設五路財神殿,種種巧合讓慈惠宮被稱為「鴻海帝國」的發跡廟。
參拜完畢來到隨喜功德箱,雖然沒有郭董富可敵國的財力與說到做到的霸氣,還是留下我的滿滿感恩。

重返府中路,來到新北市警察局。

市警局離板橋人都會知道的黃石市場很近,有人氣美食生炒魷魚羹等好滋味。夜晚的林家花園沒有開放就不前往一遊。

市警局旁是板橋區公所,清領拓墾時因此地有溪流阻路,架設閩南語發音「枋橋」供通行,成為板橋地名的由來。

公所前是捷運府中站。

府中站是板南線、板橋線與土城線的分界點,也是今晚土城、板橋夜騎抵最後一個捷運站。

府中站名取自車站附近街道「府中路」。1999年台鐵板橋站遷移至現今新板橋車站。再將前板橋車站舊址往下興建。

昔日板橋車站是營收僅次於台北車站的大站,隨時光走入歷史,看盡板橋(枋橋)歲月變化與成長…


出捷運站往府後街騎走,經立體停車場來到小東門陸橋。

新北市正逐年拆除陸橋,升格至今已拆除二十座陸橋,在捷運未通車的年代,陸橋是板橋人共同回憶,市區最後一座小東門也將在今年走入歷史。

小東門陸橋旁有枋橋建學紀念碑(三級古蹟)。

枋橋建學紀念碑為板橋國小前身枋橋公學校,由大觀義學遷移至現址重要見證,具臺灣教育發展史上之意義。

板橋原名「枋橋」,日治台灣總督府實施行政區域調整才改名「板橋」,枋橋建學碑中的「枋橋」兩個字即由此而來。

板橋國小旁是新北第一學府的板橋高中。

路口是郭董爸爸當年任職的板橋派出所,如今變成板橋分局。

今日的新北市,人口超過四百萬人,是全國六都中最大的直轄市,繁榮成長指日可待。

來到鄰近YouBike租賃站還車,將車身卡榫插入空的停車柱。待刷卡藍燈閃爍,感應借車時使用之悠遊卡,確認本次扣款與剩餘金額,即完成交易。

再按鈕查詢顯示交易紀錄。今晚騎程約五個小時,只收費一百元,騎車+美食=超值。

延伸閱讀: 用力騎單車遊記大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