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內門有宋江陣與總鋪師的傳統文化,鮮少人知道內門還出過「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據說朱一貴飼養鴨群會依口令編隊被稱為「皇帝嘴」,又因姓「朱」是明朝先祖的後代被群雄扶起稱帝,為紀念起義事蹟現內門建有「鴨母王」文化園區。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近幾年提到內門聯想到「宋江陣」,與外燴辦桌均聞名全台,內門人口數僅約一萬五千人,光是宋江陣就有十八個,習武風氣興盛,全台之最。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內門有150名以上總鋪師,幾乎每5戶便有1戶靠辦桌行業維生,若150位總鋪師同時辦桌拼場,可料理上萬桌以上的流水席,全鄉一起吃辦桌也可以。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民以食為天,內門路旁或庭院常見辦桌器具,總舖師現場展現手路菜,讓辦桌文化與美食菜色傳承並發揚光大。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台灣好吃平價的辦桌料理講求真材實料,超多菜量,料比羹多的海鮮羹等都是辦桌菜不變的特色。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下集從觀亭里出發,沿台3線開始傳奇與美味俱存騎旅。308高地位於內門與左鎮交界處,以海拔308公尺得名,鄰近群山最高點,可遠眺月世界奇景。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台3線沿途寺廟頗多,除上集騎訪的內門紫竹寺,還有南海紫竹寺、紅面觀音紫竹林寺等…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鴨母王朱一貴」是內門歷史上最出名的人物,在台灣當過「皇帝」,不只空前也是絕後…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高123縣道騎往舊名「鴨母寮」的光興社區。相傳朱一貴在內門「鴨母寮」養鴨,「客寮」宴客、「牛稠崙」操兵、「牛寮」養牛、「大草埔」種植牧草、「菜公坑」設置糧倉,整個內門都是「反清復明」基地。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台灣歷史上最轟動且規模最大的「反清復明」戰役是「朱一貴事件」,歷經276年後文化園區落成,以紀念此事件的影響。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民間流傳朱一貴只要竹竿在手,可指揮鴨群排陣及行動,每隻母鴨生的蛋都有兩顆蛋黃,被稱為「鴨母王」。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園區建有中興亭,見証「起義軍」曾攻陷台南府城自立「中興王」事蹟,也是光興社區命名由來。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園區重現當年養鴨池場景,有一尊全台最大的「鴨母王」雕像,象徵朱一貴與「放牛娃」朱元璋一樣傳奇封帝的戲劇性。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朱一貴是台灣第一位也是最後一位皇帝,「平民皇帝」形象深植人心,內門區民修廟建祠,鴨母祠與興安宮一併整建。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廟前廣場保存起義軍取用的飲水井。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井底仍有源水,附近居民繼續抽取使用中。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紀念碑文詳載「台灣第一位皇帝」,只想光復大明江山的故事…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明鄭滅亡後,與明朝皇帝同姓,曾是鄭成功部將的朱一貴被擁立為「中興王」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中興王」在台南大天后宮登基稱帝,建號「永和」,後因內部權力鬥爭,與清朝派大軍渡海鎮壓,從稱帝到兵敗被俘,不到兩個月的時間,最後押赴北京處以極刑…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紀念石雕刻載:「頭戴明朝帽,身穿清朝衣,五月稱永和,六月還康熙」,二十個字碑道盡朱一貴事件開始與結局。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現任總統蔡英文維安代號「永和」。開啟康雍乾盛世清聖祖「康熙」。前總統馬英九代號「中興」,歷史的巧合就發生在內門…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興安宮主祀天上聖母,另供奉「鴨母王」朱一貴與福德正神。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興安宮位於光興里舊地名:「鴨母寮」。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鴨母寮」是朱一貴發跡前養鴨發源地,極具歷史意義的觀光勝地。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興安宮主祀迎自北港朝天宮天上聖母。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龍邊進廟供奉「台灣皇帝」-朱一貴。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供桌供奉小鴨雕像與鴨蛋,少見的廟宇情景。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中興王」登基為帝,據說登基僅三天就發生內亂,仿古聖旨沒機會頒告天下。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朱一貴神像胸前掛著小算盤,據說算盤可以斷人官運財運…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離開前喝杯取自廟前水井茶水,發現特別甘甜,也道盡歷史傳奇。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離開光興里,騎到內豐里南海紫竹寺,廟旁建有宋江兵器展示館。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四周可見宋江陣圖騰與人偶雕飾。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兵器的對打是宋江陣最精彩對招,雖然是「套招」,攻守之間充滿暴力美學。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南海紫竹寺香客較少,呈現鄉間大廟悠閒的氣氛。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內門紫竹寺門口有「紫竹生春」,南海紫竹寺有「慈航普渡」勒石。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形象仁慈、永遠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觀世音」即「觀察世上一切聲音」之意。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南海紫竹寺主祀觀世音菩薩,包含三媽妙善、大媽妙音和二媽妙元。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內門幾座紫竹寺雖然名稱不同,一樣給人清靜、與世無爭,佛光普照的感覺。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第五任總統嚴家淦先生贈「道光普照」匾。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兩側一對巨大護法神,左邊伽藍菩薩,右邊韋馱菩薩。二位都是觀音佛祖護法神。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寺裡有數個大小牌匾,值得細細品味…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蔣緯國上將親題:「護國佑民」匾額。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寺後有翠綠如秘境般的公園。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南海紫竹寺旁有宋江兵器展示館,對宋江陣文化有興趣的車友,可擇日來此一遊!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宋江陣起源於大陸福建沿海漳州、泉州一帶,成員構想來自「水滸傳」的一零八好漢的忠義事蹟,明鄭時期台灣南部流行的「鴛鴦陣」,逐漸演變成「宋江陣」。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宋江陣是武術性質的藝陣,表演時以鑼、鼓及鈸為主要樂器。尤其鼓是武打場面的靈魂,成員動作聽戰鼓而變化。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演練時兵器貼有「神符」,最普遍是36或72人陣,若達到108人,因與梁山108好漢相沖容易發生事故。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頭旗又稱烈火旗,代表「及時雨」宋江領導眾好漢「替天行道」的忠義精神。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跋頭旗」從頭到尾猛力搖不停,有指揮變化陣型與發號施令作用。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宋江陣成員人手一樣兵器,館內保存良好,還能親手試弄一番…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雙斧代表人物「黑旋風」李逵。持雙斧是公認武藝最高強者,能貼身保護頭旗,以免頭旗被奪。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雙刀、雙棍屬短兵器,近身肉搏戰時發揮最大功能,攻擊力與雙劍差不多。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耙原為農具,加入宋江陣後變為兵器之一。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相傳宋江陣有一百零八將,由三十六天罡星與七十二地煞星組成,展示館保留108種臉譜。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宋江陣頭旗首領宋江、雙眼副統領盧俊義、雙斧黑旋風李逵、大刀關勝、雙劍母夜叉孫二娘、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還有擅使齊眉棍的「行者」武松、「浪子」燕青、」花和尚」魯智深…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梁山好漢有三個女將分別是「一丈青」扈三娘、「母大蟲」顧大嫂、「母夜叉」孫二娘。雖然是女人,都是女中豪傑。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擅使雙刀扈三娘與「矮腳虎」王英是夫妻,最終一起戰死沙場,留下不朽的結局。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兵器實操官刀(斬馬刀),能攻擊敵人腰部及砍斬馬腿。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月牙鏟原是佛家防身之用,半月形外觀取名月牙鏟,是攻守一體的武器。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離開展示館,騎到區公所折返…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區公所門口有「內門宋江陣」列入宗教百景紀念牌。源於羅漢門迓佛祖遶境護駕陣頭已有200多年歷史,每年表演主場地輪流在內門紫竹寺、順賢宮、南海紫竹寺的廟埕進行。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區公所對面是內門分駐所。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直騎台3線來到百年校史的內門國小。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內門人重視文化的傳承,有全台灣第一支國小宋江陣。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電影「總舖師」以台灣特有的辦桌文化為題材,喚起早年吃辦桌菜的歡樂記憶,電影場景刻意選在總舖師的故鄉-內門。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總鋪師故鄉」路邊外賣辦桌菜,停車選擇菜色。疫情緩和後有擺桌供內用,價格實惠。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假日菜色都是現煮,新鮮美味,大餐廳能吃到的和風羊排也有。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辦桌必有手路菜筍干腿庫,口感不油膩,都是俗擱大碗的辦桌菜。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辦桌菜最受歡迎的鮑魚佛跳牆,還有「入厝」必有天山雪蓮雞湯,份量超大。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油飯是總鋪師的看家菜,滿滿點綴櫻花蝦。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配料滿滿的魚翅羹,有吃辦桌的滿足感。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接近中午訂餐或取餐人潮湧現,內用與小家庭套餐,或10人套餐組合或單點都可以。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當然帶鍋子來裝也可以。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賣場後方一字排開的大鍋毫無油漬與忙亂,環境很乾淨,吃來有衛生保障。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店家搭起帳篷,只差康樂隊與舞台。現場用餐,超有辦桌的氛圍。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今天點最划算的個人套餐,花小錢就能帶回辦桌菜與家人共享…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2人份外帶,附有錫箔紙保溫,與冰涼醋飲。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套餐以油飯為主食,配滷豬腳、筍絲、炸物、魚翅羹與醋飲,都是正宗辦桌菜精華。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徵溫油飯粒粒分明,氣味十足。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油飯好吃,沒想到,一個人也能到吃辦桌菜。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炸物有二種,吃來Q彈,令人允指回味。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魚翅羹除了沒有魚翅外配料都有,風味很道地,能加點酸醋就更讚。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豬腳份量剛剛好,不會吃到膩。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嫩滑筍乾配豬腳,一碗下去,給個神仙也不當!
騎遊高雄內門(下)「台灣第一位皇帝—朱一貴」

內門鄉野歷史悠久,寺廟與傳奇都融入居民的日常。除了廟宇,還有宋江陣和總鋪師,重點是,不用等親友辦喜事,來內門就能嚐到道地總鋪師的好手藝…

延伸閱讀: 用力騎單車遊記大全集
用力騎 wrote:
內門有宋江陣與總鋪師...(恕刪)

反清復明朱一貴 原來有這段歷史呀
印象深刻小時候迎媽祖,常會有宋江陣頭伴随,在台南天后宫廣場操演
陣型變换 人移物晃 刀起器落 虎虎生風 加上鼓鑼人喝聲 是一生的記億
稍長才知那是内門宋江陣, 曾騎過一日台三線4次,玉門關2次 單車旅遊l次
每次都由台3主道路匆匆而過,讀完這上下兩篇遊記.足可彌補對內門的迷惘與想像
用力騎 wrote:
內門有宋江陣與總鋪師...(恕刪)


看起來很好吃的一篇遊記^_^
感謝分享
好酷唷,讚👍
天山雪蓮以往只是在武俠小說看到,看了這篇後居然在市場上找到
吃起來像是不精緻的水梨,不知道這樣比喻洽不洽當
非常棒的經驗分享~
沒想過要去內門鄉
改天去走一走
那個仿古聖旨不是當年的真品吧? 上面還繡西元二0一三年
勝者為王敗者為寇 朱一貴現在看來就是清初台灣三大民亂之一

很詳細的介紹
非常值得一遊的地方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