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石門水庫曾經是遠東最大的水庫,一年四季,風景優美,有步道與自行車道,到此騎遊還能搭遊艇享受湖光山色。從小對石門水庫的印象來自選美比賽中,「您的石門水庫沒關」的笑話。時至今日來水庫騎遊,建議放慢車速,順遊周邊景點,品嚐活魚大餐,讓行旅更豐富。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石門水庫位於大漢溪中游,地跨龍潭、大溪二區,故有坪林、高線、中線,還有大灣坪收費站四個出入口。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門票以車計價,大型車400元、小型車與重型機車120元、普通機車50元。集水區周邊復興、大溪、龍潭,新竹縣關西鎮、尖石、五峰與宜蘭縣大同鄉7區鄉鎮居民,憑身分證免費入園。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石門水庫總容量三億餘立方公尺,兼具灌溉、發電、防洪及觀光功能,每逢雨季,大壩洩洪時,場面壯觀,總吸引許多遊客前來遊賞。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設大壩碼頭與阿姆坪碼頭,遊客搭遊艇環湖,飽覽壯麗的水庫風光。偶像劇「命中註定我愛你」的拍攝場景,就在枕頭山下的「薑母島」上。遊客也能搭船來趟薑母島之旅。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水庫行人徒步與自行車免收入園費,來此騎車,晴天美景,天雨時有濛美。適合散步健行,與騎車賞景。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水庫有碼頭、阿姆坪等多處停車場,不收停車費,車位超多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停好車,組好小折,上個洗手間,開始騎車…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最受遊客青睞的景點有壩頂、溢洪道、遊艇碼頭、溪洲公園、槭林公園、南苑生態園區等。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邊騎邊走,遠眺山巒起伏,每個視角都像山水畫一樣美麗。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每年11-12月是賞楓期,高線公路、槭樹公園、楓林步道都是賞楓熱點。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除了欣賞大壩風情,騎車或散步在楓林步道中,享受不一樣的水庫風情。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今年青楓仍高掛樹梢,連黃橙色的楓葉都寥寥無幾。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幾波早到寒流催紅楓葉。據統計水庫的楓樹達3000多棵,楓香及槭樹均呈現滿滿楓情。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幾棵楓樹,已換上一襲紅妝,對映藍天下火紅的楓葉,賞心悅目的美景。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往下看林間小徑,陽光和煦,沒有盛夏的熱度,只有很舒服的心情與感受。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騎抵建於民國六十四年的扶輪亭。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扶輪亭旁殉職員工紀念碑。欣賞美景時,勿忘先人犧牲,才有水庫功在後世。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台灣常面臨乾旱危機,更顯示水庫供水的重要性,要感念許多人付出青春與生命,才能享受水龍頭即轉即用的民生便利。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紀念碑詳列工程殉職員工姓名、年齡、籍貫,還有殉職日期與事蹟,提醒後人,永誌不忘。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旋轉梯直上,頂樓才能看見平面看不到的風景。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遠眺湖光山色的大壩。水庫命名來自大壩左岸石門山,與右岸的溪州山,兩山對峙仿如「石門」而得名。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頂樓遠望看到水庫後池景觀,親眼所見才有身歷其境感。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離開扶輪亭,騎到遊客必到「石門勝景」。圓環狀造型的地標,汽車經過時請留意遊客與車友。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依山閣能品嚐景觀咖啡,桃園客運、中壢客運都有路線,從中壢後站出發,經龍潭、龍崗、大溪、抵達石門水庫。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受今年幾場大梅雨之賜,水庫「進帳」不少。目前水位245.06 (公尺),蓄水率突破100%。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水庫有效蓄水量為19015.86萬立方公尺,目前「破表」中…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水庫提供北部地區灌溉用水,還有發電、防洪和觀光的功能。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石門勝景能看見水庫與後池,視野遼闊。騎訪滿水位的水庫讓人開心,等下搭船一遊更能接近湖光山色之美。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依山閣提供旅遊服務,設有水庫文化館,展示水資源利用發展,還有水庫一甲子建設歷程。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為長期穩定供水,大壩左岸增設分層取水工程,依水位分上、中、下層取水,是台灣首座在營運中增設取水設施的水庫。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分層取水工程解決颱風時期原水濁度過高問題,確保自來水供水無虞。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要感謝工程團隊與施工人員的努力,紀念碑上留下手印,見証工程的艱辛。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壩頂公路直騎,後池方向是下游的方向,是水庫灌溉確保農作收獲的桃園平原。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從大壩取水口,讓庫水進入發電機,轉化電能,是最環保的電力來源。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壩頂公車站牌有觀景平台,能俯瞰壩頂風光,沒想到公車也能開上壩頂。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汽機車能通行壩頂,二旁設人行道,騎車散步都能欣賞無敵風景。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水庫高達133公尺的土石壩,歷經8年工期,於1963年竣工,由時任副總統陳誠兼任主任委員,完工後在壩頂親題「石門大橋」。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大橋旁嵩台是水庫視野展望最佳地點,海拔約270公尺,陡梯直上約28公尺。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嵩台上有壩頂最美的風景,明信片與門票都取景於此,晴空下猶如一幅油畫。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壩頂左側石門山,海拔高550公尺,山頂有一等三角點,為小百岳之一。下方碼頭可乘坐遊艇遊湖,享受山明水秀的明媚景色。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大橋下方是洩洪口,設置攔污索,能攔阻雨季上游的浮木與垃圾。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洩洪口是水庫最受歡迎的景點,每年吸引近30萬人前來遊覽,每當颱風過的洩洪奇觀令人囋嘆不已。(下圖取自網路照片)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騎離大壩,有座高聳的蔣公銅像佇立於瞭望台上。設置百階階梯,有登高望遠的含義。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環翠樓設有服務台,提供遊客服務,與國、內外參訪貴賓簡報使用。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離開壩頂,沿水庫公路前往阿姆坪搭船,壩頂只能欣賞水面,要欣賞水庫全貌,最好繞著環湖公路找家咖啡或民宿暫留,欣賞水漾風光。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經大灣坪管制站,只要出示當天門票就能進入,經過蜿蜒山路抵達阿姆坪。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阿姆坪碼頭是搭船報到處,購票後上船,來趟水庫遊船,聆聽導覽、從不同角度欣賞水庫的美。最後前往對岸薑母島一遊。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水庫裡的漂流木,是附近山區沖刷下來的珍貴檜木。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先買票,環湖觀光景點還不少,水庫在管制開發中拓建景點,遊客才能搭船一遊水庫秘境!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要去的「薑母島」並不是一座島,而是一座山。原名枕頭山,因清晨有霧氣籠罩山頭,遠處眺望像日本富士山而得名。因偶像劇「命中注定我愛你」取景拍戲,配合劇情取名薑母島。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薑母島之旅來回需2個小時(含登島),重返偶像劇的拍攝場景!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船上備有茶水與點心,船艙吹自然風,彷彿重回偶像劇的場景!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遊船出發,吹著陣陣涼風,週邊樹林茂密,綠意盎然。水面平靜無波,像面大鏡子。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遠看藍天與重重山巒,鬱悶的上班族到此一遊,非常解憂。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船長開始專業解說,先介紹水庫的由來及四週環境。水庫位於大漢溪中游,總長度16.5公里,地處桃園市大溪區與龍潭、復興與新竹縣關西鎮間,溪口處有二座山對峙狀若石門而命名石門水庫。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水庫天敵是漂流木與上游帶來的淤泥,2004年中颱艾利來襲促使水庫大改造,以克服颱風帶來高濁度影響供水,一併克服淤積、維持水庫容量為目標。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船長先通過寬度僅十公尺的攔木鎖閘門,需要高度駕駛技術!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阿姆坪防淤隧道完工後解決淤泥問題,平時以抽泥船抽泥經隧道輸送至沖淤池暫置,俟颱風來臨時以洪水沖刷進大漢溪後出海。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船長說當地交通不方便,有要事到市區,要走重重山路,當地居民將船隻當作交通工具,駕著申請的藍色小船到大壩,再換車出去,比較快。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水庫禁止漁民養殖,僅開放讓在地72位漁民從事捕撈,確保水庫水質乾淨不受污染,也帶來一筆不小財富。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龍珠灣有幾家觀景餐廳,附有360度景觀台,遠眺水庫美麗景色,提供咖啡、套餐。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船長以幽默方式介紹對面雙峰山,又稱二奶山,據說男生愛帶「小三」來喝咖啡,才有二奶咖啡的由來。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還有餐廳因應山形推出比基尼麵包,別有趣味。全台只有石門水庫才有天然美景搭配特殊美食喔!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二奶山旁有層層堆疊像雲瀑的奇幻景觀。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昔日水庫週邊有幾個村落,原有交通船載送居民上學或外出工作,後來都遷移到曾文新村,岸邊還能看見昔日碼頭與民居。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因應水庫改為水源保護區,開始遷村計劃,居民遷居到觀音草漯,只能從僅存照片中,看見日治時期遺留的房屋與生活環境。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航速漸緩,遊艇進入有「小長江三峽」之稱的石秀灣區。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最近水位太高,淹沒原可見居民開挖的山洞與吊橋。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小長江三峽谷」都是秘境,沒有道路,只有搭船才能抵達!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繞一大圈後駛出攔木鎖閘門,全船為船長的卓越技術鼓掌!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接下來駛往薑母島,遠處山頭是標高639公尺的角板山。1886年台灣巡撫劉銘傳至當地視察,見大嵙崁溪兩岸河階地型如三角板,取名角板山。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經過白色(長興斷吊橋)。據說當年開放通行前一天,橋被颱風吹斷,只留遺跡。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緩緩駛近薑母島,發現民居還不少…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看見舊營房(偶像劇的綁架現場)。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島上沒有種植薑母、更沒有薑母鴨可以吃,因劇情需要才將枕頭山改名薑母島。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偶像劇熱播後遊客漸多,島上增加遊客中心與洗手間。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薑母島導覽圖,遊客走到百年土地公廟折返,停留半小時就回航。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目前島上只有28戶房屋,實際居住剩下5戶。從特色門牌約知道昔日有多少家戶?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傳統門牌地名就叫阿姆坪。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走過舊營房。原來綁架現場內部是這樣。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這棟紅磚豪宅是最大氣的住宅,可惜空無一人,只有孔雀與放山雞…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薑母島沒有發現陳喬恩,只有阿嬤在賣土豆與滷茶葉蛋、豆干,還有檜木類的手工藝品。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許願橋建造於丙申年(2015年),偶像劇播出七年後才建,沒有昔日觀光人潮後,還在開發新景點,吸引追劇客外遊客到此欣賞半島風光。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薑母島上最高點鎮安宮到了,供奉百年歷史的土地公。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船長點香給遊客參拜,守護居民的土地公是唯一信仰,到此入境隨俗,向土地公參拜,保佑一切平安。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離開前別忘寫上祝福的話語。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土地公廟是島上視野最好的地方。遊船來來去去,水位有高有低,遊客參觀三十分鐘後踏上歸程。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薑母島不大,參觀前後上個廁所,來去匆匆。山景水色中有歲月靜好,永留心中。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原航線返航,不同方向,水庫美景依舊…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結束水庫騎程,前往石門活魚商圈。「美國路」通往品嚐活魚的熱區,更是石門活魚的起源。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龍潭區美國路原名新生路,40年代美援借款與土木技術,水庫週邊興建工程師宿舍,由於都是美國人,龍潭人稱為美國路。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活魚餐廳享受在地活魚套餐,也能吃到傳統桌菜。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第一代老闆早年參與水庫興建工程,老闆娘幫釣客煮魚,為求口味多變做成活魚三吃 (紅燒、豆瓣、砂鍋),逐漸在水庫週邊打開知名度。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昔日水庫資源豐沛,活魚有鯉魚、泥鰍、香魚等。活魚講求新鮮,特別設置圈養池,供遊客選魚。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常來吃活魚的熟客都知道,秋天的水庫最美,因為楓紅,也是魚肥飽餐的最佳時刻。
(照片非店家)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午餐點糖醋魚等料理,吃得很飽,且食材新鮮。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活魚選擇糖醋魚,鮮嫩活魚經酥炸,淋上糖醋醬汁,最下飯的必點料理!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糖醋魚酸酸甜甜,外皮酥脆。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還有麻婆豆腐口感的辣豆腐魚。豆腐滑嫩,辣醬能多吃碗白飯,味道很不錯!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肉質細緻,若有魚刺要小心!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二道炒時蔬,有無菜單料理的新鮮感。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最後來盤煎蛋,已經快吃不下了…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餐後甜點是麻糬。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石門水庫遊程與南部曾文水庫山豬島有異曲同功之妙,水庫的秀麗景緻、引人遐想的二奶山、石秀灣、龍珠灣等。船長解說薑母島的來由,想深度遊歷秘境美景,搭船遊湖不會失望。(照片為曾文水庫山豬島)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今年雨季水庫進帳滿水位,來石門水庫騎車、欣賞壯闊的壩頂風光,遊船後再品嚐活魚料理,不枉此行。
騎 遊 石 門 水 庫 ( 薑 母 島 之 旅 )

同場加映…
比百岳石門山更難的小百岳-桃園石門山步道

延伸閱讀: 用力騎單車遊記大全集
用力騎 wrote:
水庫禁止漁民養殖,僅開放讓在地72位漁民從事捕撈,確保水庫水質乾淨不受污染,也帶來一筆不小財富


去了這麼多次,第一次聽到這件事
果然點進來看是對的
最近剛好會過去 可以好好的去看美麗風景
用力騎 wrote:
石門水庫曾經是遠東最...(恕刪)

好懷念

好幾年沒去石門水庫了
之前都是去跑石門水庫馬拉松
還沒騎單車過
用力騎 wrote:
常來吃活魚的熟客都知道,秋天的水庫最美,因為楓紅,也是魚肥飽餐的最佳時刻。

上面的活魚真的很讚
感謝分享&介紹,樓主內容圖文並茂唷
很不錯的石門水庫介紹...
以前吃過忘了哪家的活魚

土味超重再也沒去吃過
感謝大哥介紹分享,好詳細呀
很棒的個人旅遊精液分享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