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水花旗木鐵道步道全長逾500公尺,搭配集集線列車經過,粉紅花朵與列車交織成美麗圖畫,成為賞花遊客必拍的美景。

三、四月剛送走春天粉紅櫻花,續看粉紅花旗木,各有不同美景。

從花旗木鐵道出發,騎至源泉車站,正好是二水鐵道追風線,緊鄰集集線鐵道,一路騎向二水車站。

從林內出發,騎經橋長1100公尺,連接彰化二水與雲林林內的彰雲大橋。遠眺縱貫線鐵路橋,欣賞濁水溪的美景。


騎過彰雲大橋來到以自行車道入選臺灣經典小鎮之一的二水。另有泰雅原鄉的臺中市和平區、新驛風華的臺中市舊城區,馬拉松出名的彰化田中鎮、能遙望玉山的南投信義鄉、國際認證的星空小鎮的仁愛鄉。


還沒騎到花旗木大道,四週已爆開粉紅色的花旗木。錯過春天的櫻花,別錯過比櫻花大朵,略帶清香,不必上山在平地就能欣賞的花旗木!


二水花旗木步道在源泉派出所對面,先搭車至二水站,租自行車騎30分抵達花旗木步道(4.5公里)。若從二水站轉集集線到源泉站再走路過來,約1公里。


以為非例假日能避開人潮,結果遊覽車一部接一部,賞花旅遊團將整條步道塞得滿滿,連攤商都佔據對向路旁!

為分散遊客,二水鄉公所在附近增加種植花旗木賞花地。有遊客就有攤商,最多是賣芭樂的在地攤位。

除了熱銷芭樂外,日常家用品也有擺攤。

台灣有多處花旗木勝地,二水結合鐵道與週邊景點,成為全台最美的花旗木鐵道小鎮,遊客可看到與集集線交織成花景。

路旁八堡圳澎湃洶湧,鄰近八堡圳自行車道,騎行一段,遙想先民開鑿水圳的艱辛歷史!

清明前後為花旗木盛開的季節,粉白花朵與藍天交織,今年花況完美,梅雨季前呈現爆開花景。


花旗木高度不高,伸手可及,漫步花道,感受一地浪漫。

若不受天氣影響花旗木花期長達45天。人車共用的步道設有欄杆,遊客安全賞花,搶拍列車經過。

花旗木花期比櫻花長,花朵比櫻花大,不易被吹落。因花旗木原產於泰國等東南亞地區,又稱「泰國櫻花」。

花旗木鐵道爆紅吸引遊客賞花,有遊客闖入鐵道拍照,登上新聞版面。「闖入鐵道」屬鐵道警察的職務,在地員警無權開單。希望遊客不要擅入鐵道,萬一發生危險,小命不保。

許多攝影愛好者早已佔據最好轉彎角度,準備捕捉列車與花旗木交織美景。


這段S型彎曲鐵道是打卡、拍照的熱點。當列車氣笛拉響時,順向或逆向都盛況空前!


鄉公所很貼心提供時刻表,遊客知道列車時間,不必癡癡的等…

等待列車時來逛逛市集。花旗木本尊幼苗,老闆說種三年左右便能開花,容易照顧,值得家庭小院栽種。


花旗木喜温暖濕潤環境,對土壤要求以肥沃的砂質壤土,種植時排水良好最適宜。

正巧列車經過,遊客搶佔最好拍照角度,

列車放慢車速,不呼嘯而過,讓旅客也能車上賞花,很有阿里山鐵道櫻花的美感。


等下一班車要一小時,遊客把握列車從花旗木與落羽松間緩緩駛來的經典畫面。

列車駛離,遊客散場,一小時後才會人潮重現。二水鄉公所為推廣鐵道,與自行車觀光種植的花旗木,用心良苦,每年都有最多的人潮。

不離開,等下一班車的遊客,與最美的軌道轉彎角度,四週是純樸的田園風情。

二水鄉公所把花道也列入「三鐵跑水」路線。

三鐵指「高鐵」、「台鐵」、「鐵馬」,車友從田中高鐵站出發,沿八堡圳道騎車,一眼望盡田中米倉的田野風光,接續二水與列車相鄰而騎的樂趣,許多車友喜愛的追風路線。

離開花旗木花道,沿鐵道騎,直騎抵達源泉車站。

騎到彰化最南端源泉車站,洗石子外牆的超迷你小站。車站附洗手間,二水自行車道唯一廁所,對面是合興村。

車站設站於明治43年(民國2年)舊稱「鼻子頭驛」,民國51年改稱源泉車站。


源泉站名來自在地源泉村,有水源起源之意,集集線無人車站之一(另為龍泉站)。每天往返18班次。

簡易月台,筆直鐵軌延伸至濁水車站(花旗木大道)。

往二水車站還有將近3公里。


騎走花旗木下,有被「櫻花」包圍的感覺。與集集線列車同框拍照,讓畫面更豐富。明年歡迎車友或攝影愛好者,看準列車時間,提早卡位,捕捉列車穿過花旗木花海美景。

延伸閱讀: 用力騎單車遊記大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