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台灣現行能夠選擇、尺碼約略在4.6米上下的中型休旅產品來看,不論進口身份抑或國內組裝,數量之多、陣容之豐富絕對能讓你眼花撩亂,然而在琳瑯滿目的中型SUV市場中,卻有這麼一款車型不論在知名度、討論度甚至銷售表現上都人覺得有些可惜,單純以個人觀感而言,Citroen C5 Aircross肯定是被嚴重低估的一款休旅作品,不是說它性能多強、操控多棒或是外型多蝦趴,而是它有著極具特色的產品風格,即便相隔整整一年之後,再次面對剛完成小改款動作的C5 Aircross,這樣的心情與想法依舊強烈,畢竟,在如今已難回頭的大休旅時代,要兼顧家庭需求的同時,如果能夠再多來點獨特風格,想想不也是挺浪漫嗎?
過往,平價進口車型與國產作品可以說是涇渭分明,感覺上總有一道若有似無的屏障將兩塊市場區隔開來,然而在多重因素影響下,不論產地來源、血緣出身為何,如今兩者在價格差異上已經越縮越小,如果你正好手握130萬購車預算,想要尋找一部適合家庭使用的SUV,當然可以選擇直攻國產休旅頂峰,但也能同步看看那些歐、日系進口車型,而剛剛完成小改款的Citroen C5 Aircross,在當今競爭激烈的休旅市場裡,絕對會是一個特立獨行的選擇。

假如你本身並不排斥小眾品牌,且願意多花點時間看完這篇文章,那麼剩下的問題就是,入手C5 Aircross前,有什麼是能吸引你我目光的?有哪些產品特點是C5 Aircross可以提供?這就是本篇試駕文章的主軸,在此之前,有一點個人覺得蠻值得提出,就是小改後的C5 Aircross入門車型(Feel Pack)並沒有因世代更迭有任何車價的調整,依舊維持在130.9萬元的訂價(編按:自2023年1月1日起,1.2T Feel Pack價格調整為139.9萬元),在這個萬物齊漲的時期,售價不變而且配備也沒有大幅度的縮水,不覺得蠻合理的嗎?而這樣的誠意,也不止展現在搭載1.2T三缸渦輪的入門版本上,頂規Shine Pack同樣是維持小改前最後設定的155.9萬元。
◀改款外型介紹▶

為了精準控制打擊火力,小改款後的C5 Aircross也繼續維持先前的車型編成,分別是Feel Pack以及Shine Pack,前者為本次新車試駕所體驗的版本,後者則是作為車系中的頂規選擇,兩款車型不僅終端售價、配備水準皆有不同,所搭載的動力系統也不一樣,排氣量分別是1.2升(Feel Pack )以及1.6升(Shine Pack)搭配渦輪增壓,從中長期的擁車成本來看,每年光要負擔的稅金程度就差了一級(3280元/年),再加上每公升燃油相差一公里多的油耗表現(15.7 km/l v.s. 14.5 km/l),如果你自認對動力性能的需求不大,Feel Pack版本老實說會是C5 Aircross車系中較為討喜的選擇。
- 小改後
- 小改前
2017年日內瓦車展發表的概念車C-Aircross ,算是雪鐵龍針對彼時全球化休旅浪潮而做出的詮釋,實際量產後C5 Aircross也保留了大量概念車時期的圓潤風格,然而在經過五年時光後,C5 Aircross也終於迎來了小改款版本;從外觀上各位可以明顯看出改變的地方,就是原本自雙鏢廠徽一路向兩側延伸至日行燈組內的鍍鉻飾條,如今改為全新的懸浮式設計概念,將一體式鍍鉻材質變成以點狀飾條緊密排列,營造出更有層次、往前邁進的視覺效果。

原本小改前非常具有辨識度的雙層式車頭樣貌,經過設計師的巧手調整之後,不但給人截然不同的觀感,也讓C5 Aircross呈現出更為厚實、霸氣的氣息,其實原本小改前車頭前方豐富的線條設計看起來就已經不會過於呆板無聊,然而小改款後修改針對該處的改變幅度頗為明顯,能讓人很清楚感受到一絲新鮮感,另外原廠也藉由全新日蝕藍車色的加入,再一次增加視覺新鮮度;至於配備方面,兩款車型都搭載光感應Vision LED燈組,在日夜間照明部分有一定的水準。

眼尖的車迷朋友應該還有發現下氣壩的造型也是此次改款的重點,原本的格柵式樣不僅變成放射箭矢形,且左右兩側的Airbump飾框設計更是直接取消,雖然說因此少了一點特色,不過看起來的確也變得洗鍊簡潔很多,中央的感測總成Sensor同樣為ADAS半自動駕駛輔助系統提供了相當重要的訊息來源。

車頂行李架算是不少SUV車型必備的設計,尤其是現在露營風氣這麼興盛的情況下,如果想要和家人好友一同外出露營過夜,又不願委屈自己想過得很悠哉的話,光靠後廂容積來裝載那些哩哩扣扣的配件肯定不夠,在需要額外添購車頂行李箱的情況下,C5 Aircross可以很輕鬆滿足這樣的需求。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想要進一步增加整體的個性化感受,原廠其實也有提供珍珠黑烤漆車頂的選配方案,但只限藍、銀、灰、白四種車色才可搭配,如果是喜歡雙色烤漆的朋友是可以參考一下。

小改款C5 Aircross自然也針對鋁圈樣式加以修改,雖然都是採黑銀雙色的方式來凸顯層次感,但我個人反而更喜歡小改款後的鑽石切削造型,有一種更為沈穩厚實的視覺感受,至於輪胎規格方面,也繼續維持235/55 R18的設定。

其中一項改款細節還包括了保桿兩側多出了霧銀飾條,而且具有實質開孔的設計,反觀小改款前並沒有通風孔洞,可惜原廠並沒有特別針對該鰭孔設計加以說明,推估主要還是為了提升整體空氣力學表現而來,話雖如此,回頭查一下整體油耗表現,小改前後的能源局成績同樣都還是15.7km/l。

國人購車時相當在意尺碼設定,其中最主要的關鍵當然就是高度都會化的生活環境,狹窄巷弄配上擁擠的車潮,也並非每家每戶都有獨立的停車空間,因此大小適中、相對容易掌控的中型休旅也成了多數家庭買家的首選;C5 Aircross在小改款之後,三圍尺碼仍舊設定在4500 × 1969 × 1692mm,軸距長度則大方地設定在2730mm,或許跟你我熟悉的Toyota RAV4(4660mm)、Honda CR-V(4625mm)等代表性中型休旅相比,車長足足少了十幾公分,但決定車室空間的軸距卻一點都沒有任何妥協,也因為相對短捷的車長,反而讓C5 Aircross在都會鬧區當中遊走顯得更為輕鬆。

畢竟是瞄準全球家庭買家而生的作品,Citroen C5 Aircross在一些主被動安全以及新世代的半自動駕駛輔助系統算是有足夠的水準,什麼全車六氣囊、動態穩定、循跡防滑早就是基本中的基本,如今大家關心的包含全速域ACC定速、ASB主動煞停、LPA車道保持輔助系統也都是兩款車型的標準配置,在安全性以及行車便利度來說和同級歐日系進口對手比較也不會屈居下風。

小改款之後針對尾燈組部分也有相對應的調整,原本採上下左右整齊排列的口型LED燈條,如今燈具上也與車頭的前進線條呼應 ,結合人字造型的LED燈,提供同樣難以錯認的光影識別。

C5 Aircross從概念車時期便沿用至今的Airbump設計,最主要的功用在於預防開門時的碰撞或減少鈑件的直接撞擊,清潔上也更省心一些,雖然是簡單的塑料材質,但透過一些設計師的巧手規劃,也成為C5 Aircross最具代表性的特色,入門Feel Pack與高階Shine Pack兩款車型所搭配的Airbump飾框顏色並不相同,原本Feel Pack版本應該是標配亮黑式樣,試乘車另外選配了暗鉻套件,另外還有鍛藍樣式可以選擇。

同樣有著大面積塑料套件包圍的還有後保桿下緣,目的當然是藉由雙材質的搭配,賦予C5 Aircross更狂野的氣息,但相信車主朋友應該不會真的開去重度越野,畢竟車輛設計之初對於征服非鋪裝路面的企圖心就不強烈,即使C5 Aircross的離地高度也有230mm、小改款後依然可以加選Grip Control抓地力控制系統,但也只是靠著調整引擎輸出並控制煞車介入,在面對濕滑路面或輕度越野場域時有更好的脫困能力,建議車主在選擇紮營場地時還是不要太有自信。

小排氣量增壓動力在如今這個時代並非什麼新鮮的玩意兒,廣泛應用在集團當中的這具三缸1.2升汽油心臟,在輸出方面有數種設定,引進國內的均為高階動力,最大馬力為130匹,或許對不熟悉渦輪引擎的消費者來說,多少會懷疑這樣的性能是否足夠,畢竟130匹馬力和傳統1.6/1.8升四缸自然進氣引擎的表現差不多而已,Feel Pack雖然排氣量不大,但在渦輪增壓系統的幫助下,1750轉即可爆發的23.5公斤米扭力峰值,要推動1.5噸車重也不至於有心無力,重點是相較於搭載1.6升Shine Pack車型更好的油耗表現以及低廉稅制,就看有興趣的朋友怎麼去選擇了。
◀內裝細節介紹▶

相較於外觀上的修飾,C5 Aircross在小改款動作中,針對車室內裝的調整幅度反而小了一些,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引進國內的版本並沒有跟隨海外市場一樣、換上了新的十吋多媒體螢幕,使得中控台上方的造型輪廓少了一絲變化,這點確實有點可惜;在詢問相關人員後,得到的回覆是因為小改款後新版的車載多媒體螢幕,由於系統/版本不同所以無法提供中文化介面以及台灣導航圖資,使得法國原廠決定不提供台灣新車裝載十吋螢幕,而是繼續沿用原有的八吋介面,說起來的確是非戰之罪,畢竟是法國原廠不開放台灣使用,而非總代理想要控制成本選擇使用舊版系統。

法國品牌的造車思維與日系企業有著程度上的不同,對於這類著重功能性的車款,嚴格來說C5 Aircross的用料質感或許無法和它的身價相稱,但天生重視設計感的Citroen,即使沒有在材質選用上達到你的要求,但它們總是會藉由一些細節的呈現,讓你的視覺得到滿足;以副駕駛座前方這塊飾板為例,相較於周圍的硬質料件,它也僅僅是包了一層仿皮,但結合類似皮帶與藍色車縫線的裝飾,看起來就不覺得無聊。

同樣的呈現手法也展現在車內門板,大面積的塑料飾板摸起來一點都不高級,但利用一些凹槽以及線條的轉折設計,以及皮質扶手上的藍色車縫線和金屬飾條,一樣可以讓你感受到充滿層次。

如果大家對於C5 Aircross沒什麼研究,那我可以很負責地告訴各位,整台車最大的賣點就是打開車門之後,不是說它質感多好設計多屌,而是從坐進車內的那一刻開始,每個人都會覺得十分放鬆、舒適,因為寬大厚實的高密度泡棉,讓每一張座椅都能提供恰到好處的支撐性,同時兩側的包覆性以這級家庭SUV來說也不錯,有機會的話不妨到展示間實際坐坐看,你就會懂為什麼試車組同事對於這張看起來平平無奇的座椅有多麼喜愛了。

打從設計之初,Citroen就為全車座椅加厚了大約15mm的高密度泡棉,而椅背上也利用車縫規劃出不同區塊,以此來加強乘員背部的承托效果,優異的乘坐舒適度一點都不輸給你家中的高級沙發;不可否認的是,國內有不少買家對於這類半皮布材質頗有微辭,先不討論質感或清潔容易度的問題,C5 Aircross於高階Shine Pack版本上就升級為灰黑雙色皮椅,而且還能再加價選配法國頂級皮革座艙套件,除了擁有Paloma打孔透氣/Nappa真皮座椅之外,前雙座還會再多出電動加熱以及按摩功能,但想要升級費用也不便宜就是了。

以深色系設計基調的C5 Aircross,相較於同卵雙生的自家兄弟3008,座艙的風格是截然不同的,當代Pegueot 3008明顯以類似刀鑿斧刻的銳利線條為主,而C5 Aircross則給人更細膩柔和的圓潤印象,沒有什麼好與不好就看你喜歡怎樣的調性。

本次小改款車內最大的亮點,就在於採用了全新的E-Toggle線傳電控排檔座,雖說小改款前就已經使用線傳排檔桿,如今則換成與e-2008相同的平整化撥片介面,最大的好處是取物方便,操作Push Start引擎啟閉鍵會更順手,就算駕駛要伸手去摸...找手套箱內的物品也能更便利一些。

捨棄掉實體排檔桿之後,原本的空間也規劃成駕駛模式的切換按鍵,使用起來的感覺也會更高級一些。

撇開無法順利導入的十吋車載螢幕不說,小改前便已為全車系提供的12.3吋全彩數位儀表,小改款後依然是C5 Aircross整車的科技擔當,中文化的顯示介面除了讓閱讀過程更為直覺之外,同時還可以利用模式的切換,更改資訊陳列的位置,就看駕駛人偏好那種風格。
- 儀表
- 駕駛
- 自訂
- 精簡
系統一樣提供四種顯示介面讓我們進行切換,但大多是以區塊的方式來顯示,跟市面上普遍的全數位儀表顯示風格略有不同,確實一開始會很難找到一些資訊,但隨著相處時間慢慢增加,就能逐漸掌握Citroen原廠的呈現邏輯,但我還是覺得若能再結合HUD抬頭顯示器,整體的科技感與安全性都會有感提升。
- 行車資訊
- 里程計算1
- 里程計算2
藉由方向機柱右側雨刷撥桿頂端的按鍵,駕駛人可以自由切換旅程電腦的里程計算畫面,相信PSA車主們都已經非常習慣兩組油耗統計功能與即時油耗的介面。

當啟動ACC自動定速巡航或者LPA車道保持輔助系統時,數位螢幕上也會顯示相對應的圖示,讓駕駛人可以方便確認。
- 運動模式
- 標準模式
- 節能模式
透過排檔鞍座上的按鍵,我們可以在運動、標準以及Eco節能模式中,去選擇當下我們想要的行車模式,在不同模式下,油門踏板的訊號與引擎動力的輸出也會隨之調整,但行車模式的切換並不會改變數位儀表的顯示風格或顏色,所以有時候你會不容易記得現在所屬的模式為何。

想要切換數位螢幕的顯示模式,依舊是透過多功能方向盤左側的滾輪來進行,大面積的按鍵設計,在習慣之後要盲控其實非常地方便。

已經存在許久的方向機柱式定速巡航/限速/ACC系統操作撥桿,還是一樣的老位置以及操作方式,相比於如今大多車廠都將ACC系統設置在方向盤上的作法,老實說對不熟悉PSA介面的駕駛來說會沒那麼直覺,就是要多花點時間去習慣一下。

與全速域ACC系統連動的就是LPA車道保持輔助系統,當我們將功能啟動並順利偵測到道路標線之後,系統就會介入幫你把行車路線維持在車道中央,如果想自主控制,關閉的按鍵就設置在方向盤左邊的控制面板上。

回到本次的改款遺珠-八吋車載螢幕上,由於尺寸相當,陳設的位置也不變,所以使用起來的感覺完全不需要調整,全中文化介面搭配相對直覺的觸控方式,前座乘客在操作過程中基本上都不會有什麼問題。

為了營造出更富科技感的效果,C5 Aircross自問世以來就把實體按鍵的數量縮減到最少,所以包含螢幕選單或者面板下方的快捷頁面(音樂/空調/導航/系統/電話等),清一色都採用觸控方式操作,不過開車過程中需要盲控的項目如音量大小還是設有實體按鍵,但如果你想改變冷氣溫度的話,就還是要點進系統中才能調整。

有許多的細項調整功能,都需要點進車載系統選單中才能控制,但好在是純中文化的介面,使用起來並不會太複雜。

不論入門Feel Pack還是高階Shine Pack,ADAS先進駕駛輔助系統都是全數標配,一樣從車載選單當中進入之後就能夠進行個別的調整或關閉。
- 後方顯影+模擬鳥瞰
- 後方全景
- 後側上方
除了前四、後四的駐車雷達之外,兩款車型皆提供倒車顯影系統,加上模擬鳥瞰畫面、可局部放大以及兩側視角的手動切換設計,基本上對於倒車時的安全性已有一定的保障。

先前提到C5 Aircross除了以觸控螢幕作為主要操控介面之外,仍保留了精簡的實體按鍵,包括音量調整,前後擋風玻璃除霧、內外循環切換、車內中控鎖以及怠速熄火啟閉,這些都算是開車過程中經常使用到的功能,但如果想要調整雙區恆溫空調的話,還是得先按下冷氣按鍵、再藉由觸控螢幕去設定溫度,相對來說分心的機會就高一些,使用時也請盡量在安全的情況下來操作。
此外,C5 Aircross在前座設置了兩組充電接口以及一組12V電源插座,若是想要擁有Qi無線充電板,就僅有高階Shine Pack得以選配,而且無線充電板還是包含在頂級皮質座艙的套件之中,整個同捆包算下來要價也不斐(選配價14萬),就請各位自行斟酌吧。

排檔鞍座後方的扶手開啟之後,裡頭的容積依然讓人感到驚艷,整體空間設計不僅方正,重點是很長、很深,瑣碎物品有充裕的空間可以存放;之所以會設計一個這麼大的置物區,也跟尺碼設定有所關連,因為C5 Aircross光車身寬度就將近1900mm(不含後視鏡),在一眾中型休旅當中絕對是唯一,就因為寬度夠,在放進兩張座椅之後還有足夠空間可以使用,最後再加上出風口設計,讓這塊儲物區也能臨時做為保冷之用,置物的便利性可以說是C5 Aircross的特色之一。

扶手開啟後由於深度夠,如果所有東西都放在裡面反而不好找,因此原廠也設計了一處移動式的隔板,能夠放置鑰匙、零錢之類等重要的小型物件。

個人相當喜歡的乘員安全帶未繫警示燈號,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品牌車型搭載類似的設計,上路前確認後座乘客是否繫上安全帶,絕對是一位合格的駕駛人應該要做的。

一樣在車身寬度優勢的幫助下,C5 Aircross可以塞進三張全尺寸的獨立座椅,不但可以個別調整前後和椅背傾斜角度,再加上剛剛提到的厚實泡棉,讓後排座椅也能和前座椅一樣給人非常柔韌、舒適的乘坐感受。

依舊由01汽車版專屬男模年輕有為來示範C5 Aircross的乘坐空間,請身高177公分的有為做為比例尺,在副手座已經調整到他的適合位置後,坐進後座一樣可以保有充裕的頭部、膝部空間,且大腿的支撐性也有不錯的水準。重點是,如果你是家中有兩位小朋友的新手爸媽,一口氣安裝兩張兒童安全座椅之後,由於是全尺寸座椅的關係,媽媽或者長輩要待在後座就近照顧也能夠維持足夠的乘坐空間,這點就是許多中型休旅無法兼顧的。

同級唯一的三張獨立全尺寸座椅,每一張都能夠獨立調整前後距離達15段,椅背傾斜角度也有5段,賦予C5 Aircross後排極高的乘坐彈性,臨時要擴充後行李廂置物區也難不倒它。

還記得我們提到C5 Aircross的車長也不過4.5公尺,比起這級日、韓系休旅動輒4.6米起跳的設定,或許有人會懷疑它的行李廂空間是否受到影響,如果光從數據來看,C5 Aircross的置物容積為580公升,其實跟Toyota RAV4一模一樣,但整體造型C5 Aircross要更為方正一點,所以大型物品的擺放就會更彈性一些。

除了基本的置物容積之外,後廂底板還可以手動往下調整大約七、八公分,真要擴充置物空間或者擺放有點高度的物品如盆栽等,還是可以有效應急的。

將三張座椅全數往前傾倒之後,最大可以讓儲物容積一口氣提升到1630公升,至於底板的平整度還在可接受範圍內,喜歡車宿的朋友應該可以放心了。
◀動態心得分享▶

小改款後針對動力編成,Citroen依舊提供兩款小排氣量汽油渦輪引擎,分別是高階1.6升以及入門1.2升,前者最大馬力設定在180匹/25.5公斤米,至於本次試駕的Feel Pack則有著130匹馬力和23.45公斤米峰值扭力,雖然馬力相差不少,但扭力表現則差異不大,輸出區間也僅差100轉,除非你本身對於中高速的延伸性更加在意,不然純就市區通勤代步、接送小孩等用途來看,1.2升三缸版本的表現已經足夠,即便先天排氣量較小,這具動力單元由於集團內已經廣泛使用,與八速自排變速箱的搭配也頗為成熟,因此各位可不必擔心C5 Aircross 1.2T的加速反應會有力不從心的現象,即便不刻意設定在Sport運動模式,標準狀態下起步加速的過程仍是輕鬆自若。

雖然130匹馬力以及23.45公斤米的扭力設定,滿足日常通勤移動等目的綽綽有餘,但如果全車滿載又往山上跑,在這種狀態下,1.2T先天排氣量的劣勢就容易被凸顯出來,但也不是完全無解,將行車模式切換到Sport,藉由延後升檔時機與更即時的油門反應,以換取足夠的加速延展性,多少能彌補性能上的略微不足,若是經驗再豐富一點的朋友,手排模式會是你的好伙伴,方向盤換檔撥片在上坡山路是很實用的;當然,如果油耗跟稅金都不是你考慮的重點,那麼直上Shine Pack吧,價差才25萬而已我知道各位01網友都沒放在眼裡的。

早在多年以前還稱為PSA集團的年代,Peugeot和Citroen兩兄弟雖然同宗同源,但是在許多共生車款上,兩家人不論是設計手法以及底盤調校上確實顯現出兩種不同的風味,Pegueot整體來說更偏向個人化、動感化一些,而雪鐵龍則是在盡可能保留操控樂趣的前提下、注入更多的實用元素,以早期的Peugeot 306 v.s. Citroen ZX等車型上都能看出產品區隔的策略;時至今日這樣的差異化還是多少能感受得到。C5 Aircross整體給人的駕馭印象,與Peugeot 3008相比可說是截然不同,掛上飛鏢廠徽的這部家庭休旅,很明顯地就是將升級技能全數點在舒適度上,號稱魔毯等級的液壓懸吊系統,絕對是同級車中少見的黑科技,用如履平地來形容C5 Aircross的行路表現可說相當貼切。

傳統歐系品牌休旅車款在輾過坑洞時,會給人較為直接、Q韌的回彈感受,而行經同樣的路面,C5 Aircross卻能夠將這樣的衝擊再多吸收一些,重點是幾乎不會產生多餘的晃動,液壓懸吊就是能很紳士地化解掉可能90%的起伏,只保留一點點的路感,讓駕駛人可以感知到剛剛到底壓過了什麼,甚至在多彎的山路上,重心的左右擺盪過程也沒有什麼不自然的轉移,方向盤回正的當下,車身也差不多快要零時差地恢復平穩,我可以很負責任地說,C5 Aircross在舒適性方面的營造,比起很多日系品牌更讓人喜愛,如果大家覺得這樣的敘述太過美化,你可以實際安排試乘看看,一同驗證一下這所謂的魔毯懸吊是否言過其實。

往家庭、舒適化靠攏的Citroen,對於許多忠實的法系車迷而言或許會感到一點可惜,但面對C5 Aircross,也許是因為年紀到了,我反而很能認可它整體的調性,因為在一眾強調樂趣、實用性的中型休旅當中,C5 Aircross不管坐起來還是開起來都足夠舒服,這點就是與其它產品最明顯的區隔,假如你買車的主要考量就是舒適以及空間,C5 Aircross相信不會讓人失望。最後回歸市場本身來討論,當然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法系身份,畢竟有太多的口耳相傳或刻板印象影響著你,也許是妥善率也可能是零件價格,但如果我們真心欣賞它的優點,部分的不完美相信是可以接受跟忽視的。
▲Citroen C5 Aircross 1.2T Feel Pack規格諸元▲
引擎型式:直列三缸、渦輪汽油增壓排氣量:1199c.c.
最大馬力:130匹/5500轉
最大扭力:23.45公斤米/1750轉
驅動方式:前輪驅動
變速箱型式:EAT8八速手/自排
煞車結構:前通風碟、後實心碟
前懸吊結構:麥花臣
後懸吊結構:非獨立式半拖曳臂
輪胎規格:235/55 R18
車身尺寸:4500 x 1969 x 1692mm
軸距:2730mm
迴轉半徑:5.35公尺
參考車重:1500公斤
油箱容量:53公升
行李廂空間:580-720-1630公升
能源局平均油耗:15.7k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