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來想查醫生的學歷,但衛生福利部的系統沒有用

https://ma.mohw.gov.tw/masearch/SearchDOC-101-1.aspx

登入那個網頁進去查,
但是它沒有跟你說這個醫師是什麼學校畢業的,發表過什麼論文?
有沒有到國外的大學進修?

就只出現這個東西,

醫事人員查詢
姓名: 張上淳 性別: 男
證書類別: 西醫師  專科資格: 內科 
執登類別: 西醫師(主要執登類別)  執業登記科別: 內科
執業縣市: 臺北市

比起各大醫院的醫師介紹,根本就是蠻廢的。
台大醫院就非常地詳細。


http://med.ntuh.gov.tw/doctors/doc_profile.asp?section=infect&doctor=%B1i%A4W%B2E&employee=000234

個人專長:
內科學
感染症學
院內感染調查與管制
抗生素使用與抗藥性問題
分子流行病學
現任職務:
台大醫學院院長
台大醫院內科部感染科主任
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
台大醫學院臨床藥學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醫院感染管制學會理事長
中華民國感染症醫學會理事
中華民國微生物學會理事
行政院衛生署醫院感染管制諮詢委員會召集人
行政院衛生署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諮詢委員會委員
行政院衛生署預防接種諮詢委員會委員
行政院衛生署苛難疫病調查中心諮詢顧問
行政院衛生署新興及再浮現傳染病工作小組諮詢委員
主要學歷: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系醫學士
國立台灣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醫學博士
主要經歷:
台大醫院內科住院醫師
日本東京順天堂大學細菌學科研究員
美國杜克大學醫學中心感染科客座醫師
台大醫院教學部主任
行政院衛生署副署長
台大醫院副院長
過去成果:
a. 首先發表台灣地區各種常見臨床致病菌對各種抗生素抗藥性之流行病學調查研究, 並統合全國多數醫學中心臨床分離菌株之抗藥性資料,發表論文,引起相關學者及臨床醫師的重視。對於一些特定致病菌或特定藥物之抗藥性情形亦陸續進行研究,發表成果,包括methicillin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在台灣的高盛行狀況、菌株隨年代之變遷、及對fluoroquinolone之抗藥性的衍變,首先報告台灣地區臨床常見致病菌對marcrolide具有極高之抗藥性比例,penicillin抗藥性肺炎雙球菌的快速增加,帶有extended-spectrum beta-lactamase 之E. coli , K. pneumoniae菌株在醫院之流行情形。這些研究成果之發表帶動國內許多研究人員陸續投入相關之研究。
b. 針對造成抗藥性增加的重要原因─抗生物的使用─亦積極進行調查研究,除了對於醫院層級之抗生素使用─台灣地區公立醫院之抗生素使用情形進行調查研究,以瞭解不同年代在醫院中抗生素被使用之情形及其變遷,此外,亦針對基層衛生所之抗生素處方進行研究分析,瞭解基層抗生素之使用情形及其不恰當使用之狀況,經由這些研究及其成果,得以喚起衛生單位及更多臨床醫師重視抗生素使用之問題。
c. 對於愛滋病及其相關致病菌感染,亦帶領相關之研究群進行了不少研究分析,特別是與歐美不同的結核菌感染部分,瞭解了台灣地區愛滋病病人結核菌感染的臨床表現診斷及預後。以及嘗試以病人血中cytokine之變化來評估病人對結核治療之效果,發現血中tumor necrosis factor確實可用以及早得知病人對結核治療長期效果如何,對於愛滋病人常見的結核菌感染及其治療有很實用的價值。
d. 對於院內感染之流行病學以及各種臨床重要感染疾病之相關議題亦持續指導感染科同事及其研究群進行多方面的研究探討分析。這些研究均很實際的提供許多本土的資料以供相關研究者及臨床醫師參考,除協助瞭解本地感染疾病的特色外,並提供臨床治療上重要的參考資料。
工作重點:
目前身為台大醫院感染科的負責人,因此相當多的時間投入在指導感染科同仁的研究工作上,也負責督導感染科教學活動的進行、感染科病房的運作。另外,感染科次專科研究員的訓練工作也是重要的工作之一。 此外,也因為數年來一直是台大醫院感染管制工作實際執行的督導者,帶領本院感染管制小組的同仁持續進行本院院內感染的監測、教育訓練、以及感染控制的工作,這也是目前的重點工作之一。 研究上,以院內感染相關研究、分子流行病學、抗生素使用的調查研究、以及抗藥性細菌感染的研究為主要的研究重點。
展 望:
自從謝維銓教授榮退後,從謝教授手上接下帶領台大感染科的棒子,深感責任重大,幸而感染科在過去幾年中陸續有幾位優秀的年輕醫師加入感染科的陣容,且相繼升任為主治醫師,使得目前台大感染科的陣容較為堅強。然而因為感染科所需負責的領域相當廣泛,從一般的感染疾病到各種免疫障礙病人的感染,從頭頂到腳底各個部位的感染,從社區性的感染到醫院內發生的感染,從病毒性、細菌性到黴菌性、寄生蟲性的感染,從感染科自己的病人到全院各科部的感染病人,需要投入相當多的人力與時間才能做好各方面的臨床服務、教學及研究工作,因而到目前為主,仍然深感人力不足,也因此本科的主治醫師都投入極多的時間在教學與服務工作上,同時也維持著相當不錯的研究成果。這些都有賴本科同仁的全力以赴,希望本科同仁能再接再勵,互相合作,能以目前有限的人力發揮最大的成效。也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輕醫師加入我們的陣容,為台大醫院感染科的教學、服務與研究貢獻心力。




我寫這篇文的起因在於這幾年看了2間牙醫,1間腸胃科,
醫生都沒有掛學歷證書,
就讓我起了懷疑,
後來到網路上查了,有很多是國外不知名的大學的醫生,
讓我心理有點毛毛的,
後來去網路上查說有一個衛生福利部的網頁可以看醫生的資料,
結果出現一堆廢資訊。
在大醫院還能夠有資訊公開的機制,
但是想查診所,衛生福利部就在那邊保護,
不知道在搞什麼鬼。
牙醫診所內會將醫生醫師證照掛在牆上

你沒看到嗎?

一定要弄得很清楚牙醫生學經歷才安心的話,直接到大醫院的牙科看診好了。

說真的,只有大醫院的院長級的才有那麼多學經歷說明。
然後...你不知道小型醫院也被沒證照的假醫生騙進來看診過,還上過社會版新聞嗎?

五福臨門 wrote:
https://ma...(恕刪)


查論文應該是去國家圖書館吧....
衛福部為啥可以查論文
名校出來的醫生會比較有良心??? 還是技術比較好???

如果這麼在乎醫生的學經歷,那麼去大醫院看就好啦.


衛福部能查得到的,就是合格的醫師.不管學經歷如何,他就是可以看病人

查不到的,就是密醫.
振作~~
懂了,真專業
問題那兩間牙醫診所上面就是沒有學歷證書。

而且我只是以院長為例來比較而已,

一般年輕的醫師也是大醫院的資訊揭露得才多,

希望你不要誤解我文章的重點。

那就是衛生福利部的資訊比各大醫院少得多。
診所是一定有掛醫師證照
掛學歷證照看醫生心情了。


要求衛服部得披露醫生學經歷?不是都告訴你是不是密醫了還不安心?
每張醫師證照在法律上都是等價價值,跟哪個學校畢業無關,管證照不管畢業學校。
畢業學校也不保證旗下畢業生的醫術跟醫德,所以在挑心理安慰的。


大醫院揭露所屬醫生經歷,為的是自家生意。
目的在挑名校畢業的名醫,那就大醫院慢慢挑吧。



不然直接問診所醫生學歷不就行了。


國家考醫師執照規則是如何的,知道嗎?? 平均60分就算及格

假設考6科好了,一科考40分,其它科考70分,平均超過60分就算及格


學經歷又有什麼用??

去台大醫院實習一個月,出來就可以號稱是台大醫師出來的

去參加什麼醫學會,就可以說是xx醫學會會員.

醫院裡,拿病人練刀的事不曾少過(小病,開大刀)

教授亂搞的事,比社會新聞還精彩.

不要以為醫術好,人品就好.地位高,良心就高





萬一碰到的是『波波醫生』就完蛋了!要小心啊!!

phanton wrote:
國家考醫師執照規則...(恕刪)
五福臨門 wrote:
https://ma...(恕刪)


在你在乎醫生水準的同時
在台灣
病人的水準才是更應該提升的,才是搞壞台灣醫療的元凶,還有賤保也是

醫德?
在台灣你儘你所能的搶救一個重症瀕死病患,結果沒成功
還被告到傾家蕩產
醫德?能吃嗎?
病患沒品還要求醫生有德?
病人的素質如何是另外的話題,別老是在用混為一談的方式在回答。
難道你覺得病人各式各樣都有,有很爛的,告醫師的,所以醫師就可以用爛嗎?
這不知道是什麼邏輯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