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
《莊子‧大宗師》「真人之息以踵,眾人之息以喉」。查過資料後,知道踵息的後人註解是族繁不及備戴。
我感受到是太極版本,「行氣至踵」。最近練太極基本功時,雖然時間只有幾秒,但真得可感受到,呼吸時「腳底板有氣在跑」,很特殊的感覺。
後來怎麼練都練不到這個fu了。
用力吸 慢慢吐
而且重點不是在吐和吸
我以前練的時候有跑出一種症狀叫『過度換氣』
胸口 額頭 鼻子 會麻
你說你腳底會動…就怕那個現象也是過度換氣的現象
因為我發現 氧氣到100%的時候 排擠到身體裡頭的二氧化碳就會有過度換氣現象
這部分我查過資料 確實有這說法
根本和什麼氣功、氣的流動 無關
我查了資料之後練習呼吸其實應該像是『龜息大法』那樣
後來又查到只有南懷瑾在講這件事情
重點是呼吸中…吸和納之間還有一個『息』
那個『息』才是最重要的
《莊子‧大宗師》「真人之『息』以踵,眾人之『息』以喉」
呵呵…你有興趣我在繼續講

再跟你提醒一點 你可以觀察正常人睡覺時…吸完之後有一個停頓幾秒,
之後才吐,中間這個停幾秒是『息』的現象
我認為『踵息』應該是在講這個
beeg7687 wrote:
呵…就個人實踐而言,似乎不是「吸」到腳
beeg7687 wrote:
哈囉! 大大,我理解(恕刪)
趙哲暘的影片我看過
我以前就用他的方法練
可是時間一拉長 就出現過度換氣現象
吸入的100%氧氣 排擠到身體裡頭的二氧化碳了
我怕你腳的現象 根本不是什麼『氣』在跑的現象
是體內的空氣互相排擠現象而已
之後我又查詢 發現有人在談這件事情
說呼吸的吐納要像是『龜息大法』
實際上『吸』和『吐』之間應該會有停頓
這個停頓 才叫做『息』
所以佛教中 才有一個數息法門,這個數息法門是入定的前奏
但我目前也在研究階段 我發現這個『息』要讓他自然的出來…很難
你有意識在感覺呼吸時 這個『息』是沒辦法出來的
因為你有意識在控制肺部時 你吸完就馬上想吐了
但是在睡覺時 一般人無意識狀態之下這個『息』會跑出來
-----------
我自己很久以前就有發現我呼吸都很淺 很短
五年前我頸椎受傷才有在靜坐 才研究這個
但是我抓不到方向
我也是去年年底才知道呼吸淺短 跟橫隔膜這肌肉有關係
還有身體曲線弧度 還有核心肌群 身體柔軟度 都有很大關係
有點錯綜複雜
我現在每天都加強運動還有練核心,我脊椎弧度有點不太好,也加強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