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c wrote:想請問subaru的...(恕刪) 這些問題常常有人來問,簡單來說,SUBARU的車大多妥善率很高,安全又耐操。台灣因為瘋過一陣子硬皮鯊,所以改裝跟維修上也都不是問題。SUBARU耐用的原因在於機械結構簡單堅固,所以本來就不容易壞,就算壞了也不會找不到人修。
LS843 wrote:subaru目前每年的進口配額不多所以台灣能賣的量很少(這消息不知是否正確 不過的確是s牌業代說的) 是正確的!純日製車有配額限制。如果你有零件回銷,配額可以增加很多。否則,就是逐年小幅增加。過去幾年,S牌的業務通常賣到9-10月,就會出現無車可賣近1-2年經濟不景氣,這種現象才不明顯目前日製車配額最多的,還是Toyota/Lexus(共用配額)至於像是Mazda,MPV 3.0後來CX-7、CX-9因政策不引進才會引進Mazda 2進來賣如果明年CX-7真的開放那麼就會吃到Mazda 2的配額至於Toyota/Lexus的配額由於很多,可以靈活運用如果都賣得嚇嚇叫,就以Lexus為主如果高價款賣得不好,油價也高,就多一點配合給Toyota(Prius)至於Subaru的AWD與AUDI的quattro相比據某次我開前一代小福至桃園縱貫線上一家主要賣四驅的車商(不是Subaru窩)那邊他是說以他玩四驅的經驗來說AWD >> quattro只是不知他是不是特別說給我高興的而已
捷安特甩尾狂 wrote:是各車主們[撞]出來...(恕刪) VOLVO在台灣嶄露頭角應該是凱楠代理的時代(差不多20年前),那時候大家還沒什麼潰縮概念,最高科技的安全設備叫ABS,不過沒現在這麼精密。當時的VOLVO最大的賣點就是車身粗勇,所以成為雙B之外另一款熱門歐規車種。一直到暴衝事件之後,大家才對VOLVO有點冷卻,這對他們的形象打擊真的很大。最近幾年VOLVO在台灣的能見度又大增,主要應該是XC90的大賣,加上導入了許多高科技的安全設備,大家才漸漸忘掉暴衝風波。除了台灣市場,VOLVO在其他國家也是以安全為其訴求,只要品牌定位明確,時間久了客戶對他們的認知自然會很明確。因此,意美該做的不是去灑錢做廣告,也不是先開一堆展示點。在一個對SUBARU沒有認同度的市場,僅在大都會區設展示點,開始慢慢打開知名度是合理的。重點是SUBARU的訴求在哪裡?意美在包裝產品時是不是有確實傳達其訴求給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