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ngrave_OP wrote:另外讓我好奇的事, ...(恕刪) 鋰金屬去年至今價格翻5倍,動力電池要降價很難。電動車業者未來如果沒設法調降電池成本,把車價壓在100萬台幣以下,未來不可能普及。100年前電動車和汽油車就較量過一下,當時就是因為汽油便宜得跟水一樣,電動車因此慘敗,從此退出市場,消失了100年。
Cavendish Lab wrote:鋰金屬去年至今價格翻5(恕刪) 同意這說法, 但是也只是電池價格佔整個BOM的幾%? 引擎一顆也不少錢。其他物料都是共用的, 也沒有新開發模具的費用,只有電池漲5倍, 車價也差太多了。如果電動車的成本無法降至油車的130萬內,想必要大眾化電動車有點難。其實國外的車價跟台灣萬萬稅比起來, 他國已經是130萬內的水準了。台灣的車價不知在貴三小, 政府抽稅,業者想賺利潤, 百姓可憐。(台灣普遍家庭能負擔的車價位在130萬內是合理的)所以台灣的油車, 還可以至少20-30年都持續有人買。而且市場決定車型,總不可能所有車廠幾年後都完全不賣油車?全電動車200萬級距的也沒有多少人會買。我也不擔心買不到油車,南亞/東南亞/南美洲市場的電動車環境比台灣更不友善。這些地方佔全世界的人口比例,歐美先進國家稅低收入高就讓他們去玩電動車,其他國家繼續開油車。
有哩程焦慮的我還是下訂了2022的V60 T8M。日常市區代步,因為家裡能充電應該能達成0油耗,假日帶家人出遠門,也能不用擔心沒電,沒電就吃油!加上現在有推出TPC轉CCS2的轉接頭,基本上充電都很方便。
Cavendish Lab wrote:鋰金屬去年至今價格翻5倍,動力電池要降價很難。(恕刪) 若是鋰金屬價格持續高居不下,鋰電池佔整車成本佔比高,那是否意味著也會衝擊到電動車之二手價值?因為更換電池組的成本可能將是一筆不小的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