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起汽車動力科技的轉變,相信經常在汽車版爬文的各位應該都頗有感觸,從最早NA自然進氣系統當道的時代,因為各國環保政策的逐漸緊縮,中/小排氣量渦輪引擎接棒成為市場寵兒,相同容積下壓榨出更大的動力與更合理的油耗表現,的確有助於降低全球溫室氣體的排放,而當代汽車市場最顯而易見的改變就是你我熟知的電氣化趨勢,在此先不討論電力來源是否真的足夠環保的問題,當電動車使用者日漸增加,只要周邊充電設施沒有同步完善,多少還是會讓駕駛人遠程出遊時有一定程度的焦慮反應。
所幸這一兩年來隨著越來越多純電車款的導入台灣,國內主要都會區相關充電環境也確實變得友善起來,正因為有充電站/充電樁的設置考量,就目前整體新能源市場來看,現階段個人認為實用性最高的莫過於PHEV版本,也就是Plug-in Hybrid插電式複合動力車型,有機會充電我就插,找不到充電樁就靠內燃機提供動力,什麼里程焦慮的完全不在考慮範圍內,而只要油、電的補給計畫做得夠好,開車族最在意的油耗真的可以寫下亮眼的成績,那麼如果,可以在出色的油耗表現之外,再多來點性能味呢?Volvo V60 Recharge T8可以說是國內進口歐系旅行車市場當中,定位極為特殊的存在,為什麼會這麼說,請大家耐著性子繼續看下去。

首先,喜愛Wagon/Touring旅行車的朋友不在少數,追根究底當然就是其相較於三廂房車擁有更彈性的儲物、乘坐空間,但又巧妙避免了SUV運動休旅車型重心偏高、容易晃動的先天劣勢,而旅行車買家並非全都是我們想像中的愛家好爸爸形象,或許過去Volvo車主們可能不同意這樣的說法,一部有著三四百匹馬力又適合全家出遊使用的旅行車款,的確在Volvo族譜中並不常見(當然還是有像850 R Estate這種暴力的存在),畢竟傳統Volvo買家大多給人相對保守、拘謹的印象。但自從Volvo開始走向年輕化路線以來,濃厚的北歐洗鍊設計風格搭配新世代買家喜愛的操控特質,的確讓Volvo逐漸在全球市場收穫一批衷情於熱血駕馭的車主,而V60 Recharge T8正好是這群想要兼顧日常實用性、又不願意放棄性能操控朋友們的最佳救贖。

Volvo V60我們不止試駕過一次,甚至從2019年正式導入台灣以來,至少也切磋過四五回了,正因如此,我們非常清楚V60車系的成長軌跡,從最早的T系列到後來加入輕油電48V系統而來的B系列,不止性能數據有所成長,消費者在意的油耗表現也獲得一定程度的進化,然而車系旗艦T6/T8 Twin Engine版本,在MY22年式的改變可說非常顯著,原先將四缸引擎與後軸馬達結合後的綜效390匹馬力輸出,如今一口氣成長到455匹的境界,綜效扭力輸出則是小幅提升至72.3公斤米,這樣的帳面數據,你能說它不是整個歐系進口旅行車市場最特別的一位嗎?
雖然產品調性不甚相同,但如今的Volvo V60 T8,在新一代M3 Touring(G81)、W206 C63 Estate問世之前,堪稱是這代Audi RS4 Avant最合理的對手,擁有450匹馬力的四環性能旅行車,甚至馬力還小輸V60 Recharge T8一點,在加速成績方面,RS4 Avant當然不是吃素的,0-100km/h最終還是勝過北歐對手半秒,只不過總車價也多了快一半,我都有點想用性能旅行車C/P值之王去總結V60 Recharge T8了,可惜暫時還不能那麼武斷。

就配備面來看,Volvo這些年來在高階市場中一直都是相對大方的,因此V60全車系都將LED頭燈列為標準配置,差別只在於有沒有結合自動轉向功能和AHB主動適路性照明系統而已,而燈組內的雷神之錘依舊是辨識度極高的家族化設計風格之一。

身為一部旅行車該有的責任就是提供乘客合理、舒適的置物乘坐空間,這一代V60不論車長還是軸距都明顯增加,相較於初代V60,二代車型藉由SPA模組化底盤平台的架構,的確對車室空間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僅1437mm的車身高度,對應絕大多數的非平面停車格都不成問題,但是Recharge T8因為額外電池、馬達結構的關係,總車重突破兩噸(2060公斤),建議要開進機械停車格前要再三確認。

新年式V60的車型編成跟之前差異不大,僅針對插電式複合動力版本另外新增了一款Momentum車型(239萬元),本次試駕的最頂規Inscription版本售價為276萬,車系中僅有T8 Inscription搭載19吋胎圈,其餘車型包括R-Design都採用18吋規格,當然你也可以透過後續的換購方式來升級,旗艦版本使用的五輻多肋雙色切削鋁圈,不論是造型還是視覺比例都相當耐看。

Recharge T8最大的賣點,當然就是PHEV的組織架構,位於左前葉子板上的J1772插孔,可藉由交流電作為額外的動力來源,更重要的是,工程師重新強化了電池模組,將原先16個串連電池升級成34個,在不增加體積的同時電池總數由96個擴充至102個,進而將電池容量提升到18.8kWh,所以新年式V60 Recharge T8的純電行駛里程能增加到88公里(之前是57公里),這樣的進步幅度並不算小,而在電池容量增大之後,如果每日的通勤距離少於88公里,理論上你是可以完全靠著電力來驅動而不浪費一滴燃油,當然前提是車主們需要養成良好的充電習慣。

新世代Volvo車款在設計風格上,確實有不錯的功力水準,這代V60自問世以來,穠纖合度的線條比例視覺上十分順眼,畢竟Volvo在旅行車設計領域也算是老司機了,簡潔有力又充滿辨識度的車尾造型,僅需一眼就知道它的北歐出身血統,搭配上感應式電動啟閉尾門也有一定的日常實用性。

新年式V60 T8版本目前規劃有兩個等級,Momentum和Inscription均設置有鍍鉻直瀑水箱護罩、方形雙出尾管等個性化妝點,在外觀部分其實差異不大,僅有鋁圈、LED燈組等小範圍的不同,而在主被動安全系統方面當然也維持Volvo一貫的高水準,我就不把所有防護安全系統名稱列出來衝字數了,總之V60全車系都包含有PA 2半自動駕駛輔助系統,攸關乘員行車安全性的話Volvo從來不會馬虎,T8兩車型三十多萬的價差主要還是體現在車內舒適、豪華性配備而已。

既然身為旅行車,車頂行李架就是絕對少不了的設計,路上看過幾次背著書包的V60,整個戶外休閒的氣息都溢出來了,而在T8車型中車頂行李架採用的是一體式鋁合金材質(R-Design為亮黑設計),質感以及豪華感方面的確加分不少。

如果你是衷情於北歐設計風格的朋友,應該都對簡約二字相當認同,如此設計元素一直是Volvo品牌所愛用的,簡單大方的控台線條搭配清爽不繁雜的佈局,即便這樣的座艙架構在Volvo旗下車款十分常見,但你就是很自然地會被這樣的風格所吸引,相較於時下新世代車款所強調的〝科技味〞,如今的V60或許沒有給人十足的未來感,但至少還不會讓人覺得呆板過時,自己也是到了一定年紀之後就更喜歡這類相處起來毫無壓力的座艙空間。

造型看似簡單、但乘坐起來支撐性十足的前雙座椅,只要調整出適合自己身材的坐姿,V60的駕駛座可以提供讓你相當放鬆的乘坐環境,而且包含腰靠、腿靠等位置都可以電動微調,可調整範圍相當廣,頂規Inscription車型還將Nappa透氣真皮與雙前座冷/熱通風功能列為標準配備,舒適性、豪華感都有明顯加分。

由12.3吋數位儀表和9吋車載螢幕建構而成的駕駛艙,各項行車資訊的取得十分直覺,完全不需要太多的操作熟悉時間,多功能方向盤左側按鍵主要負責PA 2半自動駕駛輔助系統的啟動切換,右側按鍵則可調整數位儀表選單和音訊。
- 儀表切換-一
- 儀表切換-二
- 儀表切換-三
- 儀表切換-四
- 速限設定
- ACC控制
- 半自動駕駛
- 里程計算
- 音訊來源
- 原廠導航

HUD抬頭顯示器在T8 Inscription和B5 R-Design兩款車型上屬於標準配備,若是Momentum版本是可以透過Plus Pack套件加購來升級,就看準車主們有沒有這個需求。

確實就以現在消費者對車載螢幕尺寸的迷思來看,V60配置的車載螢幕僅有9吋真的有點不夠看,但要說日常生活不夠用我就不太同意了,畢竟這塊中央顯示面板主要是讓我們操作一些音樂、空調或是導航圖資,並不是拿來看Youtube影片,開車時還是盡量不要讓自己的視線往下移動;雖然話是這麼說,但我相信如果哪天原廠選擇要換上更大的螢幕,大家還是會覺得好棒棒的。

車載系統的操作其實在Volvo家族當中,除了採用Google平台的幾款車型之外,都還是大家相當熟悉的UI介面,下滑選單裡有非常多樣的設定可以選擇,操作邏輯清晰而且又好上手,稍微瞭解之後要找出想要的功能並不會太複雜。另外Volvo一直以來都很強調的Clean Zone跟Advanced Air Cleaner(此為選配)高效複合清淨科技空調系統,號稱可以過濾掉99%的PM2.5懸浮微粒,也獲得過蠻多國外認證,對有呼吸道困擾的乘客來說是一個有力的切入點,不知道有沒有車主可以分享一下這套空調系統是否真的那麼神奇。
- 強制充電圖示
- 強制充電中

由於V60尚未換上新的Google車載系統,所以還是能看到熟悉的Apple Carplay介面,透過智慧型手機的擴充功能,包含導航指引、串流音樂播放等都會更便利一些。

先前提到的數位儀表顯示風格,必須得進入到車載系統的選單當中才能切換,有些功能調整藏得蠻深,對第一次接觸的車主來說要熟悉可能要花點時間,不過好處是全中文介面加上相對大的字體,閱讀起來還是算輕鬆。

個人化的駕駛模式選單當中,你可以針對方向盤輔助力道、動力輸出特性以及煞車踏板反應等進行微調,如果想要在V60 T8身上獲得更多的駕駛樂趣,車主們真的可以好好嘗試一下不同模式下的駕馭反應。
- 後方景象
- 模擬鳥瞰

即便Volvo一直以來都沒有特別宣揚它們對於豪華質感的追求,但畢竟是歐系傳統高級品牌之一,在用料、設計和細節呈現方面都可以看得出設計者的用心,光排檔鞍座就由鍍鉻飾條、鏡面飾板與真皮材質交錯而成,搭配起來的高級感還是相當不錯的。

先前有提到Momentum與Inscription兩個等級之間主要的差異集中在舒適與豪華配件的多寡,頂規車型就會在鞍座上看到刻有Orrefors Sweden字樣的水晶排檔桿頭,頓時讓車內質感又升級不少。

一樣透過不同材質的堆疊,營造出層次豐富的視覺效果,其中淺色仿木紋飾板實際摸起來的感覺真的不錯。

如果你是對於音響系統要求較高的發燒級玩家,Inscription版本標配的其實是Harman Kardon系統,媒體試乘車上另外選配了更高規的Bowers & Wilkins多媒體音響系統(選配優惠價8萬),至於有沒有必要升級,就看你的耳朵對於音質的挑剔程度了。

雖然淺色系內裝拍照起來的效果不錯,但如果你對車內整潔的要求較高或自認為有點潔癖的話,淺色內裝真的不好維護,稍微不注意沾到咖啡漬的話應該會讓人爆走。

由於Volvo將Plug-in Hybrid的電池組採縱向擺放並設置在車身中央,所以很明顯地影響到中央扶手內的置物空間,基本上放兩支手機空間就差不多快滿了,車內擺放瑣碎物品的置物空間不夠彈性是T8車型無法忽視的問題。

軸距延長至2872mm之後,二代V60擁有相對充裕的後排乘坐空間,讓它在面對歐洲同級中型旅行車對手時可以更游刃有餘。

除了軸距拉長之外,再透過全景玻璃天窗增加車室內的採光效果,整體的視覺開闊感受會比沒有配置全景天窗的版本(B4和T8 Momentum為選配)要來得更好一些。

實際乘坐的空間示範請即將升格當爸、身高180公分的馬克來負責,前座一樣先調整到馬克適合的位置之後,坐到後座時不難看出即便V60有著兩米八多的軸距長度,要同時坐進兩位身高180公分前後座乘客的話,膝部空間多少還是有點勉強,尤其是V60車高才1437mm,所以頭部空間也所剩無幾,要是沒有全景天窗的話,車室內的幽閉感會明顯許多,所以如果你們全家人都是高頭大馬的話,究竟要選擇旅行車還是SUV就得好好思考一下了。

前面講到V60 T8將鋰電池組採縱置、並直立擺放在車身中央的位置,不止前座扶手內的空間受到影響,延伸到後座中央底板的隆起也十分明顯,這不僅會造成後排中央乘客的乘坐舒適性減低,如果要左右移動的話動線也會受阻,但只要後排座椅不是經常滿載的話,舒適性基本上仍是足夠的。

設置在B柱上的後座冷氣出風口能夠有效增加車內整體的冷房循環效果,兩邊乘客都能獨自調整,個人相當喜歡這樣的設計。

Volvo先前在21年式車型上將後座12V插座改為USB Type-C連接埠,新年式車型上當然也保留了這個實用的設計。

身為旅行車最重要的本業自然就是行李廂空間了,在標準模式下V60 T8可以擁有519公升的置物容積,雖說比B4/B5車型要稍微減少10公升,但造型方正、平整的後廂空間還是相當好用。

將後座椅背全數傾倒之後,可進一步將儲物容積擴充到1431公升(Recharge T8),而且平整度非常好,基本上完全沒有段差,說真的要收納大量採買物資或者兩人露營用的器材裝備絕對綽綽有餘。

旅行車款不只置物空間出色,也通常有許多置物巧思,像這組可翻起固定的活動隔板,就能將容易滾動的物品妥善區隔,加上彈性鬆緊帶和多組置物掛勾的設計,都大幅增加了後廂的置物彈性。


之所以新年式V60 Recharge T8能在綜效輸出上大幅成長,除了電池容量增加、馬達功率提升之外,原本的2.0升四缸汽油心臟也貢獻不少,工程師藉由曲軸整合式發電機來取代原本的機械增壓(但保留渦輪增壓結構),引擎馬力較先前小幅提升7匹、來到310匹馬力的水準,再加上輸出功率達到107kW的電動馬達之後,綜效馬力一舉來到455匹,最大扭力也有72.3公斤米的殿堂級表現,反應在0-100km/h的加速過程上,官方公佈V60 Recharge T8可在4.6秒內完成,同時能源局平均油耗可以達到58.2km/l,當然這個誇張的油耗數據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得依賴固定頻率的充電方式才有可能達成,就如先前所講,如果你的單日通勤距離不到88公里,住家或公司附近又有充電設備的話,那真的可以省油省到不要不要的。

相信很多人好奇馬力輸出達到455匹的旅行車開起來到底是什麼感覺,其實兩個字就可以輕鬆總結,很快!而這種快跟起步貼背感是大多數電動車都可以提供的,也就是說,V60 Recharge T8在滿電情況下,開起來跟一般純電動車沒太多差別,主要原因在於Volvo工程師認為既然是一部新能源車型,為了降低油耗或污染物排放,就應該盡量使用電機來提供動能,因此Recharge T8會在一定時速內會盡可能地使用電力驅動、汽油引擎只是單純輔助,有必要時才會介入,所以雖然它馬力已經達到性能車的範疇,但差別最大的反而是聲浪,從啟動車輛到市區移動穿梭,你知道它的加速非常快,但就是因為多數時候都沒有聲音,不知不覺當中你就已經達到高速公路的速度上限,而且加速過程中並不會過於猛爆、讓你難以掌控它的脾氣,油電之間兩種能源型式切換的過程也極為自然,雖然整體來看沒有其它V6性能旅行車的熱血催化效果,但真要跑直線加速的話,V60 Recharge T8也不是好惹的。

畢竟是一台Hybrid油電複合車型,相較於純電車款,Recharge T8畢竟電池容量有限,在一天大約150公里左右的試駕距離中,只要你無法好好控制住右腳,電池電量很容易乾涸,如果僅僅依靠四缸汽油引擎來帶動車身,其實真的不可能省油,畢竟全車加上電池、馬達的整車重量,Recharge T8也正式突破兩噸,所以想要讓Plug-in Hybrid創造出最佳的油耗記錄,就要好好善用不同模式,像是Pure Mode、Hybrid Mode、電力保持這些功能你都要瞭解它們最適合的工作範圍與時機,千萬別覺得能源局繳出58.2km/l的成績很好達成,那真的只是參考用。

也正是因為Recharge T8比V60 B4、B5版本至少要重了兩百公斤,所以懸吊系統在面對道路坑洞起伏的抑制效果也略有不同,T8行路反應確實給人更為穩重、紮實的印象,而這樣的沈穩感受也能給予駕駛人很好的操控信心,即便Volvo並非以駕控樂趣聞名的豪華品牌,但想要在V60身上取得一點熱血的感覺還是可以輕鬆做到,唯一要注意的,是突破兩噸的車重真的在急減速過程中會造成一點前輪循跡性的細微偏差,入彎前確實且漸進地降低車速會是駕駛V60 T8時更理想的操控方式。

如果要幫V60 Recharge T8在動力性能方面做一個總結,也許羊皮獵犬會是蠻適合的形容詞,先不要罵也別覺得我寫錯,奇怪怎麼不是狼披著羊皮?455匹綜效馬力輸出相當實在,T8的加速體感也絕對夠快,畢竟只差半秒就能追上RS4 Avant,四環車迷請原諒我一直拿它來對照,但真正的狼性絕不僅是加速夠快就好,彎道極限、人車連結感缺一不可,Recharge T8就是因為兩噸車重,靈活性就缺少了幾分,但這並不表示它開起來不夠有趣,相反的,V60已經是個人目前覺得駕駛樂趣最高的Volvo,就算達不到狼的等級,但你把獵犬惹毛也夠可怕了。

假如你自動忽視Recharge T8所擁有的狂傲455匹馬力輸出,以更貼近日常實用的角度來看待它的話,個人感覺V60真的是同級市場之中少有的佳作,家庭買家注重的行車安全性,Volvo很少讓人失望,全車系琳瑯滿目的主被動安全防護系統,要說還有什麼品牌比Volvo更標榜安全形象真想不到;乘坐空間確實稱不上完美,那個電池組真的礙事,但比起傳統四門房車又額外給你一個很好用的行李廂,最後再對照300萬價格帶裡的其它德系競爭對手,V60 T8的香味都溢出來了不是嗎?

▲Volvo V60 Recharge T8 Inscription基本規格一覽▲
引擎型式:直列四缸、渦輪增壓汽油
排氣量:1969c.c.
引擎馬力:310匹/6000轉
引擎扭力:40.8公斤米/3000-4800轉
綜效馬力:455匹
綜效扭力:72.3公斤米
驅動方式:前置引擎、四輪驅動
變速箱型式:八速手/自排
0-100km/h加速:4.6秒
純電行駛里程:88公里
電池容量:18.8kWh
輪胎規格:235/40 R19
車身尺寸:4761 x 1850 x 1437mm
軸距:2872mm
迴轉半徑:5.65公尺
車重:2060公斤
行李廂空間:519-1431公升
平均油耗:58.2km/l(能源局)
建議售價:276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