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陣子把開了幾年的CX-3 換掉,換了一台純電的EX40
不像很多人換電動車會考量油價、稅金或環保之類的因素,也沒有對電動車有多嚮往
會換這台純粹是因為外型很中我,每次在路上看到都會多看幾眼
雖說如此,但換電動車後,的確有明顯感受到油車和純電動車的一些差異,尤其是剛換車的時候,因為油車要啟動車子,都要先踩煞車,按Push Start,然後感受一下引擎發動時抖動的感覺,但EX40只要一坐上駕駛座,車子就已經啟動,下車也是會自動關掉
再來很明顯的差異還有油門和電門踩起來的感覺
平時市區和高速都會跑,市區老實說沒有什麼明顯的差異,但跑高速要加速超車的時候,CX-3都要大腳踩動力才會出來,而且會有明顯的延遲感,反應稍慢
EX40的話就是很線性,電門踩多少就有多少
另外雖然次數不多,但這兩台車我也都有開上山幾次過
CX-3雖然開起來操控性不錯,轉彎什麼的都很靈活,但遇到稍微抖一點的坡就會覺得有點沒力,引擎聲也很大,稍嫌笨重,相較之下, EX40開山路真的就是電門踩起來又安靜又輕快,只是路感的話會有點跳,這點應該不少車友都會很有共鳴
但也必須替CX-3平反一下,畢竟他是2.0 自然進氣的車款,把他跟雙馬達有400匹馬力的EX40放在一起比本來就有失公允

另外油車轉電車不得不提的還有『是否有里程焦慮?』這件事
雖然已經有很多電動車主證實里程焦慮是假議題了,但不得不說一開始還是需要適應一下,尤其我沒有裝家用充電樁,都是在外面充電站充電,有一次看到電量剩12、13%,雖然知道里程數還夠,但他顏色就是顯示橘色,看到就是會很緊張,其他時候因為充電速度很快,就算真的趕時間,只要用快充充個5、6分鐘,其實就很夠用了
而且跟油錢比,電費的確有比較便宜
我通常都是用EVOASIS的星晴電價充,每度大概6.5元
偶爾假日出去玩,看到預估到目的地會低於20%,也會去追加個10~20%電量,反正充電很快,幾分鐘而已不會耽擱太久,但假日費率就稍微貴一點,每度要8.4元
平均下來EX40差不多是1公里1.1、1.2塊錢
CX-3則是1公里要2塊多,接近3塊,每公里差了快3倍
除此之外,EX40前8萬公里保養免費,CX-3則是每年要回廠保養兩次,每次保養大概4千塊上下,電動車的持有成本的確比燃油車便宜(但我覺得還是要評估一下自己的用車頻率)
接下來是空間、舒適度和一些科技的使用感想
空間的部分EX40車長和車寬都比CX-3大,所以整體車內空間也大很多(Mazda的車真的都是魔術小空間)
差異比較明顯的是後座的乘客空間,老實說CX-3的後座空間真的偏小,如果是坐小朋友或身形比較嬌小的女生都還好;但如果是成年男性的話,長途久坐可能會覺得有點煎熬,相較之下EX40的後座空間就好很多
而且EX40的椅墊支撐性我覺得也比CX-3好很多,乘坐起來真的有比較舒服,尤其工作一整天,下班要開車回家時,真的會明顯感受到兩台車座椅舒適性的差異
另外有明顯提升駕駛舒適度的地方還有PA2的差異
CX-3雖然有自動跟車和自動煞車,但因為沒有車道維持輔助,加上自動跟車加速和減速的力道常常過猛,所以開的時候還是必須全神貫注地在開車,開長途真的會覺得很累
換EX40後一開始還不太信任,也不習慣使用PA2,使用的頻率比較低,但隨著越來越常使用後,真的有感有PA2開起來確實輕鬆很多,雖然還是要注意路況,但不那麼緊繃後就比較不會覺得累
再來是一些小細節上的差異,但因為這兩台車本來就有新舊世代的落差,加上一個是豪華品牌,一個是非豪華品牌,本來就會有不小的差異
(↓350公里差不多是電量剩餘75%時的估計里程)

像是影音螢幕,當年 CX-3 的小螢幕功能雖然不多,但在當時已經算是蠻突破的設計,整體看起來很有科技感,功能也還算實用,結果到了EX40,一整面的垂直大螢幕,整合Google系統,還有Apple CarPlay,功能更多更方便,完全又是跳一個世代的差異

然後之前回廠保養時有看到後來的CX-3頂規有Bose音響,但我的CX-3就是一般的音響,沒有特別的品牌
換成EX40後因為有Harman Kardon的音響,加上EX40的隔音明顯比CX-3好很多,所以在車內聽音樂的體驗也有了很大的升級
整體來說EX40開到現在各方面都還算滿意,也不後悔換電動車
但就跟感情一樣,一開始可能都會有一段新鮮熱戀期,我覺得自己應該還在這段期間,還是有開新車的新鮮感,也還蠻期待再過一段時間後,對這台車的評價究竟是會更喜歡,還是會開始出現一些覺得無法接受的缺點?
但也只能交給時間去驗證了,如果有新的想法再上來更新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