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正文]Panasonic Neo PDP TH-P42G10W

整篇文沒很認真的看
但看到一個重點~色溫

小弟雖追求高畫質和色彩的準確,那些理論我也不了解
也不像光大這樣的熱衷,所以機器我並不時常的一直調整,我看得爽就好

小弟目前使用中的電視來說,一台飛利浦CRT.一台奇美LCD.最後是40X4000
三家牌子出廠預設的色溫一律都是冷色,猜測就是現在的TV色彩比都已經能超越規範很多,已經不會再強調什麼
但是在高解析藍光的帶領下,銳利度的表現是現在大眾在選擇TV產品時會去比較的細節
偏偏冷色色溫有提升銳利度的假象,在賣場看都很正點

PS.冷色不單單是現在愛用,小弟早期用的SONY相機和3CCD DV攝影機,也是冷到極致啊.....

但小弟偏偏逆天而行,我不喜歡那個藍調的表現加在色彩上面,看起來就是怪......,我要跟眼睛看到的一樣
所以三台電視我都設成正常,唯獨X4000並沒有正常選項,它只有冷色.暖色1和暖色2,反而暖色1比其他兩台看的還舒服且色彩還原度高(因為飛利浦和奇美的正常選項,K數還是有些高,還是看得出些許的藍調),選擇暖色或暖色2就真的是給它完全的色偏了

不知光大有沒有興趣針對40X4000來試試一探這台機器的底呢?
Ryan1171 wrote:
沒錯, CRT 若是用10% White Windows量時, 確實會是標準 Gamma, 但是用全白畫面量時, 隨著IRE值攀昇, Curve會轉彎喔, 這同樣是受到Bean current limite影響的結果....至少P牌的是這樣啦.

早年 P牌的 LCD TV, 會模擬這種全白畫面的S-curve現象, 但問題是 10% Windows時也變成會是 S-curve...真是沒辦法完全相同.

所以測crt時都是用window,沒有用full field就是因為上次您提的current limit。
而實際上大部份電影畫面的總和亮度很少超過20%,所以都會在其工作範圍,不會有問題產生。電視類較高,但目前看起來也還ok。整體來說除了少數畫面會到很高的電流輸出,大部份都在工作範圍,而就算有出現時反而因為這個機製,讓瞳孔不會變動太大,感覺較舒服,說起來反而是好處。crt的好處之一就是這個current limit,不論當初為何設計它,現在看到就觀賞角度來看,總輸出固定是好處。
ValkyrieVF25 wrote:
其實對我而言, 比較...(恕刪)


不是亮度對比調整, 而是用全白畫面跑測試程式時, 圖型會跑出一個S型, 而非標準的拋物線.

好處是什麼, 就中階的對比會變鮮明, 全白最亮的部份不會太刺眼, 感覺會像是以前的CRT.

早期的 LCD Panel, 背光亮度不夠, 常會用這一招, 現在雖然沒人這麼做了, 但是100IRE 白色太亮, 就變的困擾了.
真平布幕 wrote:
所以測crt時都是用...(恕刪)


就是這樣啦...正解!
真平布幕 wrote:
所以測crt時都是用...(恕刪)


這就是S-Curve的目的, 0~50IRE的部份是彎口朝上, 50~100IRE是彎口朝下, 構成S型 ( 將"S"順時鐘轉45度再壓扁就像了), 彎口朝上的前端部份 ( 0~10IRE )還能進一步再抑制暗階呈現灰白的感覺, 其實Gamma 2.2的前端也有一樣的效果, S-curve主要就是將這條2.2線的斜率先加大, 補償中高階對比, 再將它的前端凹深調暗階, 尾端彎下來抑制高亮, 這樣就像S型了.

說實在的老CRT真是不錯的產品...
小建 wrote:
大家的G10W電漿, 當套用光之白翼網友給的 "標準值後"...
電漿呈現出來的天空的藍、海水的藍、天空白雲的白...
跟我們自己用眼睛走出戶外親眼去看到的天空藍、海水藍、白雲白... 有一樣嗎?
那麼...
何者才是接近『真實的色彩』呢?



那麼想看天空,白雲,海水,
走出戶外去看就好啦.那才是最真的.

覺得光兄的不準(G10也的確沒法調到很準),
那就自己調到自己喜歡的顏色不就好了.

------------------------------------------------------------------------------------


PS:請問真平布幕孫先生,PC家上賣的蜘蛛可以買來當我這個新手入門機嗎?

一生一定要擁有的3C!? 抱歉! 沒有這種東西!
white&blue wrote:
我現在比較想知道的是...(恕刪)

回white&blue大~

一天無眠...三天沒精神...
一下班回到家洗完澡就躺平了...
睡到現在才醒...


呵呵~
小弟在度假村上班~
請假是跟部門主管報備...
不需要經過總經理或董事長...所以很好過關...


孫大有回覆你的疑問...在11頁101樓...
每台機種都有各自的優/缺點~ 完美的產品並不存在於人間~因為永遠都有進步的空間~
aoki.lin wrote:
感謝回文,我知道ti...(恕刪)

回aoki.lin大~

就如同小弟在首頁的說明...
因為42G10W沒有白平衡(Drive與Cutoff)的調整選單也沒有色彩管理系統...
所以導致小弟在校正時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
因此小弟只能在選單中可調整的範圍內...儘可能去達成較為接近標準的影像...


如果真的要與可調性極佳且做完色彩校正的機種相比...
那42G10W呈現出來的影像...的確是還有一定程度的差距...
只是小弟覺得它還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


就如同孫大所言...
如果不想換機而要有G10的最佳數據的話...
1.想辦法取得工程模式進入方式...看看能不能校成真正的D65...
2. 接可校色的倍頻器...例如:L台專業倍頻器...入門中古機就要35000...
3.用微軟的mediaplayer classic...自已寫script....這樣就可以更動色域/Gamma...
4.用電腦播放...然後從driver提供的控制選單去做白平衡校正...但色域還是沒救...


簡單來說...小弟就是想看到導演想讓小弟看到的...
而小弟最終的目標就是小弟能看到與導演在拍攝現場看那台業務用顯示器時是相同的影像...
小弟的電視如論是觀看DVD或是BD...都是依照標準在跑...
這也是因為這樣...所以小弟花錢提升儀器等級...求的就是更精準的色彩還原精準度...
當然財政部長在看的第四台或數位頻道等等...那就是小弟依照她的喜好調出來的...
每台機種都有各自的優/缺點~ 完美的產品並不存在於人間~因為永遠都有進步的空間~

光之白翼 wrote:
孫大有回覆你的疑問...在11頁101樓...



okok,那我先買一支來玩玩好了.


不懂的再向你們請教...


一生一定要擁有的3C!? 抱歉! 沒有這種東西!
亮哥+ wrote:
開工模,人工校色,分...(恕刪)

回亮哥+大~

照小弟的經驗來說...
開工模的話...
白平衡是極可能能夠處理到理想的目標值...
但色彩精準度這方面...就得看工膜內是否有色管提供調整項目了...


因為有些品牌的工模是沒提供色管的...必須要透過官方的程式才能夠處理...
有些是選單全使用代碼標示...那種沒有技術手冊的話...也是無解...
小弟上一台電視的工模內就是全採代碼標示...而且又近百個設定選單...


搬一台有THX認證過的美規G10來與小弟調整的台規G10W相比的話~
如果照美國影音網站所提供的量測資訊來看...小弟只能說...美規的會更接近標準...
美規有THX認證的42G10...白平衡與色域早就做了一定程度的優化...
其實不需要跟美規G10相比...就連跟無THX認證的英規42G10相比...台規G10W還是較於遜色...
重點是台規42G10W...生產時就已經不是追求色彩精準度了...而且也沒提供完善的白平衡與色彩管理系統...
導致小弟無法做完整的色彩校正這個動作...只能針對彩色(Color)與自然色(Tint)的去做適當的修正...
每台機種都有各自的優/缺點~ 完美的產品並不存在於人間~因為永遠都有進步的空間~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