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dora wrote:估計 / 判斷 / (恕刪) 不好意思,插個話。三十年以前在台灣學統計學的時候,estimation 就是翻譯成 "估計" 。當時我也不知道估計就是科學的猜猜看的意思,take a guess by statistical method。而當時的估計也隱含估量著的意思。印象中是這樣。
DandelionJack wrote:三十年以前在台灣學統計學的時候,estimation 就是翻譯成 "估計" 估計..我從小就在口語上這樣說了,意思是:推測 猜測(肯定用法)..[估計]這一詞通常是外省長輩會用,他們的語言帶著家鄉文化,我的意思是..估計這一詞很早在台灣就已經有用了,只不過局現在某些人身上,而大陸地區當時也是用著估計一詞,用著用到現在..所以台灣認為它是大陸用語,其實 我小時候(60年代)就會用這一詞了,家裡也常用.
yanyu_911 wrote:估計..我從小就在口(恕刪) 我的話?我是大學才對估計這詞有印象,以前沒印象,所以我大學學估計 ( estimation ) 的時候,搞不清楚中文的意思。這造成我對大學初等統計學很大的困擾。
阿愈 wrote:對岸是強勢語言國??(恕刪) 這可能分兩個階段吧?文革以前,學中文的人跑台灣的多。文革以後,學中文的跑大陸的變多。至於簡體字方面,隨著中國人口數眾多與國力增長,簡體字已經是強勢語言了。繁體字方面,你常在國外看到繁體字嗎?我現在買到個國外產品,如果是有多國語言與文字的,常常都是只有簡體字說明文。有繁體字說明的非常少。
yanyu_911 wrote:估計..我從小就在口(恕刪) 「估計」現在我還在用耶~所以我也算是外來人口?再回前幾帖,"簡中"算不算強勢語言,去看看聯合國六種正式語文,「中」是哪一種?這串討論,讓我想起戰國策裡的一句話:「國小而不處卑,力少而不畏強,無禮而侮大鄰,貪愎而拙交者,可W也」。喔~對不起,我忘了,韓非子也不是台灣人,外來人口,外來語,不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