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 LED背光 被視為LCD TV可以與OLED TV對抗的新技術

SKAP wrote:
都號稱對比了也才 15...(恕刪)
對比 5000:1 的傳統 LCD ,遇到 OLED TV ,深黑差異顯而易見,

但對比提升到 15萬:1後,一般人眼是否還能分辨差異? 
pqaf wrote:
但對比提升到 15萬:1後,一般人眼是否還能分辨差異?

可以,因為那些都不是原生對比,只是"號稱"
如果要號稱的話,目前一堆LED背光LCD
當畫面全黑時可以關閉所有LED背光達到全黑
就可以說是動態對比1百萬:1,灌水灌很大

末代PDP的原生對比也有達到上萬:1的
但跟OLED擺一起還是能看出暗部沒有達到全黑

只有雙層面板可以把IPS原生對比提升到1百萬:1
其實1百萬:1就意味對比無限的意思,等同OLED

但觀察暗部都需要在全黑或較暗的房間
如果是白天或亮房
連VA跟OLED的暗部差異都不一定好觀察
所以要視自己的觀賞環境來選購合適的產品
不一定要像廠商那樣追高

好比很多旗艦手機用OLED面板
但日常使用下幾乎不會察覺黑色跟LCD面板有何區別
連VA面板都敗下陣
幾乎只剩IPS面板這種對比才1000:1的存在手機市場

而旗艦手機之所以愛用OLED其中一個原因是不需要背光模組
對於厚度斤斤計較的旗艦手機來說,會是控制厚度的好螢幕
反而不一定是畫質有優勢的關係

綜觀TV市場,一堆人還是選購便宜的"無分區控光"LCD
而有分區控光的大多是高階~旗艦TV
分區數量其實不多,價格卻高很多
畫質部分其實對比提升也有限
更多的是衝高亮度拉開與低價機的差異

Mini LED背光會是趨勢
但個人推測會是旗艦機種使用居多,要打入中低階很有難度
畢竟這麼多LED獨立控光的背光模組很難壓低成本
PC螢幕近來有不少Mini LED背光機種,分區數量超過500
但小小尺寸價位卻能來到5萬元...定位過於高端
SKAP wrote:
可以,因為那些都不是...(恕刪)


你說的是這台吧! 電商報價 63990.. 很高貴 都能買中高階的電視了
ASUS ProArt PA32UC HDR 384個控光模組

32吋4K解析度搭配178°廣視角IPS 技術與100,000,000:1 超高對比度 (ASCR)
100% sRGB 色域,經過預先校正,造就優異的色彩準確度 (ΔE < 2)
最佳化 384 區直下式 LED 背光矩陣支援和 ASUS LED 驅動技術,提高 HDR 效能(峰值 1000 cd/m2)
廣色域技術重現 85% Rec.2020、99.5% Adobe RGB、95% DCI-P3 與 100% sRGB 色域
Thunderbolt™ 3 支援高達 40 Gbps 的資料傳輸速度,搭載 Power Delivery 的 USB-C 為外部裝置提供高達 60W 的電力
ASUS ProArt™ 校正技術提供進階調整,包括確保色彩準確度的 14 位元查找表和 5x5 網格均勻度測試

這版上 很多人都在推VA 反倒是對IPS很感冒!!
kilala5849 wrote:
你說的是這台吧! 電商報價 63990.. 很高貴 都能買中高階的電視了
ASUS ProArt PA32UC HDR 384個控光模組

這版上 很多人都在推VA 反倒是對IPS很感冒!!

那台是舊款,最近又發表更高階款,Mini LED 1152 區控!!
ASUS PA32UCG - 世界首款 32" 4K 120Hz HDR1600 螢幕發佈
不知道售價會不會再突破天際!?

另外IPS面板原生對比只能做到1000:1
如果沒有分區控光的話,當作TV確實有點慘不忍睹
是因為可視角最大,所以手機廠才大量採用
VA面板的可視角在手機這種小尺寸上還是非常不足
SKAP wrote:
那台是舊款,最近又發...(恕刪)



謝謝囉 兄弟 你懂得好多 讓我學習新知識
因近期要購買電視 才長跑這版 了解一下電視近期發展跟購買重點
(原家裡的早期 奇美電視 長期沒開 一開機居然是白光一片 只好換一台)
IPS 手機,監視器或NB 面板,每一家面板廠都有專利授權可以生產.

但 IPS TV面板,就只有韓國 LGD 和 大陸京東方 兩家生產. 日本的 panasonic IPS 早已經退出電視面板市場.

其他的 三星,友達,群創,華星光電,夏普, 中電彩虹,中電熊貓,惠科 ,這8家都是生產 VA TV面板...


看電影 或 打射擊遊戲時, 很強調暗部細節 ,有些不好的電視,讓人無言,看電影時,遇到暗景就黑成一片,什麼都看不到,打射擊遊戲時,進入室內,就暗到看不清楚敵人躲在哪裡....

通常VA的對比值 高出 IPS好幾倍, 用VA面板,看電影或打射擊遊戲的暗部細節比較清楚些.

前陣子,全球瘋迷的冰與火之歌,製作成本最貴,場面最浩大的一集, 異鬼大戰,攝影師刻意採用暗景拍攝,結果全球 很多影迷的電視機,都看不清楚在演什麼...
我覺得Mini LED比較值得期待能買來當每天用的二十幾寸的螢幕,

因為價格應該會比較能降得下來,雖然成本會比一般LCD高,

Micro LED就比較難降得下來的感覺,況且量產工廠還不知道在哪裡。




--------------------------------------------------------------------------------------------------------


研調:Mini LED搶攻高階顯示器 功耗色彩占優勢
2019/09/16 18:51 中央社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吳家豪台北2019年9月16日電)根據TrendForce旗下LED研究(LEDinside)最新市場報告,憑藉功耗與色彩優勢,Mini LED(次毫米發光二極體)在高階顯示器市場滲透率持續提升,並可延長液晶顯示器的生命週期。

市場研究公司TrendForce預估,2024年Mini LED背光在IT、電視及平板應用的滲透率,分別有機會成長至20%、15%及10%。

TrendForce指出,Mini LED背光顯示器具有多區背光調控功能,對比效果可與OLED(有機發光二極體)匹敵;在電視及顯示器等產品應用上,Mini LED背光顯示器的成本相較OLED更具競爭力,因為Mini LED背光顯示器顯示效果幾乎等同於OLED,但功耗遠低於OLED,可藉此提高產品的性價比。

雖然Mini LED背光的技術創新帶來更佳的顯示效果,但TrendForce認為,新架構也墊高成本,兩者之間如何取得平衡,是當前顯示器上下游廠商需要共同解決的問題。

舉例來說,面板廠友達與群創皆結合旗下的LED公司共同開發Mini LED背光模組,例如友達攜手隆達,群創則與榮創、光鋐等公司合作,布局電視、IT、中小尺寸車載等應用,希望藉此延續液晶面板的產品競爭力。

此外,LED晶片大廠晶電則攜手子公司元豐新科技,推出Mini LED光板來切入高階顯示的背光應用。
對比是亮/暗的比值
LCD的HDR是把亮態峰值(分子)往極限拉高
OLED是暗態時可以全關(分母等於0)
真正在看電視的時候人眼對暗態細節敏感度是很高的
找一個神盾局長穿黑西裝在夜間走路的場景就知道細節差多少
LCD規格再高級跟OLED都還是差十萬八千里
所以我LCD電視從來不花大錢買, 一二線品牌價差幾倍畫質卻拉不開
OLED細節雖然好,但亮度拉不高明亮感跟LCD也差很多

以前那種背光全關或是大分區調控的方式對比度數據好看細節死一片
動態對比10000:1都是騙人的東西
但mini LED背光+LCD面板可以往細部幾十個像素去做控制
理論上暗部細節可以跟OLED PK了, 亮度峰值又高OLED好幾倍
mini LED背光如果發展成熟真的會是有感的飛躍是進步
不是玩玩動態對比數據而已
在終極目標Micro LED自發光出來前,
Mini LED背光+LCD面板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pqaf wrote:
對比 5000:1 ...(恕刪)
友達和大陸業者 的 uLED 巨量轉移技術,提前突破技術瓶頸 , 一次可 轉移數萬~數百萬顆,

一片 4K 螢幕 將需要 2500萬顆 RGB uLED.

友達已將 uLED 產品送樣給客戶驗證, 董事長表示, uLED技術 可望在 1~2年內 商品化上市.

======================

【時報-台北電】Mikro Mesa 2017年開始與南京中電熊貓合作開發micro LED,在中電熊貓的實驗室,經過兩年的開發,完成3um uLED此項領先業界的先進顯示器技術,大小是人類頭髮截面積的七百分之一,為micro LED進入商業化量產的里程碑。

Mikro Mesa Technology創辦人陳立宜表示,該顯示技術是micro LED通往消費型產品應用之路的一大突破,由於晶片尺寸變小,因此micro LED的材料成本將大幅降低,不但能夠與AMOLED比擬,甚至有機會可以與LCD競爭。至於未來在軟性顯示器以及透明顯示器的應用上,能夠發展的空間會更大,將可大幅縮短micro LED技術相關產品上市的時間點

Mikro Mesa該技術使用了直徑3 um的uLED晶片,為領先業界的超微小尺寸,讓磊晶片的利用率達到極致的高水準。轉移尺寸接近4吋,一次可容納高達 數百萬顆 以上的uLED轉移,並可進行多次多色uLED的轉移。(新聞來源:工商時報─李淑惠/台北報導)

=================

在既有技術基礎和集團背景優勢下,隆達近來在 Mini LED 及 Micro LED 等新世代產品同樣進展快速。Mini LED 已於 2018 下半年導入電競筆電面板背光、電競顯示器面板背光等產品,另用於電視面板背光的 Mini LED 和用於顯示幕的 Mini RGB LED 亦與客戶接洽。

由於友達不僅是全球電競筆電、電競顯示器面板的全球最大供應商,市佔率超過6成也是全球車用面板、公共顯示器面板重要供應商之一。一般預料,隆達 Mini LED 事業在 2020 年應有機會整合集團資源,加速成長。

Micro LED 現在雖仍面臨巨量轉移技術的挑戰,不過友達、隆達都已各自推出 Micro LED 顯示器的樣機,巨量轉移一次可移轉數萬片 Micro LED。未來若 Micro LED 以搭載主動式背板(如 LTPS TFT 背板)和搭載被動式背板(如 PCB 板)並行發展,掌握面板技術與產能的面板集團背景資源,對隆達應有加分作用。
不要以為Micro LED會比OLED好搞


當初台日韓都爭相研發OLED量產
大家燒的錢可沒少過
國內也是有廠商號稱可以量產沒問題
但最終只有韓國撐最久
也在持續提升規格、壓低成本之後
才帶動這幾年手機、電視的OLED高普及

Micro LED就我估計也不是一出來畫質就天下無敵
要知道以前因為LED白光不純,所以沒有廣色域
是用RGB LED才搞出廣色域,但成本高、衰減速度不一
後來市場成本優先導致都是劣質白光LED背光
很多用戶反而懷念起CCFL背光的舒適
後來量子點材料問世,才得以用白光LED搞出廣色域
但因為環保問題所以最先使用的Sony棄用
只剩三星買下QD Vision繼續研發金屬量子點材料
其他廠商改用不同方式實作白光LED廣色域功能

所以OLED面臨的RGB三色衰減不一問題
Micro LED也無法避免,也許壽命比OLED長很多
但衰減是必然,廠商依然要找方法去減緩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