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網爬文買螢幕都建議24吋以上,或是27吋,去店面店員也說買22吋的人很少

但22吋看起來還蠻剛好的啊,看很多地方的辦公螢幕也都是22吋的,24吋如果桌子太小太近反而有壓迫感,筆電都有很多人在用13吋的,甚至手機6吋也有很多人盯著看一整天還很享受,但怎麼22吋被說得好像是快被淘汰的東西了呢
文章關鍵字
樂觀樂觀 wrote:
上網爬文買螢幕都建議24...(恕刪)


供需問題.
現代人大多追求大螢幕. 就沒多少人想買22"
如果今天大家都只想買22", 當然廠商就會狂出22"

你現在看到的辦公用螢幕,
大多是以前採購的, 不然就是老闆想省點錢.
不過, 現在22 跟 24" 幾乎沒什麼價差,
辦公新機也會裝24"以上的了吧..

至於手機這個例子其實不太對,
那是因為手機要攜帶方便, 所以沒法做太大..
不過還不是從以前的小小螢幕, 變到現在快7"了嗎?
再大下去, 可能就是折疊螢幕了.
我也認同越大越爽的道理,22吋跟24吋現在幾乎沒價差了,所以可能因此大家就都買24吋的了

但像現在一些喊說用手機就能取代電腦的人,例如現在有些人賺的錢都投資在手機上而不買電腦的,對他們而言應該會覺得22吋已經超大了吧。但也可能是因為客群不同啦,這些手機族他們就是死愛手機而不願買螢幕,而螢幕族就會追求24吋、27吋以上的

另外題外話是我個人的理念還是認為手機螢幕頂多就6吋,手機就是要放口袋攜帶的,用手機看影片做生活娛樂根本自虐,手機就算摺疊做到10吋,跟外接螢幕相比還是小的可憐,還不如把手機接到外接螢幕就好,外出攜帶的時候能看重要資訊就好,要定點看影片就在家接螢幕來看,所以我還是認為應該小手機、大筆電
樂觀樂觀 wrote:
上網爬文買螢幕都建議24...(恕刪)

你的問題似乎是由筆電接HDMI轉D-SUB(VGA)轉到螢幕21.5吋(21.6吋)所引起的一些問題
我的建議是這樣:買一台21.5(21.6)"的有HDMI螢幕(市面上還有),因為你習慣這種尺寸的螢幕
再來的是喇叭問題:在右下角有音效控制的圖示上(如果有的話)按一下會跑出音量的上面會顯示喇叭所在位置名稱,再按一下 就會有內建音效的名稱(通常都是REAKTEK HD AUDIO 2ND OUTPUT,也就是筆電內建音效)
至於螢幕大小,我現在用32"搭配21.5"(22"),如果有開影片來看的話,會有壓迫感嗎?,等你到50歲時就有感覺什麼是不戴老花眼鏡的好處了
這完全取決與市場需求
當市場需求都是大尺寸的螢幕
廠商就會做大尺寸的為主
另外還有就是面板價格
用經濟裁切來看哪個尺寸比較有優勢
需求越大時就可能出現大尺寸比小尺寸便宜的情形
tu30342422 wrote:
你的問題似乎是由筆電(恕刪)


對最近買新22吋螢幕才對螢幕開始爬文

之前的舊螢幕是10幾年前買的20吋(還是19吋?忘了)

之後好幾年都是用15.6吋筆電

最近想體會「輕薄潮流」所以買了14吋「輕薄高效能筆電」,很輕是真的,隨手丟背包帶出門就能用windows系統用電腦版chrome開10幾個分頁上網還有能用office+新注音打字超方便,但在家久看螢幕實在太小,所以想在家接外接螢幕鍵盤接成桌機來用,出門的時候線拔一拔帶走

因為新筆電只有HDMI,所以必須轉接,然後新螢幕又有號稱抗藍光,所以用起來似乎跟以前舊螢幕相比有點不太一樣,但畢竟舊螢幕是10幾年前買的20吋以下解析度也沒有full HD,不能相提並論的了
樂觀樂觀 wrote:
對最近買新22吋螢幕(恕刪)

那你買22"(我乾脆統稱22"好了)新螢幕時沒有DVI或HDMI,只有D-SUB(VGA)!?
現在買螢幕最低都會有DVI+VGA

還有客廳大螢幕(別跟我說你家客廳還在用映像管電視)也會有HDMI

等等去客廳用3號機39"大螢幕
VGA是類比時代解析度的總稱,有VGA,SUPER VGA,EGA......等等
樂觀樂觀 wrote:
24吋如果桌子太小太近反而有壓迫感


不會,單純是你還沒拿過這個還沒習慣
tu30342422 wrote:
VGA是類比時代解析度的總稱,有VGA,SUPER VGA,EGA......等等


不是總稱,上面那些各自是不同的解析度

接頭方面,有把 d-Sub 接頭叫 VGA 接頭的慣例
主流產品的規格變化,主要是因為生產廠的製程而變化

一般產業的世代,指的是技術提升
面板產業的世代,指的是生產尺寸的提升,少量的技術優化

面板廠的產線世代越高,產出的玻璃基板越大片,最佳裁切尺寸也會跟著提高
加上新世代生產成本通常比舊世代低 (晶圓製程就是相反概念)
反應到市場終端就是主流螢幕的尺寸就會越來越大

這是世代介紹
螢幕里的產線世代是個什麼鬼?

這是各世代的最佳切割計算
各世代廠最經濟切割尺寸

表格可以看到 21.5吋面板(22吋螢幕)是最特別的,最經濟切割是用8.5代線生產和43吋混切,很有過渡時期產品的特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