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後台灣人口將低於兩千萬

體質過胖需減肥
卻又說減肥期間很辛苦,因此不該減肥

反少子化的論點之一'
大概有三派:
1.大家都一直吃啊!誰管你減肥啊!到最後你餓死別人胖胖的你就別羨慕
2.不管啦,那是以後的事與我無關,我先胖再說
3.一直胖下去才是正解啦!誰搞減肥,那等爆掉以後再說

反正各種論調聽起來都是自私和短視近利的狀態
這種左手過右手、躺著洗沒錢的人來變有錢,台灣沒有實質的競爭力和生產力,泡沫破掉又沒支撐的時候,很可怕的。
天母已經空掉,現在換東區空掉,消費力道轉往信義區和西門町,大概就是剩下即時享受的消費力,反正再怎麼努力也贏不過那些躺著收租投機炒短線還可以酸你不努力的人。
k6573 wrote:
體質過胖需減肥
卻又說減肥期間很辛苦,因此不該減肥

反少子化的論點之一'
少子化問題就是這些年金誰要背,生產力下降新臺幣價值誰來支撐,至於長照安養應該是小問題,那時候照護機器人AI應該很成熟了

ChungtaBoda wrote:
現在醫療很進步,去...(恕刪)

台灣人口太多了.應該再減到1500萬到1700萬
解決人口老化的問題.可以用1.開放安樂死..

2.現在政府就要大量投資與扶植機械人工業的發展.
老人都用照護型機械人來照顧.不用年輕人來照顧.

k6573 wrote:
體質過胖需減肥
卻又說減肥期間很辛苦,因此不該減肥

反少子化的論點之一'..(恕刪)




“少子化議題只適合西方”,光是這句話我就覺得不對了,因為市場機制適用在任何市場.
不過你說對了華人世界有土斯有財的觀念,所以我們上一代的父母親祖父母都有房產,將來大多數的人都可繼承房產.

政府官員真的沒有在打房?2016開始實施的房地合一稅,還有2012年開時實行的實價登錄.這些不是遏止炒房那是什麼?
不是每個人都是只為自己之私,而損害整個社會國家的利益的.

你說"房子本來就是社會階級分類的一個項目之一“,我倒覺得你的想法才真的是社會階層的分類,你歸在哪一個項目已經很清楚了.
你說”你要一輩子當租屋族那是你的選擇“,這我早先已經回復過了,你可以回去查一下.

Medesigner wrote:
少子化這議題只適合西方國家,在華人地區有土斯有財的觀念根深蒂固2000多年,

不管人口在怎麼少,對於曾經人口只有600萬人的台灣來說都是算多,你不知道有錢

人多有錢,自己有空可以去查查台灣的官員,不分藍綠他們申報的土地、房屋筆數,

光是現任蔡英文總統就任一整年存款只增加188萬,你相信嗎?他光月薪就幾十萬了

,還不加上他任內推舉那些數兆的建案賺的錢,那他錢都去哪了?當然是流向土地,

還有台灣的壽險公司,每一家都在比誰地多,誰商業大樓多的,這些推手,就可以直

接無視少子化,何況少子化這議題已經吵了15年了,除了少數蛋殼區有影響,其他房

價還是持續在上漲,像彰化連百貨公司都沒有,可是推出的2400萬迷你小透天建案還

沒開始蓋就已經銷售一空,你覺得有可能是受薪階級的人買的嗎?

對於想買房的人我建議還是早點買比較實際,未來政府再怎麼做都不會向大地主出手,

因為他們自己就是地主,而且台灣人也很有趣,阿扁曾是擁地上甲的三級貧民,馬英九

也是投資房地產,蔡英文更不用講,家族就是台北炒地皮的旺族,那為什麼還會受到擁

戴,很簡單,在一般民眾心裡有土斯有財就像種子一樣,看到這些地主就是覺得可靠,

覺得在台灣有房地產的人才不會出賣台灣,才會愛台灣!

這就是台灣房地產真實的面貌,那些在等房價下跌的人,說穿了就是買不起,可是...房

子本來就是社會階級分類的一個項目之一,你要一輩子當租屋族那是你的選擇,因為政府

財團永遠會站在有土地、有房子的那一邊

chiangww wrote:
既然已經有房又長線看跌,何不先把房賣了(放空),每年可賺名車幾部呢!30年後回補,完美。


只能跟你說對於房地產投資我是絕對不會做.
買房自住我會能拖就拖,沒急迫性的話房子每年都會更便宜一些幹嘛不晚點買,雖然我已經有自己的房子了.

每年可賺名車幾部這講得太誇張了,不過在台北晚五年買房能賺到一台國產車的差價機會非常大.

喊了這麼久的少子化,原來要到30年後才有可能會真正開始人口減少.
那之前說人口幾年後要少多少又多少,房價要跌多少又多少的不全是屁話?
拜託好不好,三十年..不是三年..不如直接上看三佰年房價跌到0.1折好了.
三佰年前台北房子應該不用錢就有..

光房租三十年起碼就花了四佰萬以上.
更別說以現在的房價要三十年後才有可能會跌
三十年後的一千元跟應該跟現在的一佰元甚至五十元購買力差不多了
現今500萬的房子三十年後,換算實質購買力都變成5000萬價值的房子了
就算跌了一半還是大漲.那到底那些空空在等什麼啊?
花四佰萬租房子等三十年,到頭一場空,可憐啊.
不要說不可能,三十年前台北中永和一間100萬的老三十坪透天現今要不要一千萬以上?

howitcouldbe wrote:
少子化是一個反應對社會不滿產生的結果,在少子化之前本來就有很多問題。窮並不是少子化造成的,而是原本就窮,眼看還會繼續窮造成了少子化。最後環環相扣脫不開身了。...(恕刪)


少子化其實是人類文明發展的一個新的代表作

過去很多年大家會把少子化拿來當話題去罵政府,然後拉下政府之後就沒事兒了,但事實上少子化根本就是全球人民少有的共識

本質上,大家都不想再生了,目前全球生育率主要是靠那些你期望自己下輩子投胎不要不小心選到的國家去支撐

已開發的國家,女人都不想生

你說現在的人生活品質生活壓力醫療教育品質對未來的期望會比50年前低嗎? 算了啦..... 50年前全世界一堆打仗40年前美蘇核子戰爭一觸即發,日子沒有比現在好過但是還是拼命生,如果看出生率只去拿8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的日子跟今天只有選票沒有麵包的日子比,那比例太失真了

東西德對峙的年代,西德出生率也比今天德國高
戰後百廢待舉的日本,出生率也比今天高
金融風暴後的韓國,出生率也比今天高

我很喜歡看一些社會學者跟歷史學者等人去分析全球出生率下降的趨勢,不過很好玩的是,每個人都有一套解釋方式,每個人講的理由都不一樣,而且沒有人能給予特效藥....

就現在的經濟學來說,沒有勞動力,沒有消費力,這國家就不會有指望了

有很多人很樂觀很天真地說,未來只要人口教育水準極高,動動腦,靠著AI啊自動化啊什麼軟體什麼的,國家經濟產出就會好棒棒,老人照顧就靠機器人,或是出一張嘴就會發明吃了不得癌症的藥....

我是沒有那樣樂觀,我比較覺得,未來是屬於中高階移民可以源源不絕流入的國家,消費力跟勞動力的正常運作是最重要的



真好,還再想說少子化才會跌價
不用先想想未來老人要怎麼養

現在生小孩的真的是害了他們
未來是要養一堆老人的
想想現在的勞健保,將來要負債多少
老人越多年輕人支付越多
現在政府借了一堆未來的錢
當然是未來的年輕人來還


將來繳的稅將越來越多
工作機會越來越少
1X年前大家出國都去
覺得泰國很便宜很好花
近幾年出國都是去越南
因為泰國台灣已經快消費不起了
再台灣的越南人消費力道都比台灣人高


看到這樣消費力道?
要說台灣多有錢?
以前比的是泰國
現在比的是越南

話說1X年前人家跟我說越南月薪才500台幣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