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走入危機:人口紅利消失階段!房地產會跌七成嗎

版主聲明:
謝謝網友的提醒。
很抱歉,我po了這篇文章竟漏寫了資訊引用來源和出處,對原作者確實是失禮。
文章內容是朋友分享,我一時不查就直接貼上來了。
我上網搜尋,找到了原始作者及文章出處如下:
作者:李 國寶先生
內容引用:屋師房訊 › 房價走入危機:人口紅利消失階段!房地產會跌七成嗎
網址:http://www.mydna.com.tw/article7404.html
若有冒犯作者之處,在此向原作者李 國寶先生表示歉意。

本人po此文的用意並非想營造危言聳聽的氣氛,主要是個人認同李國寶先生的論點。並且進一步想藉po李 國寶先生的此文希望可以緩和現階段買不起房者失志與沮喪的心情。

高房價已是台灣民怨的第一名,房價再怎高都不可能高上天。
投資客在玩金錢遊戲,我們何苦拿自己血汗錢陪這些貪婪族來揮霍自己血汗錢?

不知泡泡何時破,但泡泡絕不可能不破。

誰說生活必須有房才會真正快樂?

當大家都在瘋房子的時候,選擇遠離是非之地,拒當屋奴,何嘗不是一個寧靜的選擇?
生活品質和日子快樂與否絕非取決於房地產。


以上是我個人觀點,祝福大家。
billwin wrote:
何必這麼麻煩?

你乾脆直接說: 只要手上有房, 而且認為兩年內房價會跌七成的,
你一律先給兩成的房價;

到時候沒跌個七成再退你嘛, OK ?

反正你是爆發戶, 想必口袋深不見底...(恕刪)


如果這件事你會答應,那不代表你口袋深不見底,只代表腦袋可能住了蠶寶寶,因為這種穩賠的生意?有人會做嗎?難道你專做賠錢生意?


難怪你會窮.......

我以新案建商的角度來想。

建商土地取得成本越來越貴。
房屋每坪造價隨著工法的演變, 也越來越高。
為了吸引消費者買單, 送東送西已經是常態。

這些是成本, 所以新案為何屢創新高?因為成本高。

那為什麼中古屋也會漲?被新案帶動的。

土地漲價是誰的問題?政府釋出公有地也是帶頭漲, 民間哪有不加價的道理。然後銀行配合維持低利率環境, 延長還款年限 , 寬限期, 都是結果而已。

房子是一個撲滿, 買了房子代表你未來要存多少錢進去。而利息約當與租金, 可以抵稅。沒有房子, 人生就沒有撲滿存錢。

tagahu_1 wrote:
不過最近看營建股的走...(恕刪)

不會啦!你看前幾天三位知名營建商董座召開股東大會,一位說,房巿一年成長10%不成問題,另一位還說,房市還有10年榮景,算起來,10年後房價會再漲一倍。
只是,各位去看看這三家營建股101年eps多少?好像都比100年差?怎會如此?不是宣稱推案逐年創新高,買氣熱到爆嗎?還是,房巿已在高檔盤旋,顕露疲態?
我一個朋友最近用手邊的幾間房跟銀行貸款了幾千萬元「繼續」下去~~應該是投資房產。對方想必眼光精準,有相當把握。

只能說,要賺要賠都是這類人,我心臟沒那麼大顆,只能看人家翻雲覆雨。
蕃茄57 wrote:不會啦!你看前幾天三位知名營建商董座


一般住宅開工量 (單位:萬平方公尺,乘70~80為開工大約戶數)vs 新成屋移轉量(萬戶)
2013.4月207.5vs
2013Q1 0392vs
2012年 1534vs10.3(1.30%)(年經濟成長率)
2011年 1432vs*9.3(4.10%)
2010年 1190vs*9.1(10.9%)
2009年 0949vs10.8(-1.93%)

2011年以後住宅開工量大增,但是2012年和今年前幾月的新成屋移轉量只有小幅增加,這可看出建商庫存實在不少,而今年開工的房子還更多。

營建業的股價也是要死不活的,成交量少到沒流動性了。

jonny2008 wrote:
我一個朋友最近用手邊...(恕刪)

這種賭大的輸不起
一輸大概什麼都沒了

hygeiaaa wrote:
房價走入危機:人口紅...(恕刪)


你的跌7成是總價漲幅跌掉還是成本價?

爆發戶 wrote:
看到這樓這麼多人看跌...(恕刪)

照你的看法,很多人等著買房?
最近公布的第一季GDP衰退,最主要原因是內需消費不足,可能是很多人為了籌頭期款買房,以及準備繳未來的房貸利息,只好省吃減用囉!
蕃茄57 wrote:
照你的看法,很多人等著買房?
最近公

經濟成長差,四大基金、健保都快倒,都要多收費、少支出也有關。

人口紅利不再,各種需求減少也有關。

例如車市,年輕人少了(65歲以上很少買新車,15—64歲的人漸少)、很多都靠捷運交通、停車位比車貴很多,新車賣出的量也會降的很快。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