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房屋稅制,為什麼不能參考國外防止囤房,抑制高房價?

White bear wrote:
參考國外稅制? 我記...(恕刪)

外國就只有加拿大是外國嗎?澳洲就不是外國
我有朋友住澳洲,他說澳洲房價很便宜,他家透天還有游泳池
個人還沒爬完全部,先給些意見參考..
我看新聞國外的房屋稅制很多都被破解了,其實也是一路漲(同地區相較),
並不是像樓主想的這樣.
日本比較像是隨人口/經濟泡沫化而衰退,好像也不是政府大力的打房.
(好倫有影片) ..我倒是知道日本的稅制是可以搞死在精華區的既有自住房產者..
好像也沒比較好最終又是爽到財團...
另外..
人都有惰性依習慣生活,這不是壞事,但卻也需要調整..
大大的長輩已經租房一整代了,也厭倦了這生活想買房.
就回歸現實有多少錢做多少事..淡水/基隆都是可以考慮的.
何況你未來還有三明治的一大段人生要過..
硬需求就先求有再求好..

個人不認同炒房,但除了依靠政府之外
(而且現在防炒房的稅制做的也不錯了,依台灣稅制..TLC 的整修房屋轉賣節目應該做不起來)..
樓主在所謂個人認知的濁流之中建議想著隨波逐流.再予自救突破..
何況改革過於激進造成社會動盪好像也沒有比較好...
大學生都跑去搞政治比較好賺
專業不太重要 事實不太重要
只要能發起抗議就能賺大錢
很多資訊其實只要查一下都有資料
只是都是英文 想一想還是搞政治比讀英文好賺就是
雙北捷運一條一條蓋
政府的資源絕大部份用在這裡
房價怎麼能不漲
賺的不夠多
或沒富爸爸的
想買房只好被洗出去了
不然就是繼續租
反正台灣租金算不貴
不要再說什麼從小住這裡
價高者得
資本主義下
就是比誰的口袋深
我工作的地方
公車大部份時間是1-2個小時一班
500萬以內就有透天住
anabella wrote:
雙北捷運一條一條蓋
政府的資源絕大部份用在這裡
房價怎麼能不漲

你把話說顛倒了?是人口先往雙北蛋黃區集中才對,捷運是跟著人口增加後才蓋的。

蓋捷運也不是用嘴巴喊就能蓋,要蓋捷運之前要先擬計畫,路線怎麼跑經過什麼地方一一列出,然後再用公車試營運,模擬捷運搭乘的人數,每天每班每時段都要記錄,再依搭乘人數流量來區分,每小時單向20000人以上為高運量,每小時單向5000~20000人為中運量,每小時單向5000人以下為低運量,測試期間如果民眾搭乘意願不高,則該路線就要作廢取消,隔年再另案重新評估,所以之前台中市為了要爭取捷運,才會有免費公車鼓勵民眾搭乘。

簡單講:先要有足夠的人口進駐,才會出現蓋捷運的評估,全台灣人口密度最大的,就屬雙北的蛋黃區,其他地方只有小貓兩三隻,連公車都不愛搭了,想蓋啥捷運哩?重點是 → 蓋捷運之前會先用公車試跑,民眾沒養成搭公車的習慣就免談!明白?!

八月二十 wrote:
herblee wrote:
討論爛了? 您卻不了解德國的房屋政策 ?

德國今年房租大漲,才剛抗議結束而已房租10年飆1倍… 柏林凍漲5年
...(恕刪)

是啊! 房租大漲! 大漲 ! 漲成這樣還比台北低?
如果沒有房租10%上漲限制 , 就不會是10年漲1倍
漲了一倍是多少? 11歐元m2 , 這比台北市房租價格還要低 !
根據實價登錄資料顯示,台北市去年每坪月租金1414元(約等於12歐元m2), 比柏林還貴 !
柏林人的收入是台北的兩倍

人家才這樣就要"凍漲5年"?


球給志傑012 wrote:
台灣的人口密度排名世界第16,地狹人稠,房價高是正常的,拿日本、德國、美國來比,他們的人口密度多少?

台灣的人口密度排在全世界的前5%,你卻拿一個「平均數據」去評估台北市的房價應該要是薪水的多少,租金應該是要薪水的多少,不覺得怪怪的嗎

不是喔, 那個148萬是家戶所得, 是包括業外收入, 不只是薪水
您知道有10大泡沫指數嗎 ?
而且不是單一項"房價所得比" 出問題!


您拿"國家"來講城市房價不會怪怪的嗎?? 台東和台北的房價一樣嗎 ?
台北市的人口是淨移出, 密度只有 9,739.39人/平方公里
新加坡 9,302人/平方公里, 其它人口密度全都比台北高
阿根廷 布宜諾斯艾利斯 15,046人/平方公里
菲律賓 馬尼拉 71,263 人/平方公里
菲律賓 帕特羅斯Pateros 30,546 人/平方公里
印度 孟買 28,508 人/平方公里
孟加拉 達卡 28,410 人/平方公里

美國,新澤西,加滕伯格 22,645人/平方公里
法國 巴黎 21,498人/平方公里
土耳其伊斯坦堡 20,411人/平方公里
美國 紐約 10,858/平方公里
韓國 首爾 16,202人/平方公里
日本 東京 14,790人/平方公里
俄羅斯 莫斯科 11,969人/平方公里
埃及 開羅 25,582人/平方公里
越南 胡志明市 16,382人/平方公里
巴西 聖保羅 11,199人/平方公里

地狹人稠,房價高是正常的?
新加坡房價所得比在美國人的報告中是5.1。平均五年的薪水可以買得到一棟房子。新加坡的房價平均為USD$438,000(NT$1314萬) 與家庭所得平均是USD$86,000。(NT$258萬)
這個數字是 本國人買的政府組屋(佔75%) , + 本國人和外國人都能買的私人住宅(佔25%)

台北市的居民收入148萬是買不起台北2053萬的房子!
誰買???? 還是 超貸在買房?

是的,這個盲點已被證明, 有錢的台商只出了1%的錢, 99%都是銀行借出來的
手法沒有換過, 從銀行搬錢買房子, 炒高房價,獲利了結,炒高到沒人買, 再丟還給銀行

因為印太多鈔票,銀行滿手都是錢, 以低利率,先把錢借出去(鈔票多時房子/物價變貴)
等欠錢的銀行還完欠款,不良資產也賣完之後, 利率就會反轉上升
此時,銀行會緊縮資金,讓鈔票價值上昇, 反轉鈔票/物價的比值 ,讓房價/物價變便宜

過去的台中商銀,廣三超貸案, 中興銀行超貸, 陽信銀行超貸案,華僑銀行超貸案,中華銀行超貸案,
慶豐銀行超過新台幣負70億元資產淨值,逾放比達29.05%, 很大部份虧損都是拿房地產抵押,房地產超貸, 最後收不回來的錢, 造成銀行巨額虧損

超貸 銀行會倒 !
herblee wrote:
是啊! 房租大漲! ...(恕刪)

我覺得你的邏輯要搞清楚,不管你拿的是家戶所得跟房價比,還是跟租金比,都是用「國家」的數據,換句話說,是「你自己拿國家的數據」,所以我才用你的數據,來比較台灣跟其他「國家」的人口密度來比較!
然後~是你「自己」拿了別的「國家」的標準數據,來比較台北這個「城市」!
當你拿其他「城市」的人口密度來比時,請先拿出該城市的房價來比,就拿紐約、東京、首爾這三個地方就可以了,拿出這三個城市的房價跟台北比,才能證明房價跟人口密度無關
喔對了,你提到的柏林,租金跟台北一樣,但所得是台北的兩倍,抱歉,柏林的人口密度還不到台北的一半,還是那句話,地狹人稠,土地成本高,價格高是正常
新加坡就不用了,新加坡的房價是靠一黨獨裁跟社會主義下的產物,如果你希望台灣是一黨獨裁的社會主義國家,那你可以去中國大陸
herblee wrote:
1個人為何要住四間房屋 ????? ...(恕刪)

1個人為何不可以住四間房 ?????

1間當住家,1間當公司,1間渡假用,1間養小三,差不多啊!哪裡有問題?

國情不一樣別拿國外比台灣,台灣的房子就是要炒大家才會喜歡住,房子不炒就沒人愛住,房子有炒過後價格才會高,價格提高利潤才會好,利潤好才有建商願意開發,越來越多建商開發,才能形成都會區,形成都會區後才可提供更多的工作機會,有了更多的工作機會才能創造經濟奇蹟!喜歡沒人炒的房子也沒問題,現在就可以搬去偏鄉住,偏鄉就是因為房子都沒人炒,才會廢校、廢村導致人口外移,所以有炒房的地區人人愛,大家都喜歡住在有炒房的都會區,每個人都響往炒房、熱愛炒房,所以炒房是全民之福、眾望之所歸。
黑羽斷翼 wrote:
人生順利嗎??你有零...(恕刪)


怎麼感覺小時候的回憶是滿滿的心酸文
這樣到老時還是跟自己小孩說年輕時有多苦

房價?要漲多高就讓它漲吧?
漲不上去自己就會跌了
根本不用什麼囤房稅
靠政府?政府不幫忙炒作都很難

我只對年輕人為何要替長者繳勞健保有意見
之後可能還要替長者繳長照
herblee wrote:
台北市的居民收入148萬是買不起台北2053萬的房子!

法律有規定人民只能在台北市買房嗎?沒有的話為什麼一定要買在台北市?

搞清楚好嗎?台北市是給有錢人買的,買不起的窮人湊啥熱鬧擠台北市哩?

窮人擠來台北市是想領補助啊?然後到處是窮人滿街都是窮人,醬的首都像話嗎?

台北市很人道了,採用最柔性的價格驅離,對岸是把標語直接付諸行動掃地出門。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