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賠的較多,還是加價的較多?

讚!數據和歷史會說話。
沒有永遠的上漲也沒永遠的下跌,實際面就是不管多努力炒都要有基本面支撐。
一例一休、待遇偏低、職場結構、少子化、人才出走、政黨惡鬥....太多的因素,找不出實質的支撐力道。
房價要在上攻,台灣必須要在成長,人民的待遇和職場結構要更健全,若沒有成長卻只有房價物價成長,接下來面對的就是泡沫和崩盤。
光靠行銷手法和各種言論來找人交替是撐不久的。
網路上一大堆會喊著20年前買了現在賺多少,十年前買了現在賺多少。
其實,2008那年如果進場買股票現在也賺很多,但如果你是2007年進場全壓的,資產瞬間剩下2~3成,房貸車貸還得繳,是不是2008就艱困到想升天?
(朋友就有在某山區高檔社區好幾千萬買的房子,當初大家都還去他家烤肉開房文,現在的價碼只能說辛苦的錢全部都繳給了銀行,現在他的房子只值當初的1/3左右,社區內好幾十戶要想辦法脫手)
本夢比太高,很可怕的。
THE666 wrote:
一年全台交易幾十萬筆資料,
何必去看這些新聞報的少數個案,卻忽略這幾十萬筆資料?

103年(最高)和現在房價比,統計下來就是平均就是跌10%。

要詳細資料,下面可以看。

http://www.sinyi.com.tw/knowledge/HPI_season.php/9670/2

不要老是看這些新聞報的特殊個案,就像下這篇25樓我寫的....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56&t=5335079&p=3#66706795

同一棟大樓,同樣103年5月買,同樣106年年中賣掉,
一間降價3X%,另一間一毛都沒降,
然後新聞只報降價3X%的這間,一毛都沒降的這間卻絕口不提...

----------

至於樓主的問題,實價登錄就在那邊,樓主自己就可以去查,
如果要針對某個社區的歷史成交狀況,下面這個網站超級好用,
https://www.leju.com.tw/

----------

還是我說的那千萬遍的老話,
很多資訊網路上都查的到,千萬不要把新聞當你房地產資訊的來源,
如果要把新聞當你房地產資訊的來源,至少要懂得查證這些資訊是否正確。
心裡是知道跌價了,
但還是期待著未來,
沒有賣就沒有賠。
wra04133 wrote:版上有人分享實價登錄...(恕刪)

買賣雙方沒交集的最多啦
一般來說都加價N倍以上,再來就是打個折扣優惠銷售百招手法之一⋯⋯這樣才能真正體會數錢數到手抽筋的感覺。 
大家都是聰明人誰會賠錢賣昵…唬爛一下就可以看到很多錢
以後加班越來越多 在家時間越來越少了
哭哭
mengreed wrote:
認賠的一定比較多,遠...(恕刪)


最近在看房,小孩漸漸長大有點想換室內坪數45坪以上的房子,目標一樣鎖定高雄市美術館區域,其實我看實價登錄最近這兩年成交記錄與四五年前比,有些都是賠錢賣的情況…

舉個例子…逸品苑A棟門牌美術東二路的19樓邊間最大坪數的一戶…102年買在超過3000萬…106年這幾個月以2650萬賣出…

其他好建商中大坪數大樓也不少最近成交單價創新低的…

反而我看很多最近可能剛要買房的民眾,可能要買小坪數兩房三房的…好像都以為房價還在漲?

THE666 wrote:
一年全台交易幾十萬...(恕刪)


房仲還要兼網軍 辛苦了

THE666 wrote:
同一棟大樓,同樣103年5月買,同樣106年年中賣掉,
一間降價3X%,另一間一毛都沒降,
然後新聞只報降價3X%的這間,一毛都沒降的這間卻絕口不提


所以 買到貴30%是盤子對吧.....


clement_26 wrote:
THE666 wrote:
同一棟大樓,同樣103年5月買,同樣106年年中賣掉,
一間降價3X%,另一間一毛都沒降,
然後新聞只報降價3X%的這間,一毛都沒降的這間卻絕口不提

所以 買到貴30%是盤子對吧.....


人家都買貴了還要爆出來笑他,是要他跳樓嗎?XD
有時候看這些多多講話真的很有趣。

wra04133 wrote:
版上有人分享實價登...(恕刪)


敗家子才會急賣
就我看過的XDD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