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命算到沒命專家 wrote:可以看出已經買跟住...(恕刪) 林口都爛成這樣我都沒後悔。為什麼?鍵盤俠永遠都不知道當成家立業後,一個男人會為了老婆跟小孩犧牲多大。如果我今天真要投資,我2000萬一定買在上海蛋黃貧民窟,那才叫抗通膨。然後讓我老婆每個禮拜回台北娘家跟看望朋友,讓我爸媽偶爾來上海看我,讓小孩唸上海國際學校。但能嗎?也許能,但我人生就這麼一次,我不可能跟鍵盤俠一樣只考慮投資報酬率這種鬼東西。自然,我也不可能住抗通膨的台北市蛋黃貧民窟我就是要每天塞車1-1.5小時,讓我小孩唸一年超過50萬台幣的新北美國學校,同時給他們一個媲美歐美的林口生活環境。我讓我小孩從幼稚園到高中要花近千萬在學費上,難不成是為了投資報酬率?真要投資報酬率,直接送給住在美國的外公外婆帶,豈不是一毛都不用出?或是丟雙語學校,下午找美國家教線上英文,能貴到哪?投資報酬率不就爆高?或是乾脆丟公立要小孩受台灣教育,長大唸個美國碩士最省鍵盤俠永遠不懂,買房子跟投資報酬率沒有任何一丁點屁關係
一個打雜流浪漢 wrote:呀!跟現在比嗎?民...(恕刪) 這也就是隨著時間變遷,定義的不同囉~用人口數來看也就太單一~~那年代全新的大四房公寓還不到一百萬呢~進台北城個人印象最深的是307.310跟265幾條路線即便家裡步行至板橋舊站不過10來分鐘..上學也得5點多就起床了當時有親戚開營業車,買了板橋嫌偏遠..賣了回台北租房等機會這一租就又快40年了....
流浪 大以前板橋都是中、南部來的勞動人口,板橋範圍很大,板橋往土城方向右轉過一條橋還是板橋,然後才連到樹林去,那一區的老板橋人叫樹林不叫板橋,只是門牌屬於板橋。跟桃園龜山有點類似,迴龍那邊注意看一下門牌,不是屬於新莊或是樹林,門牌在一條路上面如果沒注意看,馬上變成桃園龜山。有個學校叫龍華工專的,您會認為是桃園或是台北縣呢??現在州子洋更爆了,其實只要一條小輕軌就可以大漲回春至於為何當時不開放洲子洋、土城、樹林、新莊、關渡平原等鄰近台北市區的台北縣土地而去搞那個林口、淡水,這個只要看一下歷屆地主就知道發生什麼事了還有林口、淡水當時還有重要保護台北市區的飛彈基地與監聽站點更爆是台塑土地在林口山上,那個體育學院位置很有趣,捐出來,政府開路,建築線就可以鄰土地,把當時林口工業區的工三工廠當成了孤兒,應該這樣說,長庚往後面一直到體育學院這些地都是台塑的,72年發展到現在,您看到什麼成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