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價登錄一定有其殺傷性,不然相關業者不必緊張,說什麼2年後實施對整體才是健康

買多少賣多少是自己決定,看空的可繼續等,看多的盡量吃貨,2條沒有交集的線

最後受傷害的誰比較嚴重??

tonbo100 wrote:
實價登錄一定有其殺傷性,不然相關業者不必緊張,說什麼2年後實施對整體才是健康

買多少賣多少是自己決定,看空的可繼續等,看多的盡量吃貨,2條沒有交集的線

最後受傷害的誰比較嚴重??

你指的是建商吧
建商緊張是當然的
一般是這樣
定價 20/p 那是定價 可能賣時 16/p
但是有可能在賣房子期間,實際價格由16漲到18了
那 我之前廣告 20/p 我就算賣 18 還是很好賣


如果一開始建商就訂 16/p
市場銷售期間,漲到 18/p
大家來買時,一定會說,你廣告說賣 16 怎麼現在要賣我 18


為什麼實價登錄會有殺傷力,我覺得很簡單。

因為價格如果透明的話,就不太需要房仲了。
反正價格都差不多,要賣,屋主自己上網看看,自己刊登就好。


還有,如果房仲要求要屋主下修,那麼屋主就會不賣。


所以房仲會緊張。

______________

不知道為什麼,有很多人都覺得房價高,和房仲利多成正比。

其實,房仲這種職業,要的應該是交易量。賣一棟3000萬的房子,和10棟500萬的房子。
當然是後者較賺。

______________

不想交易。和房價也沒有絕對關係。
並不是不交易,價格就會降低。

甚至還會變高,因為一有人願意賣,就會一堆人搶。
為何這裡討論實價課稅只討論房屋買賣呢,每年的房屋稅及地價稅都不討論,實價課稅必須要有配套,同時必須修改房屋稅及地價稅法,所以不是只有買賣時繳的稅,每年的房屋稅基也必須實價課稅,這樣才能真正抑制房價,房屋持有人每年的持有成本高,投資客就撐不下去,非早賣房不可(先進國家都是這樣的),所以實價課稅後,這些說房價不跌的人,其立論基礎很有問題,現在還沒買房的,建議再等一下,一定可以減輕負擔
好吧。
有些人死都要說房價跌。

那就跌吧,既然要跌,那當然是實價課稅越重,跌越重吧。


假設,房屋稅實價以後,多課1%,1200萬,跌到1000萬,跌了200萬。

持有20年,所以多繳了200萬的房屋稅。


所以?買房再等一下會比較輕鬆?

whason wrote:
看到你們這些人發言,...(恕刪)


我是首購族...實價登錄讓我慌了!
已經存了七年的存款, 以為自備夠了.
卻被銀行說...我怕次房貸風暴...抱歉...再多拿1~2成來跟我談!!

胖喜 wrote:
實價課稅 如果市場上...(恕刪)


感覺只會傷到資金不寬裕的投資客, 跟傷到以為自備只要2成的首購族阿~

dooex wrote:
感覺只會傷到資金不寬...(恕刪)


你說對了,當少了首購族跟投資客,那空屋率會高還是降?當東西一直賣不出去,你覺得會降還是會漲?
tododi wrote:
實價登錄 我也覺得不...(恕刪)


很多人想說政府一些限制措施
可以讓房價下跌
趁機入場撿便宜

等自己真要買房的時候
才發現房價還沒跌
購屋難度卻已經因為銀行種種措施
難度更高了



Leica M240,21/1.4,28/1.4,35/1.4,50/0.95,90AA
實價登錄是好事阿
公開的價錢就容易比價

去網路買個東西馬上類似的東西就知道誰的貴誰的便宜不是嗎

這是政府的三部曲 先調高公告地價,再來實價登錄,再來就是實價課稅,收入就會增加了
這應該叫做養套殺三部曲
真的實施以後確實能對房地產有效果

持有成本高了,如果不能轉嫁,就會回歸合理,市場機制自然會湧現
目前雙北房價租金比已經600~700了看可不可以破日本720泡沫前的記錄

其實電子化發票也是為了收稅金,變成行動式的話,這樣連菜市場的都收的到(遠程目標)
哪知道的?某天夢裡面跟財政部官員開說明會的訊息?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