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少子化加上全球人口飆漲下的必然結果
~~~~~~~~~~~~~~~~~~~~~~~~~~~~~~~
用心者得天下趨勢
但是往往事與願違, 房價不但沒有跌到他期待的價位, 反而離他越來越遠, 眼看自己的目前的收入已經沒法買到自己想要居住的區域, 又不願意屈就到其他外圍的地區, 對於房價的無力和後悔慢慢轉變成憤怒, 於是他開始認為政府沒有作為, 怎麼可以讓房價高到他買不起, 或者比較正確的說法應該是房價怎麼可以在他還沒買房子的時候就漲到他買不起呢? 他認為投資客是房價高漲的主因, 他認為仲介是房價沖天的幫兇, 甚至在內心來說, 他恨所有已經買了房子的人
兩千年前, 孔子就說過:「不怨天,不尤人。」
在日本甚至也引用而延伸為所謂的「 怨天者無福,尤人者不富。」,
在吸引力法則裡面提到負面的吸引力, 這個說法和另一個美國牧師Will Bowen的著作有異曲同工的說法, 他們都發現抱怨就是造成不幸福的開始,也就是當我們開始抱怨,就是將焦點放在不如意、不快樂的事情上,我們說的話表明了我們的想法,而我們的想法又創造了我們的生活。這是一個惡性循環,也是一種負面的吸引力法則, 很多事用樂觀的心情往正面思考, 你會發現你的日子會過得更不一樣
與你共勉之
當然日本也有便宜的, 日本這幾年影響比較大的是人少的地方人越來越少, 人越多的地方人越來越多, 於是為了建設和預算的效率化考量, 日本這幾年廢校併校的數目越來越多, 我們印象中的國小或者國中應該是在自己家附近, 但是現在很多縣份現在的國中小(公立學校)只能蓋在電車沿線, 很多小學生和上班族一樣必須每天搭電車上學, 和台灣很像的是, 為了預算考量, 國小入學人數如果少於多少就必須廢校或者和其他國小合併, 前幾年日本也常發生國小和社區居民印製廣告鼓勵招生, 甚至地方提供土地, 如果你是有適齡學童的家長, 只要你願意搬來學區就提供約2000坪的土地供您建屋和使用, 日本是少子化沒有錯, 但是對比少子化影響的情況下, 人口往都市集中的影響反而相對更明顯
人少的地方就會更少~
東京就是這樣~
工作機會多~外來人口就多~
房價還是比台北貴很多~
就算那裏薪水高物價高~
也是很難買房~
台北是10年後要一坪20萬~均價70要變到20~
還是期待某一黨當選~宣布獨立~
讓對岸打幾枚導彈來台北市~
比較快~
只要遠方的美國人持續QE3~QE4~QE5~
要跌很難很難~"~
民國65年左右一間30坪公寓大概只要30萬內~
73年~75年漲了一倍~
76~79年漲了五倍~均價到300萬~
79年2月28日央行總裁宣布升息~6%直升13%
房地產也是到了81年才開始下跌~
怎麼跌?一年2~3%左右~
一直跌到92年SARS過後~
永康街在1996台海危機的時候公寓一坪約20左右~
不要說一坪20萬啦~要跌20%都是難的~
真正的打房是美國宣布升息~
WHY?去當三四個月仲介你就知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