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提:有人說救經濟要先打房 因為大家把錢都拿去繳貸款 不敢消費但是怎看到的都不一樣愛奉'三星 手機新款一出來大排長龍....人手一隻新款手機王品 夏慕尼 西堤 賺翻天 王品一客1300沒訂吃不到.....老四川 鼎王.....等!!沒訂位也都吃不到不是大家都拿去繳房貸了......怎麼回事呢??而且現在都不是有錢人在吃以上這些...很多自以為吃這餐廳很高尚 朋友會羨慕的窮人來消費上菜不是先吃..而是先打卡..上臉書享受朋友羨慕的眼光誰能解釋怎麼回事??
一隻手機綁約一年才兩萬出頭 違約換最高等級的空機家起來也快5萬高房價 中古屋動輒都5 60萬/坪 坪數乘下去 貸個二三十年每月繳的本利和 動輒都3 4萬 4 5萬的 誰要投入這個殘酷的戰場高房價本來就是投資客在玩的 近年來的受薪階級哪買得起 人生又不是只為了買房連領十幾萬的教授都在喊貴了 何況是他們的學生...那為什麼 只去看那些高檔的地方 不去看一些家樂福 全聯 那類的賣場看他們一次都消費有多少 對比到幾年前有多少...太淺了 ~
兄弟我朋友小孩的大學經濟學原理期中考題就有類似題目你這叫做見樹不見林看不到的地方消費萎縮你不知道你只看電視吧看到買iphone大排長龍看到周年慶人擠人看到知名餐廳很難定訂位看到...其實問一下傳統市場攤販就知道婆婆媽媽都縮手不買你要知道的是整體的概念建議你去看一看那個澎風經建會主委提到今年經濟成長這麼悲慘的原因很多地方萎縮超乎預期辦公室也是有年輕同仁只追求高檔享受但你不會覺得這個世代有希望,或者覺得經濟好,他們變富有了因為他們是月光族,22K,甚至刷卡成為卡債族只為吃高檔餐廳,名牌包包,2萬元手機你覺得負債累累的他們有錢嗎??
這問題我問過敝司的年輕人..他們的回答不外乎都是:因為就算省吃儉用每月存下來的金額~都只有一點點~為了這個一點點~就得東省西扣,那還不如吃想吃的東西~買想買的玩意兒我覺得年輕人嘛~有這種想法也是很正常合理的~我十幾年前也經歷過~只要不過度消費~不要做自己能力所及以外的事~都還好
因為房價高到他們覺得存錢也買不起房乾脆放棄買房這個選項省下買房的錢,就什麼東西都買的起了台北市每坪七八十萬,新北三四十萬隨便買買台北要兩千,新北要一千貸款一個月要五到十萬省下這五到十萬,每個月買個包、買支新手機、吃兩頓大餐犒賞自己不為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