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炒房這議題,01上面很多的討論,
討論到後面會變成各說各話,
其原因就是因為大家對於炒房的定義不同,
所以我想說來出一堆狀況,讓大家來說說,
這些狀況你認不認為屬於"炒房"...

------- 補充一下-------

其實我會提出這話題,主要是受這一篇影響

炒房致富在社會上的定位?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56&t=3962904&last=50791538

既然要討論這話題,那也要先把甚麼是炒房定義出來吧。

------- 補充結束-------



以下各種狀況,你認為是炒房嗎? 理由呢?(嫌麻煩,不說理由也可以)

1. 有閒錢想投資,又不知道要投資什麼,於是用抽籤的,
結果抽到房地產,於是就把錢買了房子出租,
至於房子以後怎麼處理也沒多想,到時候再說。


2. 有閒錢想投資,又不知道要投資什麼,於是用抽籤的,
結果抽到房地產,於是就把錢買了房子出租,
至於房子以後怎麼處理也沒多想,到時候再說。

10年後房價漲了2倍,於是就把房子賣掉獲利

3. 認為將來10年後房地產會漲2倍,投資報酬率不錯,
於是把錢拿去買房出租,想10年後把房子出售獲利。


4. 認為將來10年後房地產會漲2倍,投資報酬率不錯,
於是把錢拿去買房出租,想10年後把房子出售獲利,

10年後真的漲了2倍,於是出售獲利。

5. 認為將來10年後房地產會漲2倍,投資報酬率不錯,
於是把錢拿去買房出租,想10年後把房子出售獲利。

10年後跌了50%,認賠出售。

6. 鄰居說房子要賣跑去找你,說他急用錢,
如果你有現金的話,市價1000萬的房子,他900萬就賣你,
於是你用900萬現金買了他的房子,過一個月後,用市價1000萬賣掉。

7. 你去找仲介,要仲介如果有碰到急用錢,要低於市價賣屋的,立刻通知你。
某一天仲介通知你,你因此用900萬買了一間市價1000萬的房子,
過一個月後,用市價1000萬賣掉。

8. 你是短線的投資客,
一間市價1000萬的房子,你花了1000萬買,
過了一個月後拿出來賣,有人出價1100萬以上,你才肯賣。

9. 你是一般上班族,
一間市價1000萬的房子,你花了1000萬買,買來自住,
但風水師父看過,說這間房子和你八字不合,於是只好拿出來賣,
雖然房子花了1000萬,但還有代書費、仲介費、稅金....等等費用,
算一算你的成本是1050萬,
於是有人出價1050萬,你才肯賣。

10. 一間市價1000萬的房子,你花了1000萬買,
花了200萬重新整理裝潢,成本一共1200萬,
然後拿出來賣,有人出價1300萬,你才肯賣。
(裝潢型投資客)

11. 房子10年前買來自住,買500萬,
今年要移民國外,於是賣屋,
現在市價1000萬,有人出價1000萬就賣。

12. 房子10年前買來自住,買500萬,
今年要移民國外,於是賣屋,
現在市價1000萬,但是有人出價1100萬以上你才肯賣。

13. 房子10年前買來自住,買500萬,
今年要移民國外,於是賣屋,
現在市價1000萬,有人告訴你,房子整理裝潢後,
扣掉裝潢費,可以賣1000萬以上,
於是你照做,結果如同他所說,
扣掉裝潢費後,賣了1100萬。

14. 你是建商,這區域新屋行情一坪50萬,
你用媒體廣告來洗腦,告訴大家你這個建案一坪是70萬,
(實際上你的建案和其他建案沒甚麼不同)
洗腦洗的很成功,然後你的建案就一坪70萬賣掉,
之後"全台灣"房地產沒跌沒漲,你這個建案也一直保持一坪70萬的行情。

15. 你是建商,這邊新屋行情一坪50萬,
然後你透過許多合法手段,讓政府、財團在這個區域有許多優良建設,
讓這個地方新屋的行情漲到一坪70萬,
然後你的建案就一坪70萬賣掉。

16. 你是建商,這邊新屋行情一坪50萬,
然後你透過許多非法手段,讓政府、財團在這個區域有許多優良建設,
讓這個地方新屋的行情漲到一坪70萬,
然後你的建案就一坪70萬賣掉。
只是一個炒房那來那麼多假設性問題?
我也認為哪來那麼多問題

炒房就是想要劫貧濟自己的口袋而以阿

但目前我是比較想要聽到投資客的自白啦

哈哈哈
我也是無聊
所以房子是一定賣窮人嗎?窮人一定要買房子嗎?

富有族 wrote:
我也認為哪來那麼多問題
炒房就是想要劫貧濟自己的口袋而以阿
但目前我是比較想要聽到投資客的自白啦
哈哈哈


我同意!!哪來的那麼多問題!!

炒作就炒作無非就是為富不仁囉!!

把窮人的口袋榨的更窮,把錢都塞進自己的戶頭,這就是炒作!!

但在國外炒作房價是違法的,在德國連房租租金要漲價都得經過政府允許漲妳才能漲,我們臺灣?

算了吧....反正炒房地產這個對國家經濟成長一點都沒有好處的東西!

也造就我國就業率與經濟成長不斷倒退的主因之一,多數國外大企業是靠產品還是靠炒作房地產在過活的?

大家不用想就知道是靠產品、靠創新,才能賺大把銀子,我國政府還鼓勵炒作房價呢...

政府官員帶頭炒....哈哈....(被抓的只是利益談不攏啦)
THE666 wrote:
2014-06-25 02:04 #1
回文私訊連結引言收藏評分回報推薦
談到炒房這議題,01上面很多的討論,
討論到後面會變成各說各話,
其原因就是因為大家對於炒房的定義不同,
所以我想說來出一堆狀況,讓大家來說說,
這些狀況你認不認為屬於"炒房"...


以下各種狀況,你認為是炒房嗎? 理由呢?(嫌麻煩,不說理由也可以)

1. 有閒錢想投資,又不知道要投資什麼,於是用抽籤的,
結果抽到房地產,於是就把錢買了房子出租,
至於房子以後怎麼處理也沒多想,到時候再說。

2. 有閒錢想投資,又不知道要投資什麼,於是用抽籤的,
結果抽到房地產,於是就把錢買了房子出租,
至於房子以後怎麼處理也沒多想,到時候再說。
10年後房價漲了2倍,於是就把房子賣掉獲利。

3. 認為將來10年後房地產會漲2倍,投資報酬率不錯,
於是把錢拿去買房出租,想10年後把房子出售獲利。

4. 認為將來10年後房地產會漲2倍,投資報酬率不錯,
於是把錢拿去買房出租,想10年後把房子出售獲利,
10年後真的漲了2倍,於是出售獲利。

5. 認為將來10年後房地產會漲2倍,投資報酬率不錯,
於是把錢拿去買房出租,想10年後把房子出售獲利。
10年後跌了50%,認賠出售。

6. 鄰居說房子要賣跑去找你,說他急用錢,
如果你有現金的話,市價1000萬的房子,他900萬就賣你,
於是你用900萬現金買了他的房子,過一個月後,用市價1000萬賣掉。

7. 你去找仲介,要仲介如果有碰到急用錢,要低於市價賣屋的,立刻通知你。
某一天仲介通知你,你因此用900萬買了一間市價1000萬的房子,
過一個月後,用市價1000萬賣掉。

8. 你是短線的投資客,
一間市價1000萬的房子,你花了1000萬買,
過了一個月後拿出來賣,有人出價1100萬以上,你才肯賣。

9. 你是一般上班族,
一間市價1000萬的房子,你花了1000萬買,買來自住,
但風水師父看過,說這間房子和你八字不合,於是只好拿出來賣,
雖然房子花了1000萬,但還有代書費、仲介費、稅金....等等費用,
算一算你的成本是1050萬,
於是有人出價1050萬,你才肯賣。

10. 一間市價1000萬的房子,你花了1000萬買,
花了200萬重新整理裝潢,成本一共1200萬,
然後拿出來賣,有人出價1300萬,你才肯賣。
(裝潢型投資客)

11. 房子10年前買來自住,買500萬,
今年要移民國外,於是賣屋,
現在市價1000萬,有人出價1000萬就賣。

12. 房子10年前買來自住,買500萬,
今年要移民國外,於是賣屋,
現在市價1000萬,但是有人出價1100萬以上你才肯賣。

13. 房子10年前買來自住,買500萬,
今年要移民國外,於是賣屋,
現在市價1000萬,有人告訴你,房子整理裝潢後,
扣掉裝潢費,可以賣1000萬以上,
於是你照做,結果如同他所說,
扣掉裝潢費後,賣了1100萬。

14. 你是建商,這區域新屋行情一坪50萬,
你用媒體廣告來洗腦,告訴大家你這個建案一坪是70萬,
(實際上你的建案和其他建案沒甚麼不同)
洗腦洗的很成功,然後你的建案就一坪70萬賣掉,
之後"全台灣"房地產沒跌沒漲,你這個建案也一直保持一坪70萬的行情。

15. 你是建商,這邊新屋行情一坪50萬,
然後你透過許多合法手段,讓政府、財團在這個區域有許多優良建設,
讓這個地方新屋的行情漲到一坪70萬,
然後你的建案就一坪70萬賣掉。

16. 你是建商,這邊新屋行情一坪50萬,
然後你透過許多非法手段,讓政府、財團在這個區域有許多優良建設,
讓這個地方新屋的行情漲到一坪70萬,
然後你的建案就一坪70萬賣掉。



百度百科

炒房是一個新興名詞,是伴隨著房地產業的發展而產生的投資行為。由於政策影響,房市攀升,一些人借機囤積房源,轉手獲利,這一類的特殊投資行為被稱為炒房。炒房是市場經濟發展到一定時期的產物,它不能套用任何一種法律上已知的定義進行界定


行為描述
2003年至2004年,房地產市場最響亮的一個名詞就是“炒房”。說起炒房就不得

炒房
不提溫州人,還是很自然地聯想起炒房團和炒房(real estate speculation)行為以及他們帶來的高房價。對炒房團和炒房行為進行報導、論述的很多,支持者與反對者隊伍都相當龐大。雖然國家出臺了大量調控房地產市場的政策,但真正涉及炒房團和炒房行為的卻不多。

炒房者一般看中的都是中、高檔項目,這種項目位置和環境相對不錯,具有一定的升值潛力。平時大家並不在一起,基本上都是各逛各的,每個樓盤都會去看,有人笑稱他們為“房蟲”。如果對其中某個樓盤感興趣,就打電話找其他的朋友一起來看,大家決定要投資後就去找銷售主管談折扣。

當然,在這些炒家前去與銷售主管談判之前,他們已經在售樓處和銷售人員有過接觸甚至達成了共識。而面對如此龐大的團購力量,沒有哪個銷售人員會輕易放棄,因為一旦成功將會給銷售人員帶來一筆不菲的提成收入。所以,他們會為炒家提供最大的支援以促成這筆交易的成功。

炒家購房有個規律,那就是有新項目剛一開盤他們就會去踩盤,由於他們每次都以團購的身份出現,所以能拿到相對較低的價格。基本是找一個項目中很好的房源,無論是面積、朝向、層數,都是眾多購房者最想得到的那種。這種房子升值速度最快,升值潛力最大,轉手更容易。



行為分類
目的不同的炒房團和炒房者其炒房行為方式也必然不同。炒房的主要目的是獲利,

炒房
因此如何獲利,應成為劃分炒房行為的一個基本標準,從牟利方式看,主要有以下幾種炒作房屋的行為:

一是通過團體購房,以團購形式增強和開發商談判的能力,壓低價格整體買入,之後再以零售價格獲得回報。它類似於商品買賣中的批發與零售,其購房的目的是賺取零售時的差價。

二是通過新聞炒作、散佈、傳播消息等手段形成房價上漲的假像,造成虛假的供求不平衡,影響房地產市場價格,再通過房地產交易獲取利潤。這與房地產市場不規範,市場訊息不透明,缺乏必要的監管機制,對虛假廣告打擊不力密切相關。

一些媒體、開發商為牟利而聯合炒作,也讓這種行為屢能得逞。將市場即將發生變動的意思向不特定的人傳播是這種行為必要的構成要件。它的行為特徵和目的與證券市場中惡意散佈、製造虛隔資訊操縱市場行為類似,並違背《廣告法》和《房地產廣告發佈暫行規定》等法律的規定,應當用法律對其進行制約。

三是虛假交易。包括開發商的洗售行為以及炒房團的相對委託行為。開發商的洗售行為是指開發商以獲取利益為目的,由其內部人員或雇傭外部人員,以炒房者名義通過虛假交易製造房地產市場假像、誘騙他人作出錯誤的房產投資。其手法是開發商先預售或銷售部分商品房(期房),由預先安排好的同夥(炒房者)配合買進,繼而退還開發商,取回價款。這種行為是一種不改變實質所有人而對同一商品房(期房)賣出後又買回的操縱行為。所謂實質所有權人是相對于名義所有權人的一個概念,它是指儘管商品房(期房)並非以自己的名義持有,但是以自己的資金購買的商品房(期房)在自己的控制之下,享有該商品房(期房)的權益的人。

他們的行為或許會在開發商和炒房者的產權登記上發生移轉,但事實上依然是由開發商控制與支配,這種情況下只是名義所有權的轉讓或名義所有權人的變更,不屬於轉移實質所有權的商品房買賣。開發商的這種行為與《證券法》中的操縱市場行為中的洗售(washsale)十分相似,也稱為“沖洗買賣”。

四是一些炒房團(包括個別炒房者)以實際交易操縱的方式炒高房地產。炒房團利用其資金優勢買進某一樓盤,使散戶產生錯覺,誤以為交易活躍、房地產市場價格上漲,盲目跟進;而炒房團趁機拋售從中牟取暴利。其行為方式類似於證券法的實際交易型的操縱市場行為。

結合對炒房團特徵與類型的分析,以第一種方式炒作房屋的應視為一般性炒房,以第二、三、四種方式進行房地產炒作的應視為違法性炒房。同時這三種行為也是炒房團(炒房者)利用其資金、資訊等優勢操縱市場,影響房地產市場價格的集中表現,它們影響了房地產市場的正常秩序。因此無論是炒房團還是一般炒房者,只要有第二、三、四種行為的,都應當制定相應法律,要求其承擔法律責任。即認為一般炒房團及其炒房行為是具有合法性,採取實際交易、散佈虛假資訊等行為操縱市場的炒房團及其炒房行為應認定違法。


Johnny_depp wrote:
百度百科炒房是一個新...(恕刪)



基本特點
炒房者是在全國房地產市場上進行炒房投資,並在一定程度上對商品房價格產生影

炒房
響的全國各地購房者組成的團隊的一種投資行為。主要表現為以下特徵:

民間性:參與炒房行為的公民自願組成的,以實現團體成員共同願望(購房牟利)為宗旨的組織。它不隸屬於政府部門,在資金來源、人事組織、事務內容等方面獨立存在於政府體制之外,是民間組織。炒房行為是一種在民間進行的投資行為,它不受官方保護,也不受政府提倡。

炒房的目的即為牟取更多的利潤。炒房團以贏利為目的,是它與社會團體相區別的重要標誌。在實踐中,由於炒房種類不同,其贏利的方式也不同:一種類型的炒房不以影響房地產市場價格為目的,通過持有購進的房屋,待房地產價格上漲後,再行賣出牟利;另一種類型的炒房,主觀上具有影響房屋價格的故意,通過實施虛假交易、散佈虛假資訊等方式,炒作房地產,牟取暴利。
自主性:自主性是指炒房團內部實行自主管理的原則。這集中體現在炒房行為、宗旨、重大活動等重大問題均由其自主決定,不受外部組織控制。它可以是隨時的買賣,只要看準時機,將房子買進,囤積房源,然後在適當的時機轉手。

法律邊緣性:高丙中教授將社會團體的合法性分為四種形式:一是社會合法性;二是行政合法性;三是政治合法性;四是法律合法性。因此有必要分析炒房是否具有合法性。就社會合法性而言,

炒房
一直以來人們對炒房都是爭論不休,但是也並沒有明確的法律條文對此有明文規定,因此他們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社會合法性。而政府對炒房也從未明確表態,其行政合法性不明。至於法律合法性,而且沒有一部法律對其有明文規定。綜上,無法認定炒房合法與否,因此認為炒房具有法律邊緣性。鬆散性:炒房一大特點是鬆散性。一是炒房成員往往不固定。通常炒房團的組織者通過新聞媒體或其他方式發佈消息,再將社會上報名的人組團,赴外地看房、購房。組團的方式決定了炒房團的組成人員通常是不固定的。二是無嚴密的組織結構。炒房團內部無明確分工,運作方式帶有隨機性。



Johnny_depp wrote:
基本特點炒房者是在全...(恕刪)


成因分析編輯
概述
炒房行為的產生,是房地產泡沫經濟得產物。究其原因是一些地方政府,身居幕後縱容投機炒作,成為土地適度饑渴政策的制定者和執行者、土地開發權錢交易的參與者。一些地方政府公然違背國家政策,成為坐地經營的炒房勢力。雖然不能肯定最大的幕後炒房者是地方政府,不過地方政府絕對是中國炒房的核心組成部分,和開發商一樣是炒房大軍中的大贏家。各種炒房行為的產生是各個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政府難辭其咎

地方政府賴以主動推動經濟增長並能夠獨立支配的只有土地這一項核心資源了。這意味著,房地產膨脹得越大,地方政府的收益就越大。與此同時,它的成本卻仍然是零,因為土地的減少,銀行的壞賬、資源的衰竭幾乎都不是由地方政府來承擔最終責任的。地方政府作為最大的受益者是難辭其咎的,因為是受益者,在穩定房價等工作中就無法堅定的執行國家的一系列指令,對房價的上升或明或暗的起了包庇的作用,從而給炒房行為的產生提供了政治環境,或者說是一個溫床。

開發商是始作俑者

房地產商手上往往都有獵頭公司招來的資深會計,深諳開發商做假賬的需要,可以輕車熟路地將樓盤帳目上的成本金額加大。明明賺一個億的樓盤,可以處理成隻賺四千萬或者更低,給外界造成樓盤成本越來越高不得不提高售價的假相。也有地產商採取更直接的騙人手段如捂盤惜售、炮製地荒論、安排民工排隊製造虛假繁榮等假相。
一些開發商之間、開發商與銷售商之間、銷售商與仲介之間,合謀製造虛假資訊,相互聯手抬價,逐層加碼,利益共用。另一方面,價格同盟在所謂的"定價策略"方面也有體現,幾乎所有新樓盤開盤,都會以周邊已售或待售房價作為定價參照,相互競價。

Johnny_depp wrote:
成因分析編輯概述炒房...(恕刪)


治理對策編輯

稅收徵收到位
“加強稅收征管,確保徵收到位,將是下一步管理層的工作重點。”國稅總局官員在重要場合傳遞出這樣的資訊。通過相關調查和測算後發現,如果購房環節的所有稅收都依法徵收到位,即使房產出手價格比購入價翻兩倍,炒房者至多只能賺到現在毛利的1/3。但實際情形是,多數購房環節稅收都因為各種原因存在“優惠”,距征管到位差距很大,從而給炒房者留下不小“博利”空間。
而據另一位相關部委官員透露,單是依靠現有稅種設置,就有足夠空間可以對房地產市場進行有效的調節。例如:七部委新規中進行調整的營業稅只是房地產交易環節的稅種之一。所謂調整,也不過是取消了之前為鼓勵房地產市場發展而給予的部分稅收優惠。而在房地產交易環節還有個人所得稅、土地增值稅、契稅、印花稅等多個稅種,其中除印花稅外,其他都有優惠。僅簡單地取消“優惠”,稅收調節空間就非常大。
而管理層顯然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國家稅務總局發出《關於進一步加強房地產稅收管理的通知》,要求對房地產業稅收實施一體化管理。總體要求包括,整合征管資源,以契稅管理先繳納稅款、後辦理產權證書(先稅後證)為關鍵,以資訊共用、資料比對為依託,加強部門協調配合,搞好各征管環節連接,實現房地產業諸稅種間的有機銜接,加強諸稅種的稅收管理。至於是否和何時取消相關優惠,表示政策將“擇機而出”。


調控需治本
持有環節稅收積極推進,七部委新政中全額徵收營業稅只是一個便於操作的“應急”對策。只能抑制短期炒作的資金,有大量閒置資金的炒房客不會受到較大影響。另一方面,由於中國經濟穩步增長預期,長期來看,炒房者對房價上漲的預期不會降低。加上“兩年內交易”期限設置以及對開發商實際難以監控,實際操作中有很多空子可鑽,從而削弱了其打擊和調控樓市的實際力度。該人士表示,基於此,利用稅收杠杆調節樓市必須繼續進行。
中國房地產市場稅收主要還都集中在交易環節,而持有環節稅負偏輕:企事業單位持有房產稅收很少,個人名下房產的保有過程則幾乎沒有任何稅收。由於購買、投資房地產有很高的預期收益,直接拉動了投資不斷升溫。房地產持有環節的稅收設計工作已經在積極推進中,包括北京在內的部分城市已經在空轉試點,這將是有效調控房地產市場過熱的治本機制
哥來簡單破題

簡單來說開版樓主玩的就是稻草人遊戲

百度百科就破了

可以定義打房,就可以定義炒房

若不能定義炒房,那相對也不能定義打房


因此沒有炒房、就沒有打房

要說真有打房,那才有炒房


因此大家別哀說政府打房,若是說政府真的有打房政策,表示炒房事實是存在且被定義的

否定打房,等於間接承認炒房

哥邏輯不錯吧?
Johnny_depp wrote:
哥來簡單破題
簡單來說開版樓主玩的就是稻草人遊戲
百度百科就破了


那以我舉的例子來說,

8. 你是短線的投資客,
一間市價1000萬的房子,你花了1000萬買,
過了一個月後拿出來賣,有人出價1100萬以上,你才肯賣。

這並沒有在你百度百科上面出現,
--------
一是通過團體購房
二是通過新聞炒作
三是虛假交易
四是一些炒房團(包括個別炒房者)以實際交易操縱的方式炒高房地產
--------
這四點通通不是,所以不算炒房,是嗎?

這版常說,某間房實價登陸1000萬,過沒幾個月又這間房子在市場上出現,591上面開價1500萬,
我相信很多人會說這是投資客在炒房,
但這種狀況並不在這四點裡面,那這種行為到底算不算炒房?


那百度的內容,把炒房定義成...
利用各種方式...媒體廣告、用左手賣右手的方式製造成交易紀錄,
以提高該地區房價,然後從中獲得利潤。

那如果我用市價1000萬買一間房,然後花200萬裝潢,包裝,
後來用1300萬賣掉,獲利100萬,那算不算炒房?

如果不算的話,
那麼利用這種方式賺錢的投資客勇哥(黃勇義),為什麼大家又說他是在炒房?
http://news.cnyes.com/content/20111207/KE0XNTOPJXDPA.shtml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