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進入空頭市場,過去瘋狂搶進,短線賣出蠻天喊價的情形不再了;
即使建商代銷也開始意識到,房子蓋出來最終還是要賣給自住客和長期投資客,
不是短進短出的炒房投機份子,或是跟風套牢的老鼠。
房價要謙卑
這2年買氣低迷,追根究底是因為房價飆漲的不合常理,或是根本買不起。
而事實證明,即使在台北,最好賣房,價位範圍其實也在1500以下。
所以顯然前幾年冒出動輒數千萬的新興重劃區豪宅,
最終不會是住宅市場上的常態。
如果房市交易量要恢復,建商或售屋者勢必要推出價格"合宜"的住宅,
那麼大家心中的"合宜"房價,會落在哪個範圍呢?
當然房屋條件太多,價值很難用三言兩語評定,
但相信未來幾年要購屋的人,心裡總有個底~會落在一個區間~
在此不討論重劃區和新興市鎮和偏鄉,僅討論六都(雙北、桃園、台中、台南、高雄)
假設所有房屋條件,附近都有學校和一般購物交通機能,非危樓~
簡略分5個等級:
A.市中心(蛋黃)大樓公寓,
B.泛市中心(蛋黃)大樓公寓透天
C.一般市區(蛋白)大樓公寓透天
D.泛一般市區(蛋白)大樓公寓透天
E.市區的邊垂(蛋殼)大樓公寓透天
以上,你能接受的房價。
感覺一下子這棟樓就歪了,條件有點寬啊,如果這麼容易能區分,房價也不會亂成這樣了
其實不只雙北1500上下最好賣,我有個親戚是桃園在地建商,在郊外(大溪八德龍潭)找地蓋透天來賣,1500萬,100坪左右,賣的嚇嚇叫,毛利也很高
還是意思意思來喊個價好了,純住宅中古大樓公寓設定30坪,中古透天就設定60坪,新的我不知道怎麼開:
台北市(非大安信義中正):1000/900
新北市(三重板橋新店):900/700/1500
桃園市(舊桃園市區):600/300/900
不過現在市場的價格離我的價格非常非常非常遠,來喊個爽而已,這個價應該是2000年左右價格
不過我老木2000年在桃園市買到不到1000萬的省道鬧區百坪透天店面,之前有人下斡旋3800老木沒賣...繼續放著收租...
當時1999年買大直老家20萬上下一坪,花1000萬到桃園買房子被人說盤子,時過境遷,放著收租多年,要賣的時候真的才知道漲那麼多,真不知道是老木神通廣大知道多年後會漲還是..話說當時老木的兩攤鹹酥雞一晚可以收現2萬,房子又便宜...
如果房價能跌回之前的水位..我會認真考慮入手第二棟透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