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還有甚麼稅?

我還是支持這樣的政策, 房價便宜 但稅高。

有甚麼好處:

1. 總價低。頭期款低。

2.管理費 修繕費, 是反映在房子的維護, 最少看的到錢花去哪裡。

難道房價高,錢被銀行 建商 地主 投資客賺走有比較好嗎?

3.稅高 , 政府就不會想要從其他地方加稅了, 日本的社會福利比台灣好是確定的。


日本房價原來這樣

日本房價原來這樣

日本房價原來這樣

以日本的所得是台灣兩倍多, 這些大約台灣房價150萬。
3dFPSone wrote:
不知還有甚麼稅?


跟台灣差不多,買賣的稅金,每年的土地跟房屋稅,
好地段,持分多,就多繳一些.


還有房屋稅每年1.4%
1000萬就14萬+管理費+修膳金。一年最少就30~50萬日圓的開銷。還有水電氣費很貴的。
出租一個月大約4.5~7萬要看地點。
給物業管理幫忙出租還要給服務費。
有租金收入還要繳交住民稅(看收入金額繳稅,城市稅的一種)
你說划算嗎?

買賣還要課重稅。要賣還不一定賣的掉。好的物件還輪到台灣人去買嗎?台灣人買的大都是次級以上的物件了。

舉個例子。我媽家隔壁木造獨棟20年屋。離新宿搭中央線18分。一橋大學附近。我媽叫我買。鄰居認識2800萬可以成交。我不想買。我說我要買1dk(套房)就好。度假或小孩去讀書可以住。
結果有台灣的盤子被台灣人帶去買。3500萬成交。說要買來出租用。我媽說有夠笨的。

我的媽媽和哥都是日本籍。也都是從事木造建築業包商。二級建築士。
日本的房屋是會折舊的。
日本的住宅房屋是來住的,不是來炒的。
住宅不像台灣會增值。商業區就不一定。
獨棟木造就只有房屋稅。但超過30年還是要補強。
不要再相信房屋仲介說買房出租。

3dFPSone wrote:
不知還有甚麼稅?我還...(恕刪)

套套表示這是個案
bill1111 wrote:
還有房屋稅每年1.4%
1000萬就14萬+管理費+修膳金。一年最少就30~50萬日圓的開銷。還有水電氣費很貴的。


這樣還是不會比台灣貴。

管理費+修膳金 = 一個月2.2萬日元+ 14萬房屋稅/12 = 1.2萬日圓= 一個月3萬3日圓。
相當於台幣1萬/月。

在加房貸1000萬日圓=280萬。 房貸20年 一個月1.4萬台幣(日本房貸利率不到1%)


管理費+修膳金(3萬3日圓) + 房貸(1.4萬台幣) = 2.4萬台幣 /月

台灣2.4萬(台幣 /月) 能買到甚麼樣的房子? 大約是貸款480萬 20年。

台灣大樓也要管理費跟房屋地價稅。

不過是住日本, 光是出門沒有亂停的汽機車, 划算太多了。


--------------------

不過換上所得 再除以2, 2.4萬/2 =1.2萬台幣/月。

因為稅重 房價沒有炒作空間。

3dFPSone wrote:
不過是住日本, 光是出門沒有亂停的汽機車, 划算太多了。...(恕刪)


因為氣候暖化,現在日本夏天也熱得跟台灣差不多。

如果沒辦法一步到位有車庫的房產,用兩條腿的日本生活,沒有那麼美 ...


3dFPSone wrote:
不知還有甚麼稅?我...(恕刪)


如果你要比較全世界各地的房價,
需要用所得換算來突顯,
例如:日本、美國、英國、澳洲

那背後代表的意義不是他們房價比較便宜,而是台灣人民所得太低了,已經遠遠被香港、韓國、新加坡拋開,快比泰國、菲律賓低了。

房產投資是全世界的資金在買、
低薪是你台灣人在領。
絕對值跟相對值,還是有很大差異。
tany3472 wrote:
如果你要比較全世界各地的房價,
需要用所得換算來突顯,
例如:日本、美國、英國、澳洲

那背後代表的意義不是他們房價比較便宜,而是台灣人民所得太低了,已經遠遠被香港、韓國、新加坡拋開,快比泰國、菲律賓低了。

房產投資是全世界的資金在買、
低薪是你台灣人在領。
絕對值跟相對值,還是有很大差異。


那人民所得太低能解嗎
以台灣官商勾結的政治形態
人民所得永遠追不上物價
君不見納入中低收入戶的人口是一直在增加
光一個長榮航空的罷工搞到最後不是在檢討資方反而在檢討勞工
就可以知道台灣的勞權還是被資方壓在地上
台灣人更背骨
勞工不但不會團結抵抗資方的剝奪
還會彼此之間攻擊
到處充滿"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房產投資是全世界的資金在買"
從國際的角度來看
台灣房地產並不會吸收到國際的資金
尤其在香港反送中的效應下
對外國人來說
台灣是一個隨時都有可能被中國收走的地方
甚至還有戰爭的可能性
實際上外國人對台灣房產的投資也是一年比一年低


bill1111 wrote:
還有房屋稅每年1.4...(恕刪)


我同意別買獨棟木造屋來出租, 而且日本房屋會折舊. 不過每年折舊金額多寡也是會依物件地點, 建商, 建材而不一樣. 好的地點也會增值. 你列出的成本資料跟我實際的支出資料有很大不一樣.我在這邊列出來探討. 你應該是把所有不同的成本項目都歸在一起計算了. 實際情況有很大出入.

1. 房屋稅 1.4%? 你說1000萬房價所以稅金14萬, 可是我繳交的固定資產稅沒有你說的這麼高比例, 而且重點是我的並沒有按實價課税. 而是按課稅標準(就是公告地價), 將近一億元的公寓, 一年也就20萬元. 並不是你說的市價的1.4%=140萬. 難道是獨棟木造實價就是公告價, 如果是這樣, 就難怪幾年前為了遺產轉移, 很多獨棟屋主賣了獨棟改買公寓.

2. 如果你說的是你媽家隔壁的獨棟, 就不應該會產生管理費及修繕基金, 那是公寓才有的費用吧?

3. 有租金收入也並不用課住民税, 租金收入要報稅, 也有很多標準扣除項目, 一間套房出租的情形是收入日幣180萬元,繳稅3.5萬元.

4. 你說買賣要課重稅. 真實情形是買賣有獲利才要課所得稅, 這在哪一國都一樣. 日本是5年內30%, 5年後15%.

沒那麼恐怖吧?而且都是法律規定照章行事就是了
joncehome1@gmail.com wrote:
那人民所得太低能解...(恕刪)


人民所得太低, 你有能力解決嗎? 你要把這個問題當作你的責任嗎? 勞工的意見都是對的?資方都是錯的? 台灣人都背骨? 這是房地產篇, 政治語言少一點比較好. 也只有用政治語言才能解釋所得低, 無房.

另外, 你也別一竿子打翻所有人. 什麼叫人民所得太低? Mobile01上面都是高所得的歐!!哈哈. 我也曾經幻想自己是念過書的知識份子, 以國家興亡為己任, 幻想自己有能力可以用嘴皮子改變社會, 用選票讓家園更進步. 最終, 終於認識到像我這種知識半吊子, 只有喝地溝油的命而已. 只有自己為自己打氣, 沒有別人會認真疼惜你的, 家人都不一定會了, 何況是不認識的政客. 政府給了你一張選票, 讓你有一種內心亢奮, 以為自己真的是國家的主人, 別被騙了....(以下省略一萬字.......)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