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新聞,買主在民國106年間,以新臺幣5,000萬元購入師大店面,108年8月,以4,000萬元賣出,二年間轉手,竟然賠了1,000萬元。
到底現在是怎樣的情形?交易量逐漸回溫,但店面價格仍然撐不住?
(https://tw.news.yahoo.com/%E8%B8%A9%E5%88%B0%E5%9C%B0%E9%9B%B7-%E5%8D%8A%E5%83%B9%E8%B2%B7%E5%B8%AB%E5%A4%A7%E5%BA%97%E9%9D%A2-%E4%BA%8C%E5%B9%B4%E8%84%AB%E6%89%8B%E8%B3%A0%E5%8D%83%E8%90%AC-041952512.html)
師大夜市那裏 現在連女人街都快要撐不住了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巷子裏的地方如師大路49與59巷裡的店面大約有一半到三分之一是關的

由於開吃的會被告到煩死 賣衣服跟做頭髮的又開太多 逛的美眉又越來越少

最近實在不敢有期待 我很樂意跟不信邪的來辯 最壞的情況我認為還沒到

如果租金按十幾年前的行情約是現在的3-4折 或許還有些轉圜吧 不過

很多房東應該是不相信 那就再撐看看吧 但關鍵也不是租金 而是人都不來了
有些原本在師大路的店,現在移到迪化街去了,用古蹟當店面,更有特色,更吸引人。
lawtaipei wrote:
到底現在是怎樣的情形?交易量逐漸回溫,但店面價格仍然撐不住?


住家跟商用不動產是兩回事。
lawtaipei wrote:
今天的新聞,買主在民...(恕刪)

魯套表示這是個案
住在台北的台中人 wrote:
師大夜市那裏 現在連...(恕刪)


無論哪一個夜市,最需要的就是人潮。
少了人潮,自然生意會受到影響。
生意不佳,就沒有業者想租店面。
我以前非常喜歡師大夜市,年輕的歲月,深刻的回憶。
ldw406 wrote:
有些原本在師大路的店...(恕刪)


迪化街商圈有很濃的古早味。
老屋復興,再現風華。
古典形式的洋樓,很有味道。
店面要賺錢,靠硬底子(餐點及銷售服務內容)的功夫。
外型加分是沒錯啦!
THE666 wrote:
住家跟商用不動產是兩...(恕刪)


願聞其詳。
大大意思是,住宅銷售量增,但商業活動尚未起色,對嗎?
標準聽房仲唬爛.傻傻買下去.結果賣的時候才知道當初買貴了. .不做功課.不虧也難.
房產未來危機除了少子化, 還有持續發生的網路購買習慣,

越來越多人懶的出門逛街, 連吃的都可以叫外送,

當實體店面越來越難賺, 實體價值越來越低

就會開始連帶影響整體房租, 只要連收租的價值也在下降,

多數房東就會開始思考房產的價值, 其實已經很多房東開始醒了,

另外少子化引發校園附近商圈崩盤, 也是一個參考點.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