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北潮加劇 台北市八年外移22萬人 房價動能七都最弱

新聞資料來源 : 中時

→ → → 脫北潮加劇 台北市八年外移22萬人 房價動能七都最弱


脫北潮加劇 台北市八年外移22萬人 房價動能七都最弱


台北市房價卻居高不下,內政部人口統計顯示

台北市一年間人口短少7.8萬人,其中淨移出人口更高達7.6萬人

創下歷年新高,八年來人口淨移出超過22萬人,房價居高不下

鄰近新北、桃園因交通路網普及

生活圈擴大及就業機會快速增加,帶動「脫北潮」加劇


內政部統計顯示

台北市人口自2014年起即出現淨遷出,且遷出情形逐年加劇

2014年約淨移出0.5萬人,2016~2018年間約每年淨遷出2萬人

2020年4.4萬人,去年高達7.6萬人

台北市淨遷出不僅是全台各縣市最嚴重,戶數亦是七大都會區中唯一負成長

在這一波房市熱潮中,房價漲幅也居七都之末




漲太多被罵房價太高 漲不多還也是有人嫌
zzzjggs wrote:
新聞資料來源 : 中(恕刪)




內政部首度全臺人流統計 臺北白天比晚上多72萬人

內政部今(8)日首次發布電信信令人口統計,有別以往的戶籍統計

這是首度和電信業者合作,運用基地台的訊號,進行新型態人口統計

結果發現日間與夜間人口的差距,以臺北市白天較夜間多71.8萬人居冠

另平日夜間停留人數,則以新北市440.5萬人最多
很正常呀

捷運一直往外蓋

當然人會平均分佈下去

這樣對城市發展不是更好嗎
zzzjggs wrote:
新聞資料來源 : 中...(恕刪)


我也鼓勵父母離開台北,離開那個又擠又髒又亂又臭又濕的水泥叢林

把台北房子賣掉,到南部來買棟透天養老,每天曬太陽,多好
登卡普
餓死比窮死快!很多人為了討生活,只是表面上搬離開台北,事實上還是要每天擠回來當社畜。[挖鼻孔]
帕達鴨
南部夏季缺水、常年空污、治安不好,鬼才想住。
很多人離開雙北才知道好處多多...

很多薪水不到5萬..又沒房子...

一直往雙北擠不知道真的有存到錢嗎...
登卡普
這跟存錢沒關係,這是跟吃飯有關係,因為台北的工作機會最多,沒擠來台北寄生可能會餓死。[安慰]
純心得
(我是老人 住台北幾十年)
台北市房子 如果是現在要買
不是老 就是小
50年房子也賣很貴
新的內部極小
要忍耐力很好才買得下去
我再買一間的話 應該不會挑台北(其實也買不起,例如想要3房2廳,正常房子,有原本陽台不可外推,廁所開窗,房間要採光,不要挑高......)
登卡普
比這些房子老的多哩!總統府也比這些老,照樣還是可以住人,而且還是達官貴人。
zzzjggs
搞到又老又窮 該讓韓哥來救了 [大笑]
其實現在嘴年輕人不努力的台北老人,時空背景一換

沒一個能在這年代靠一己之利買台北新房

很多人都當起不住在台北市的台北老房東

台北市就是個討生活 工作 商業集中的地方,房價物價最高

要住得舒服的話,基本上就是違反人性的城市。

所以 拜託 不要再進來擠了。

而且照趨勢來看,房價物價只會繼續緩漲,不會降....

想測試自己忍耐極限的人可以躺平先。
以蛋黃區跟蛋白區做漲幅比較真的很有事。
zzzjggs wrote:
脫北潮加劇 台北市八年外移22萬人 房價動能七都最弱

俗話說:內行的看門道,外行的看熱鬧。

房地產的炒作分兩種:一、是加價買賣賺%數,二、是土地開發重建賺倍數

任何事情要進步也有兩種方式,一、是創新,二、是學習,創新需要有新技術或新的思維,

所以創新大多是歐美日先進國家,台灣長久以來都是處於學習的階段,講好聽的叫學習,實

際上就是模仿,台北因為模仿先進國家的都市建設而進步,看在中南部的眼裡當然也想要抄

襲,所以中南部正在學習台北走過的路線加價賣賺%數,但是都更重建的這種玩法,一走出

雙北的蛋黃區,基本上就已經不存在。因此房價動能七都最弱清楚的說明,中南部正在

努力學習賺%數的當下,台北早就在力推都更,土地再開發創新賺倍數嚕!

八年外移22萬人!結果北漂族校正回歸,加碼租屋,台北市空屋率全國最低。





設籍跟實際居住生活根本兩回事,

設籍人數減少應該要進一步分析,

我猜主要是學齡人口和老年人口,

原因很簡單,近年少子化影響,

雖然有小孩的還是會想念台北市的名校,

但人數絕對是逐年遞減,

老年人也很好猜,

自從柯p取消老人津貼後,

老年人肯定會想遷到有津貼的地方,

但人肯定還是住在原來的地方,

所以用設籍數來看人口很失真,

再來看房價就更好笑了,

台北漲幅小,但那個分母有多大知道嗎?

一坪一百萬,漲個五趴就五萬了,

放到高雄去,那就是20趴以上的漲幅,

所以台北市還能繼續漲就是件很恐怖的事!

這麼簡單的道理都不懂也能發新聞?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