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積體電路有摩爾定律,每18個月效能就翻倍,同樣的面積,晶體管數量越做越多。平面不夠用,透過3D封裝往上疊,越疊越高。小魯發現房價也有類似的現象,房價大約每十年就翻倍,同樣的樓地板面積,戶數變更多,使用空間透過技術的進步也越縮越小。樓層不夠就越蓋越高。能實現摩爾定律是人類的智慧結晶,高房價是否也能相提並論?小魯這驚人的發現有機會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嗎?
摩尔定律不是定律,只是一个发展规划另外,摩尔定律最终导致的是电子产品性价比增加:摩尔定律的定义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版本: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个月便增加一倍。微处理器的性能每隔18个月提高一倍,或价格下降一半。相同价格所买的电脑,性能每隔18个月增加一倍。以上几种说法中,以第一种说法最为普遍;第二、三两种说法涉及到价格因素,其实质是一样的。三种说法虽然各有千秋,但在一点上是共同的,即“增加一倍”的周期都是18个月;至于增加一倍的是集成电路上所集成的“晶体管”,是整个“计算机的性能”、还是“一个美元所能买到的性能”,就见仁见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