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那十幾年
自從銀行開始接觸基金,匯率,
到開始股票債券,
賺賺虧虧 有起有落
回頭一望
其實始終在力求掙扎
看著帳上獲利又回吐
看著套牢虧損終翻正
一路上的喜樂是有的
但只有唉與怒
還有壓力帶來的自由基
確實的停留在我的臉上,
刻下了痕跡
也白了我的頭髮
疲累了我的雙眼
我在工作之餘
多了一份功課
也許我學到了些什麼
但我似乎失去的更多
工作之餘
有時候不禁在想
也許當年我就一心工作
好好買房子
生活會更快意
身體也會更年輕健康
而那些所謂的回算報酬率
又忽略了多少當中“人性”
如果沒有如果
如果有,
我也不至於到了50歲還有換房的渴望
而渴望,正來自於目前尚不可得的差距
現在的我,也只能加入居住正義
冀望它的介入
填補我已失落的差距
人都是有私心的,我亦是人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