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大戰傑作機[10]: Grumman F6F-5 Hellcat](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12/mobile01-a9284d263b7dfae7e20f31cfb8559e21.jpg)
VF-24於1942年12月31日編成。1943年九月至1944年六月裝備24架F6F-3,部署於USS Belleau Wood (CVL-24)參與太平洋戰場的系列戰事。之後於1944年8月15日再次以18架F6F-5編成,並從1945年三月下旬沖繩戰役(代號冰山作戰,Operation Iceberg)前開始部署於USS Santee護衛航艦直到同年7月19日止,戰後1945年9月25日解編。自沖繩戰役起部署於USS Santee的第24護衛航艦艦載機群(CVEG-24)下轄編制18架F6F-5的VF-24以及編制12架TBM的第24魚雷攻擊機中隊(VT-24)。二次大戰期間的VF-24與1959年由VF-211改稱的VF-24 “Red Checkertails”並無親緣關係。後者在1996年因Grumman F-14 Tomcat退役而解編。
二次大戰美國的航空母艦共有三種類別:艦隊航空母艦(fleet carrier,代碼CV)、輕型航空母艦(light carrier,代碼CVL)以及護衛航空母艦(escort carrier,代碼CVE)。其中艦隊航艦為跟隨艦隊行動的航空打擊主力,通常有90架艦載機的規模,搭載機種包括戰鬥機、俯衝轟炸機、水平轟炸/魚雷攻擊機。輕型航艦則以輕巡洋艦改造,作為艦隊航艦的輔助,通常有30架艦載機。護衛航艦初期以貨輪或油輪改造,後期則為新設計。以單艘(大西洋戰場)或群集(太平洋戰場)方式執行運輸船團護衛、裝備兵員物資運輸、訓練、獵潛、戰鬥空中巡邏、對地攻擊、偵察、彈著觀測等各項雜役。護衛航艦的飛行甲板狹小,以致艦載機因飛行事故的損失還比戰鬥損失高;雖也能操作Grumman F6F Hellcat或Vought F4U Corsair等主力戰鬥機,但因其二線打雜的角色,艦載機通常指派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以Grumman F4F Wildcat為藍圖生產的FM-1 Wildcat及後繼專為小型航艦打造的FM-2 Wildcat戰鬥機,再加上TBF/TBM魚雷攻擊機的組合。通常的搭載量為30架,其中戰鬥機佔三分之二。部署於護衛航艦的戰鬥機與魚雷攻擊機通常會編入同中隊,稱為混成中隊(composite squadron,代碼VC)。若依任務需求將兩機種分開編制,則戰鬥機中隊(VF)及魚雷攻擊機中隊(VT)兩者統稱護衛航艦艦載機群(CVEG)。
自1942年五月起,美國航空母艦艦載機取消中隊及機種代碼,只以數字作為識別。但1943年八月首先配發F6F-3 Hellcat的美國海軍第5戰鬥機中隊(VF-5)部署於USS Yorktown (CV-10)艦隊航艦時,自行設計的斜線中隊識別標誌開始塗繪於垂直尾翼。

1944年後隨著戰局轉趨穩定、航艦與艦載機數量大增,各中隊也陸續開始自行以幾何圖形符號繪於垂直尾翼作為中隊識別之用。此中隊識別標誌可避免飛行員在大編隊侵攻行動中脫隊或飛錯編隊。在菲律賓戰事底定的1945年1月26日,美國海軍航空署(Bureau of Aeronautics,簡稱BuAer)針對艦隊航艦與輕型航艦艦載機頒布新的塗裝規範,摒除已有的中隊自行設計標誌,改以航空母艦作為垂直尾翼識別標誌的主體,同時尾翼識別標誌也一併重複繪於右主翼上方。於是同一艘航艦所部署的艦載航空大隊(Air Group)下轄的所有艦載機中隊皆有一致的識別標誌;而各別中隊僅能用戰術編號區間作為區分。
護衛航空母艦艦載機則如前述於1945年6月2日從中隊自行塗繪的識別標誌統一改為由航空母艦為識別主體,以一塊或兩塊白色色塊的位置與排列組合作為區別。在太平洋戰場,護衛航艦共編成第22至第29航空母艦支隊,而各支隊分派四至六艘不等的護衛航艦。以第22航空母艦支隊為例,所屬的護衛航艦依序分別是USS Sangamon (CVE-26)、USS Suwannee (CVE-27)、USS Chenango (CVE-28)、USS Santee (CVE-29)等四艘,皆為同級油輪改造的Sangamon級護衛航艦。此支隊艦載機的識別標誌為垂直尾翼覆以白色色塊,因此在右主翼上方及左主翼下方兩處的前緣亦重複塗繪與垂直尾翼上位置大小相仿的白色色塊。各護衛航艦支隊所屬航艦艦載機依該航艦在支隊內所處序列,以單白條(第一艦)、雙白條(第二艦)、單橘黃條(第三艦)、雙橘黃條(第四艦)、單斜白條(第五艦)、雙斜白條(第六艦)作為識別標誌。因此本支隊的第四艘航艦USS Santee艦載機在機身即繪有雙橘黃條,同時在右主翼上方及左主翼下方兩處亦皆重複塗繪雙橘黃條。
舉例而言,這架隸屬VT-36的TBM-3E,白色色塊位於尾部中段且機身有雙斜白條(右主翼上方可見重複塗繪),亦即部署於第27航空母艦支隊第六艦USS Siboney (CVE-112)。

這架隸屬第四陸戰隊艦載航空大隊(MCVG-4)的F4U-1D,白色色塊位於尾部中段且機身有雙橘黃條,亦即部署於第27航空母艦支隊第四艦USS Cape Gloucester (CVE-109)。

這架隸屬第二陸戰隊艦載航空大隊(MCVG-2)的F4U-1D,白色色塊位於尾部中段且機身有雙白條,亦即部署於第27航空母艦支隊第二艦USS Gilbert Islands (CVE-107)。

這架隸屬VC-70的FM-2,白色色塊位於尾部上下兩端且機身有單斜白條(左主翼下方亦可見重複塗繪),亦即部署於第26航空母艦支隊第五艦USS Salamaua (CVE-96)。

這架隸屬VC-90的TBM-3E,白色色塊位於尾部前後兩端且機身有單橘黃條(左右主翼上方皆可見重複塗繪),亦即部署於第25航空母艦支隊第三艦USS Petrof Bay (CVE-80)。

這架隸屬VC-63的TBM-3E,白色色塊位於尾部下端且機身有單白條(右主翼上方可見重複塗繪),亦即部署於第23航空母艦支隊第一艦USS Kitkun Bay (CVE-71)。

這架隸屬VC-99的FM-2,白色色塊位於尾部下端且機身有雙白條,亦即部署於第23航空母艦支隊第二艦USS Hoggatt Bay (CVE-75)。

這架隸屬VF-40的F6F-5,白色色塊位於尾部上端且機身有雙白條(右主翼上方可見重複塗繪),亦即部署於第22航空母艦支隊第二艦USS Suwannee (CVE-27)。VF-40的戰術編號以D開頭連接數字。
